2010自主招生:同濟大學引入中學校長直薦制
2009-11-11 09:45:17同濟大學招生辦
中學校長可直薦學生進同濟 校長直薦生約占“一本”招生數5%
同濟大學“校長直薦制”要求:
1.滬上80所示范性實驗中學的校長,可直接向同濟大學推薦學習成績優異、或在市級以上各類競賽獲獎、或在科技創新等其他方面有突出特長和潛能的優秀應屆高中畢業生。
2.直薦生名單將首先在所在中學進行公示,隨后由同濟大學專家對直薦生材料進行審核,并組織專家前往中學與學生面談,然后將合格名單在同濟大學進行公示。
3.最終被確定為自主招生對象的這部分考生,在第一批本科批次以平行志愿A位置報考同濟大學前提下,投檔成績達到上海市第一批本科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即可投檔同濟大學。
自北大公布推出校長直薦制招收優秀生源的方式引發全國關注后,同濟大學昨天也正式對外發布2010年自主招生方案,該校將首次在上海地區引入“中學校長直薦制”。
直薦生比例大約占該校2010年第一批普通本科招生計劃數的5%左右,并將視學校招生需要和直薦生實際情況確定。這部分考生將不參加同濟大學組織的文化水平測試,通過專家審核后即可成為該校自主招生對象。
實現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對接新舉措
同濟大學副校長陳以一教授表示,試行直薦政策是繼同濟大學2009年首次引入“綜合素質面試”之后,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作出的又一新嘗試。目的是充分尊重中學校長意見,減輕考生負擔,挑選出一批符合同濟大學人才培養需要的優秀創新人才。因為看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是否有培養潛質、德才是否兼備,單靠大學組織的自主招生選拔仍很難充分判定;而作為培養學生3年乃至6年的中學校長,對學生的全面了解最具發言權。
這也是同濟大學努力實現中學教育對接大學教育的又一新舉措。當前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普遍缺乏有效銜接,不利于人才聯合培養。在實施直薦制的基礎上,同濟大學還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在部分中學建立聯合實驗室、開設聯合課程,或讓高一、高二學生進入同濟大學開展各類創新活動。
新增100萬專項經費
支持大學生自主科研
同濟大學校領導表示,學校重視招生,更重視學生的培養。同濟大學已決定新增1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支持有潛質、有特長的大學生開展自主科研。被確定為自主招生對象的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特長,自主組隊、自主提出課題、自主制訂方案,在進入同濟大學后,經過專家答辯、修改、完善方案后開展自主科研。
同濟大學作為國家實施工程教育改革的10所試點學校之一,新創立的促進多元化人才成長的各類“創新實驗區”,以及本科——碩士——博士貫通式培養的新機制,都將對自主招生對象優先開放。
據介紹,同濟大學2010年自主招生選拔范圍將在2009年基礎上進一步擴大。
延伸閱讀
自北大自主招生試行“校長實名直薦制”后,10日同濟大學公布2010年自主招生方案中也引入這一制度,直薦生比例約占該校第一批普通本科招生計劃數的5%。
根據要求,同濟大學“中學校長直薦制”將面向上海70多所市、區實驗性示范性中學,推薦的學生至少滿足“學習成績優異”“在市級以上競賽獲獎”和“在科技創新等方面有突出特長和潛能”3個條件中的一個。校長根據條件推薦后,名單將在中學公示,由同濟大學專家審核,并組織面試,然后將合格名單在同濟大學進行公示。
同濟大學教務處處長廖宗廷表示,看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是否符合不同學校的培養模式單靠高考很難確定,甚至連自主招生都難以充分肯定。中學校長對學生有3年甚至6年培養經驗,對于學生的全面了解最有發言權。“怎么來實現評價體系多元化,高校要主動探索,而不能等著高考改革。”
此前,學校自主招生主要通過“筆試+面試”的模式,引入“直薦制”后,原模式保留,另一部分符合條件的直薦生可免參加筆試,直接進入面試階段。
按照學校自主招生規定,學生面試合格后須在高考第一批本科批次以平行志愿A位置報考同濟大學,并且投檔成績達到上海市第一批本科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即可投檔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