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時事政治:結構性過熱的內蒙古樣本
來源:人民網 2009-11-09 08:44:52
摘要:可在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學力的眼中,這些并沒有什么值得驕傲:“內蒙古的經濟增長能夠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靠的主要還是投資拉動。”
對于地處中國北方邊境的內蒙古自治區來說,有著“世界發展看中國,中國發展看內蒙”的豪邁說法。然而,這說法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大躍進時期放衛星的官謠,而“GDP增速連續七年全國第一”的名號似乎正成為其持續健康發展的緊箍咒。
重工業大躍進
受惠于政策“有保有壓”,受惠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受惠于山西煤炭轉型期的陣痛,“連續7年經濟增長速度排名全國第一,人均GDP排名前10”的內蒙古已然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標桿”省份。
可在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學力的眼中,這些并沒有什么值得驕傲:“內蒙古的經濟增長能夠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靠的主要還是投資拉動。”
據內蒙古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2008年內蒙古全年GDP增速為17.2%。其中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4%,在第二產業中,重工業占工業的比例為82%。內蒙古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源于能源、化工、冶金、裝備制造等重工業,而農畜產品加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等輕工業對GDP的支撐度并不是很高。
“內蒙古第二產業重工業占據絕對的優勢,這種優勢還呈日漸擴大的苗頭。”孫學力表示。
“盡管直到2007年,官方才正式宣布,內蒙古煤炭儲量超過山西,躍居中國第一,但是內蒙古資源豐富,‘遍地是煤’,這種資源的優勢注定了內蒙古要發展經濟,就只能走第二產業帶動發展的路子,至少最近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是這樣。”
當然,這樣的說辭是在草原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畜牧業難以支撐內蒙古經濟發展之后。“白金”落寞,“黑金”上位,不可再生資源又一次擔當起投資提振經濟的主力軍。現在政府關心的重點已經不是草場的退化與否,重要的是能源開發也許能夠讓內蒙古的GDP數字越來越耀眼。
風電項目只是擺設
也許是認識到黑金的難以為繼,也許是處于“調結構”、發展“低碳經濟”的當口,作為公認的風能資源豐富的內蒙古對風電項目自然格外關注。截至目前,內蒙古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逾300萬千瓦,居全國首位。
“內蒙古目前正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這個階段工業必須加速。”內蒙古發展研究中心處長包思勤曾經表示。預計到2010年,內蒙古風電裝機總容量將突破500萬千瓦。
但是,擁有“資源豐富、清潔、節能減排指標、政策支持、節約型增長”等眾多關鍵詞的風電行業,在國內的發展情況卻相當尷尬:處于起步階段的風力發電項目,其風電裝機發電量占總數的百分之一不到,未連上輸電線路的風車數量竟然有1/3。
金風科技[29.391.94%]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顧問周彤告訴記者,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國風電自主創新能力缺失,技術重復引進,致使風電成本居高不下,行業利潤普遍較低。
“風力設備應該具備低電壓穿越的性能,就是說,即便在電壓不穩的情況下,仍然保證電流能夠滿足電網并網要求。但在這方面,我們現在很多風電機組是有欠缺的。”
2007年,政府公布了“2020年前將風力發電能力增加至3000萬千瓦”的目標。但日前,能源局卻表示“力爭在2010年前后風電裝機突破2000萬千瓦”。而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將“風力發電能力增加至3000萬千瓦”的這一目標的實現可以提前近10年時間。
風電的目標定得越來越大,可按照目前風電利用情況來看,內蒙古超前發展的風電項目也只是擺設而已。
難以擺脫GDP崇拜
內蒙古以資源取勝的案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傳統產煤大戶山西省。如今,在GDP數字上來看卻有著天壤之別,但二者之間也有相似之處。
山西省正在上演的煤炭整合、國進民退,似乎已經在內蒙古演過。早在2000年以來不到五年的時間,各個煤區就已經被眾多有實力的企業圈個干凈。呼倫貝爾、鄂爾多斯[13.571.42%]、錫林郭勒沿途的草原區塊,大部分都已經被鐵絲網圈了起來,神華、華潤等各大能源巨頭的招牌也代表了其領地屬性,看起來開發前景大好。
然而實際情況并不樂觀,這三座分別位于內蒙古東、西、中部的典型能源城市,要么剛剛開始龐大的煤電項目建設,要么已經因為大規模煤炭開采而水源枯竭,城市搬遷正苦于水資源的匱乏而停滯。
更重要的是,“內蒙古模式”自身存在缺陷。對于“GDP增速連續七年全國第一”,內蒙古的百姓對這一數字的變化卻少有切身感受。
以“黑金”為核心的能源重工業的迅速崛起,在帶給政府財政收入以及GDP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只是給煤老板、電老板、各種礦老板以及掌握現代能源重工業操作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從業者更多的實惠,大多數百姓并沒有體會到GDP增長帶來的收入的變化。
在內蒙古當地分析人士看來,“國富民窮”和“貧富分化”在短期內尚難改變,這是以能源重工行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和其對勞動力需求特征所決定的。但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將會成為內蒙古經濟發展進程中的最大隱患。而調整收入分配也是國家“調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現在山西省的情況,足以成為內蒙古的前車之鑒。如果不考慮如何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全國增長第一的名號可能會成為內蒙古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緊箍咒。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