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吃飽飯”是了不起的成就
來源:人民網 2009-11-04 07:33:52
摘要: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中國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個問題。直到前些年,美國人布朗還發出“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的驚世之語。60年來,中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走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人告別了饑饉,實現了國人幾千年渴盼的夢想。
新中國60年成就不勝枚舉,其中成功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值得大書特書。
中華文明五千年,什么問題最大?悠悠萬事,吃飯問題最大。“民以食為天”。吃飽飯,是中國人企盼千年的共同心聲。孔子的“足食”,老子的“實其腹”,管子的“無奪其食”,古代政治家反復強調的“農本”、“貴粟”思想,都表明解決吃飯問題是治國理政的第一要事。
可是,縱觀歷代王朝,幾乎沒有一個能解決好老百姓吃飽飯的問題。1949年前,見諸記載的大災害有5000多次,大災之后,緊接著便是大批饑民流亡、餓死,“人相食”現象史不絕書。即便是著名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雍乾盛世”,也照樣存在饑餓問題。
吃飽飯不僅是最基本的人權,還成了生活的理想和目標。中國人見面喜歡問“吃了嗎?”“吃”成了國人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核心中的核心,很多事情都用“吃”來表達。比如,謀生叫“糊口”,工作叫“飯碗”,受雇叫“混口飯吃”,靠積蓄過日子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開”,受人歡迎叫“吃香”,富裕了叫“吃香的喝辣的”,沒良心叫“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好像什么事都能跟“吃”搭上界。
新中國成立后,才逐漸解決了吃飽飯這個有史以來最大的難題,解決的根基是生產力的大提高。單單推廣袁隆平“雜交水稻”一項,每年增產的稻谷就可以多供養7000萬人口。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數量居世界首位,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04公斤,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人們的幸福指數不再以吃為核心,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從饑餓貧困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中國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個問題。直到前些年,美國人布朗還發出“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的驚世之語。60年來,中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走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人告別了饑饉,實現了國人幾千年渴盼的夢想。
和自己比,新中國的60年不但創造出比古代王朝高得多的發展速度,還創造出比過去五千年全部生產力總和還要多的生產力。和別人比,我們60年發展速度遠遠高于世界同期平均發展速度,近30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是世界同期均速的3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最新統計,全世界饑餓人口已突破10億,創歷史新高。從這個比較中,的確可以看到我們的成就之大,成就的分量之重。
中華五千年,可否這樣比喻:前五千年是爬行,常常是爬兩下退一下;新中國成立后前30年是快速競走,后30年是一路高歌,跑步前進。60年,可歌可贊的華彩篇章比比皆是,首屈一指的是史無前例地告別饑饉,人民生活的安康富裕。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