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醞釀逆勢引入勾地制度 被質疑為政府托市作準備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31 08:09:12
摘要:所謂勾地制度是指由土地管理部門公布當年的“勾地表”,發展商如有相中的地,即可向政府提出申請,申請人必須為購買該幅土地開出最低價并繳納5%的保證金,如果申請人的出價符合政府按公開市場價格所作的評估,該幅土地便會以公開招標或拍賣的形式出售。
10月26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可靠渠道獲知,深圳即將引入在香港已實行10年之久的勾地制度。
據悉,1998年亞洲金融[2.643.94%]危機沖擊下,香港房價地價大跌,嚴重沖擊了土地招拍掛制度,為了在拍賣土地前加個“保險程序”,香港推出勾地制度,來保證土地不流拍,不賤賣。
所謂勾地制度是指由土地管理部門公布當年的“勾地表”,發展商如有相中的地,即可向政府提出申請,申請人必須為購買該幅土地開出最低價并繳納5%的保證金,如果申請人的出價符合政府按公開市場價格所作的評估,該幅土地便會以公開招標或拍賣的形式出售。
由于香港和內地的監管機制不一,尤其是目前內地房價飆升處于強勢,根本無需擔心土地流拍。深圳選擇這個時機引進勾地制度備受質疑,最直接的聲音是,深圳竟然這么早地在準備為高房價高地價托市。
勾地制度進行時
10月26日,深圳市規劃國土部門負責人透露,深圳市將借鑒香港經驗,引入勾地制度,目前草案已起草完畢,經市政府審議后有望近期推行。
深圳一家上市公司負責拿地的人士告訴記者,勾地的好處是開發商可以有差異化地去開發土地,政府也好針對企業需求推出土地,但最大的好處是政府推地無風險。
其實早在2006年1月中旬,國土資源部起草擬定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征求意見稿)》中就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勾地制度”。
到目前為止,公開執行勾地制度的城市很少,上海在9月和10月用勾地制度的方式出讓了2塊地,但結果要等到12月和明年1月才能公布。福州和廣州也曾啟用勾地,不過收效甚微。
“事實上,在內地一級開發拿地業內都叫‘勾地’,尤其是有港資背景的企業,更習慣這樣說。”上述拿地人士告訴記者,實際運行中這已很普遍了,比如碧桂園[3.031.34%]就是靠勾地拿地起家。
而據記者了解,深圳今年拍賣的土地很多都是通過暗中勾地出讓的。不止一位開發商告訴記者,公開市場競爭太大,很難搶到地。
“勾地,直白的說法就是政府和開發商勾結拿地。”深圳一位經驗豐富的拿地人士接受采訪時竟這樣解釋。
為托市做準備?
和香港為了挽救土地市場流拍嚴重的局面不同,目前內地土地拍賣市場地王頻出,地價更是在打滾上翻。因此這個時候引進有“托市”作用的政策備受爭議。
深圳市社科院城市運營中心主任高海燕告訴記者,就目前的行情來看,政府并不擔心土地流拍,此舉應該是未雨綢繆,先把制度完善好,以后市場低迷時,可隨時拿出來用。
深圳上述上市公司負責拿地的人士對記者說,推出勾地制度和以前相比,其實也沒有本質變化,主要還是看政府推出的土地多不多,平抑地價靠供應量,深圳關外其實還是有很多土地,只是政府和開發商都聯合制造了土地稀缺的假象。
即便如此,單從效果來看,或許引入后會大打折扣。
中央財經大學投資系房地產研究所易成棟博士認為,香港監管機制完善,能夠充分發布相應的市場供求信息、土地供應計劃和勾地信息;但憑內地監管現狀,很難說引入勾地制度后效果會怎樣。
香港的勾地表是提前一年公布,深圳勾地有何創新?高海燕告訴記者,勾地在形式上應該和香港差不多,只是時間上可能會有些區別,肯定會有較長較充裕的時間。定論要等到明年才能明朗。
“公開拍賣的數據我們從來不看,沒有實際意義,只要公開了的就都是已經鎖定的土地。”上述拿地人士告訴記者,他就是靠買賣地皮賺錢的。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