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卷2
來源:網絡 2009-11-02 10:58:18
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卷2
第I卷
一、選擇題(在下列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題2分,共70分)
1."草瑩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這句詩啟示我們觀察事物要( )
A.善于區分整體和部分 B.透過現象抓住本質
C.善于區分新舊事物 D.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
2.附石式盆景把樹木和山石有機地結合為一個整體,提高了景物的觀賞價值,體現了盆景藝術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魅力。這表明藝術創造必( )
A.運用合理想象 B.提升感性認識
C.重視實踐的作用 D.重視量的積累
3.早在1600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用螞蟻捉害蟲。近年來,我國運用人工繁殖法生產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昆蟲,用來防治農作物的多種害蟲,取得了很大成功。這表明( )
A.人能夠改善某些有害的規律
B.人能夠創造害蟲與天敵昆蟲的聯系
C.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規律,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消滅仍然在起作用的規律
D.人類可以認識事物運動的規律,也可以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4."思想的可靠在于其深入,感覺的虛幻在于其膚淺"。這句話表明( )
①感性認識是錯誤的,理性認識才是正確的
②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
③只有理性認識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④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具有一致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5.網絡四大寫手之一的慕容雪村說:"當一個人對金錢的欲望超過了對神明的畏懼,當內心物欲的狂潮吞噬了道德的孤舟,貪婪之花盛開的后果只能有一個--不得善終。"其警世意義是 ( )
①金錢是萬惡的,會把人們引向歧途
②金錢觀會引導人們走上犯罪的道路
③錯誤的社會意識對事物發展起阻礙作用
④人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6.通過衛星資料和實地考察,我國科學家發現:青藏高原上空存在著一個"臭氧低谷"。這表明 ( )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
C.物質世界的無限性決定了人們無法認識事物的本質
D.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成功地認識世界
7.山西太行呂梁山區原先自然條件很差,有的地方甚至欠缺生存條件,但當地廣大農民依靠科技擺脫了貧困,奔上小康之路。這再一次向人們昭示:治窮先治愚,是似慢實快的
脫貧之路。這表明 ( )
①改造世界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②以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提高物質生產實踐活動的水平
③一切事物都變化發展的
④貧和愚是對立統一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據《中國青年報》載文:北京某公共管理處貼出告示,民工不得入廁,理由是這些民工不愛衛生。對此正確的看法是 ( )
A.北京公共管理處的思想不是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關系的反映
B.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以更高的標準建設城市是和其地位相符的
C.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民工應做更多的貢獻,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
D.民工是我國的公民,其如廁應履行相應的義務。
2005年11月,吉化公司發生了爆炸。據此回答11-12題。
9.爆炸造成了松花江水污染,導致哈爾濱市停水事件,但事件的直接肇事者吉化公司卻否認爆炸污染了水源,企圖逃脫承擔相應的責任。這表明 ( )
A.在我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拜金主義思潮依然普遍存在
B.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病就是導致拜金主義泛濫
C.要促進良好社會秩序的形成,必須反對拜金主義
D.拜金主義是追求經濟利益的錯誤價值觀
10.哈爾濱市停水后受到了省內各地以及相鄰省市的大力幫助,在短期內調配了充足的飲用水,確保哈市人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響。這說明 ( )
A.集體主義價值觀是我國人民新時期的價值取向
B.自私是少數人的本質屬性
C.在我國全體社會成員都已確立了集體主義價值觀
D.個人主義在我國不存在滋生的可能
11.當代國際管理界有句名言:智力比知識更重要,素質比智力更重要,品德比素質更重要。這種人才標準告訴我們 ( )
A.人的價值觀不同,追求的目標也不同
B.智力、素質、品德應成為衡量人生價值大小的尺度
C.實現人生價值應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D.人生價值是通過人的智力、素質、品德表現出來的
12.醫學家認為:多吃鹽容易使人患高血壓、心肌梗塞,但沒有鹽的事物又寡淡無味。為解決這一難題,科學家研制出了"保健鹽",其特點是調整了鹽的化學成分,使其既能滿足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這表明 ( )
A.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條件的制約
B.自然規律在性質上有優劣之分
C.人們能創造條件,使規律發生作用有利于人類
D.規律發生作用的利與弊取決于人們對規律的認識程度
13.下列對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
①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②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
③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組成部分,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總和
④二者是在實踐基礎上統一起來的整個認識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階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執政為民,為中國廣大人民謀利益,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的哲學依據是 ( )
A.部分與整體相互依存 B.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觀點
C.實踐對社會發展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 D.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
2005年7月4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深度撞擊"號經過170多天的飛行,成功在距地球1億多公里外準確命中坦普爾1號彗星內核。回答17-18題。
15."深度撞擊"被比喻為"在高速飛行的針上穿線",撞擊的成功,表明( )
A.客觀規律可以為人類認識和利用
B.人類的認識是不斷擴展、深化和向前推移的
C.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D.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科學實驗獲得成功的基礎和前提
16."深度撞擊"使慧核表面的細粉狀碎屑騰空而起,科學家利用先進的科學觀測手段,在這些漫天飛舞的碎屑中,發現了有水、二氧化碳和有機物等物質,而其中水的成分大大少于原先的猜測。這說明 ( )
A.科學實驗是歷史前進的有力杠桿
B.感性認識反映事物的現象,理性認識反映事物的規律和本質
C.科研工具和手段對人們形成正確認識有重要作用
D.想象不可靠,從實踐中獲得的認識才是正確的認識
17.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從哲學觀點看,荀子這一主張的正確性在于認識到( )
A.直接經驗比間接經驗更重要、更正確
B.認識過程是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C.事事親身實踐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D.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回答20-22題。
18.中國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成就偉大的事業。"這一真理蘊涵的哲理是( )
①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②實踐和認識的辨證關系
③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④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中國航天工作者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實現了中國人的飛天夢。這表明 ( )
A.理想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
B.理想的實現離不開艱苦奮斗
C.正確的理想一定能變為現實
D.只要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就沒有不能實現的理想
20.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探索宇宙的工具越來越先進,對月球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國已啟動"嫦娥探月工程",神話中嫦娥的面紗將被進一步揭開。這表明( )
①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②科技創新是歷史前進的有力杠桿
③人類實踐活動具有歷史性 ④神話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歪曲反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根據近兩年宏觀調控的成功實踐,總結出了搞好宏觀調控、促進科學發展的六條珍貴經驗,這六條經驗又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指導意義。這從認識論的角度表明 ( )
A.物質決定意義,意識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B.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有促進作用
C.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D.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正確認識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2006年3月4日,朝錦濤參加民盟、民進分組討論時指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八榮八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據此回答25-27題。
22.在全社會范圍內宣揚"八榮八恥"的榮辱觀,這種活動 ( )
A.是實踐活動 B.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
C.是改造主觀世界的活動 D.目的是使人民掌握科學理論
23.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從哲學角度看體現了( )
A.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歷史的創造者
B.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C.人民群眾的價值觀都是正確的
D.社會主義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
24.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關于艱苦奮斗認識正確( )
A.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以后發達了,才可以告別艱苦奮斗
B.艱苦奮斗就是指在生活上要艱苦樸素
C.艱苦奮斗不僅是一種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更重要的是一種自強不息、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面貌。
D.艱苦奮斗是在戰爭年代才應有的境界
河北省某一啤酒廠生產的"相王"牌啤酒,為了降低成本,違規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非B瓶"啤酒瓶灌裝啤酒,因為這樣每一啤酒瓶就可節約成本四角多。這種啤酒瓶流入市場后,發生了頻繁的暴炸事故,導致了20多人失明。據此回答28-29題。
25.該啤酒廠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不擇手段的做法,體現了 ( )
①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思想 ②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
③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阻礙作用 ④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該地政府在了解啤酒廠使用違規啤酒瓶的情況下,因為啤酒廠能給當地政府帶來一些稅收,居然充耳不聞,任其所為。從哲學上看,當地政府的做法( )
A.是為了維護地方利益,因而是集體主義的表現
B.是地方保護主義的做法,其實質是極端狹隘的個人主義
C.體現了價值觀起障礙作用
D.是違背市場交易原則的表現
27.2005年9月26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改造主觀世界是共產黨人黨性修養的一個永恒課題,只有把好了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頭",才能順利通過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親友關。改造主觀世界之所以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是因為( )
①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中,客觀世界自然就得到了改造
②改造主觀世界可以使人自身不斷完善
③改造主觀世界有利于促進客觀世界的發展
④改造主觀世界決定著客觀世界的改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改革開放以來,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出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從認識論角度看,它體現( )
A. 正確的意識能指導人們開展正確的活動
B. 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
C.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D. 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29.2001年,教育部規定報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齡和婚否限制,這不僅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已向大眾化發展,而且體現了終身教育的思想,說明我國正在向學習型社會邁進,活到老,學到老,已不僅是一種美德,而是一種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這種變化所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
A. 正確的認識是在同錯誤認識的不斷斗爭中形成的
B. 認識的任務是要透過現象達到本質的
C.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D. 改造主觀世界離不開改造客觀世界
30.據專家介紹,消費4000張賀卡就等于毀掉一棵大樹。為了保護環境,2000年元旦前后,一些大中小學開展了"減卡救樹"活動,倡議"少寄一張賀卡,多留一片綠色。"這件事說明( )
A. 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B. 科學的預見離不開對客觀規律的認識
C.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不斷深化和提高的
D. 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是認識的根本任務
31.沙塵暴天氣是由于氣候變暖的影響和毀林墾荒、過度放牧、濫用水源等人為因素造成的,我國沙漠化的面積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發展,目前全國沙漠化的面積已接近國土面積的40%。這一事實告訴我們( )
① 觀察和處理問題必須堅持發展的觀點
② 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否則要遭到大自然得懲罰
③ 必須用科學的生態價值觀指導人們的行動
④ 世界上一切事物處于普遍聯系之中,不能用孤立的觀點去觀察和處理問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2.全國支教模范白芳禮老人患病的消息牽動著人們的心,社會各界紛紛前往探望。92歲的白芒禮老人14年中用蹬三輪車掙來的近20萬元資助了數百名學生。老人資助過的博士生又在資助著本校的在校生,被資助的學生表示一定要把愛心傳下去。在津門形成的這種助人者、受助者、間接受助者之間傳遞愛心的"白芳禮效應"表明( )
A. 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物質財富
B. 人對社會的貢獻主要是精神財富
C. 精神財富可以轉化為物質財富
D. 精神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
33.當代國際管理界有句名言:智力比知識更重要,素質比智力更重要,品德比素質更重要。這種人才標準告訴我們( )
A. 人生的價值觀不同,追求的目標就不同
B. 人生價值是通過人的智力、素質、品德表現出來的
C. 智力、素質、品德成為衡量人生價值大小的尺度
D. 實現人生價值應全面提高自身素質,首先端正人生方向
3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的這句話從哲學上啟示我們( )
A. 間接經驗不如直接經驗可靠
B. 理論來源于實踐,而不是來源于書本
C. 在一定條件下,事物會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D. 認識需要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35.面對轉基因產品的問世,有人慶幸科學給人類帶來福音,也有人擔心它將給人類帶來不良影響,日本甚至宣布禁止進口美國的轉基因大豆。這表明( )
① 認識有待于實踐的檢驗 ② 人們的認識是受主觀條件制約的
③ 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事物
④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題卷(第II卷)
學號 班級 姓名 總分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問答題:
36.某企業在國內外經濟形勢比較嚴峻的形勢下,面對企業所處的物價下降、經濟效益下降的困境,教育職工必須充分認識到目前既有機遇又有挑戰,要求全體職工要把"壓力"轉化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求生存、求發展的動力;企業根據本企業所生產產品在城市已經相對飽和的市場狀況以及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了"為農民服務"的口號,并采取了培訓員工以提高素質、引進先進技術和加強企業管理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措施,致力開拓農村市場,經過一年多的經營,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結合上述材料,說明該企業是如何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9分)
37.材料一: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這兩個重大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黨在總結我國長期經濟建設和國外發展的經驗教訓,吸取人類現代文明進步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構建社會足以和諧社會理論是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對我國和國外一些執政黨執政經驗教訓的總結。科學發展觀是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規律、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是黨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認識的深化和拓展,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這兩大思想,對于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事業具有全局和長遠的指導作用。
材料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設》提出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建議》提出我國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其中之一是,推進社會注意和諧社會建設。
(1)用認識論有關原理分析說明材料一所顯示的信息。(12分)
(2)用歷史唯物論有關原理說明材料二的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關系。(9分)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B C A A A C A C C B D A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B A D C A C B B C D C C
題號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D D C D
36.結合上述材料,說明該企業是如何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9分)
①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2分)材料中企業采取的培訓員工、引進先
進技術、加強管理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等一系列措施說明企業遵循了價值規律。(1分)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正確處理與客觀條件的關系,必須做到從客觀實際出發。(2
分)材料中企業面對目前的形勢,正確地認識到這既是機遇、又有挑戰,以及對所生產產品的市場狀況的分析說明了企業能正確處理與客觀條件關系,做到了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1分)
③發揮主觀能動性,要處理好與主觀因素的關系,要積累正確的主觀的因素,克服錯
誤的主觀因素。(2分)材料中企業要求職工正確認識目前形勢、培訓員工以提高員工素質、提出了"為農民服務"的口號,是正確的主觀因素的積累。(1分)
37.(1)用認識論有關原理分析說明材料一所顯示的信息。(12分)
(2)用歷史唯物論有關原理說明材料二的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關系。 (9分)
答案:(1)①實踐是認識來源,認識是在變革對象的實踐中發生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都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都來源于實踐。(3分)②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規律和利用規律,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要不斷深化、擴展、向前推進。這兩大重大思想都是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等規律認識的深化。這表明規律是可認識和利用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發展的。(3分)③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認識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這兩大重大思想是馬對克思主義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發展,是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3分)④正確的認識,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這兩大重大思想對于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事業具有全局的和長遠的指導作用。(3分)
(2)①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作用。(3分)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3分)②科學發展觀是一種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它對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科學發展觀要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科學發展觀是推進社會注意和諧社會建設的根本指針、根本保證、根本途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3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