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墨聯手壓中國 資源戰成貿易爭端新潮流
來源:人民網 2009-11-09 15:00:33
摘要: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1月4日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已與歐盟和墨西哥一起,要求世界貿易組織設立專家組,審理和裁決所謂中國限制原材料出口的問題。中國商務部此前表示,中國的相關政策符合世貿組織規則。
聚焦1美歐墨要求世貿設立專家組審理中國限制原材料出口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1月4日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已與歐盟和墨西哥一起,要求世界貿易組織設立專家組,審理和裁決所謂中國限制原材料出口的問題。中國商務部此前表示,中國的相關政策符合世貿組織規則。
在4日的聲明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中國限制出口的原材料包括鋁土礦、焦炭、氟石、鎂、錳、金屬硅、碳化硅、黃磷和鋅等。美歐墨指責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撤銷出口稅項,但目前仍對這些用于鋼鐵、鋁和化工產品生產的原材料進行出口限制,從而推高了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并使得中國相關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獲得了“不公平優勢”,損害了西方企業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貿易量。歐盟就曾指出,受中國限制原材料出口政策影響的企業產值約占歐盟工業總產值的4%,涉及就業人口約50萬。
此前,美國在6月份的申訴書中以焦炭為例,指稱出中國去年是全球主要的焦炭供應國,占全球供應的60%,全年共生產3.36億噸,但僅有1200萬噸出口。當國際市場上的焦炭價格為每噸740美元時,中國的焦炭價格卻只有472美元,損害了其他國家鋼鐵制品生產商的利益。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聲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將在定于11月19日召開的會議上考慮美歐墨關于設立專家組的請求。
今年6月23日,美國和歐盟就中國限制部分工業原材料出口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要求與中國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展開磋商。墨西哥8月21日也提出磋商請求。
就美歐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一事,中國商務部有關負責人6月24日曾表示,中國與美國和歐盟就原材料出口政策一直保持著溝通與接觸,中國有關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護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指出,對部分出口的產品,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加征出口關稅,既是為了改善中國出口產品結構,也是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措施,總體上反映了全球的共同利益和訴求。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生也曾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中國限制這些產品的出口不違反世貿的規定。他指出,根據《1994年關貿總協定》的規定,有六大類商品出口國可以通過數量限制調節出口,其中就包括可枯竭的礦產資源。
中國官員與專家指出,美歐墨就中國限制工業原材料出口向世貿提出申訴,顯示出它們對華環境與貿易政策是自相矛盾的。西方國家不能一方面要求中國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一方面又指責中國的出口政策,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中國在2007年對關鍵工業原材料實施出口配額和關稅限制,部分關稅高達95%,當時全球各個經濟體都在爭相獲取礦業資源。文章指出,沒有什么證據顯示這些關稅發揮了作用,因為關稅實施后上述原材料出口量仍在增長,只不過增幅放緩。
據報道,美國與中國已就有關議題討論了兩年多的時間。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稱,美國之所以通過世貿向中國施壓,主要是由于國內生產商受經濟衰退影響業績急劇下滑。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分析師埃里克松也指出,經濟衰退使得所有事情都變得越來越復雜。這一問題的根源是,中國在僅僅十年內發展壯大成為了貿易巨人,而另外兩個貿易巨人則難以適應這一現實。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