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規模下派駐村干部破解“雙薄弱”村發展難題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30 11:31:17
摘要:彭鋼僅僅是福建省從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等單位派下去近萬名干部中的普通一員,這些干部被派到經濟相對貧困、工作基礎相對薄弱的“雙薄弱”村后,高效務實地開展工作,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社會和基層黨組織的全面發展。
福建省永泰縣協星村有8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568名村民。過去,這里的山區條件惡劣、村民居住分散,飲水、交通、看病等都是村民的老大難問題。福建省紀委干部彭鋼兩年前到協星村上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以來,多方努力,籌資37萬元,鋪設7700多米的引水管道,實現了90%的村民用上自來水;投資56萬元完成通村公路建設;籌資5萬元,按甲級標準建設村衛生所,并由中國醫師協會資助B超、全自動血檢儀、尿檢儀等價值10萬元的醫療設備……如今的協星村已經大變樣。
彭鋼僅僅是福建省從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等單位派下去近萬名干部中的普通一員,這些干部被派到經濟相對貧困、工作基礎相對薄弱的“雙薄弱”村后,高效務實地開展工作,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社會和基層黨組織的全面發展。
連續下派兩批駐村干部幫扶“雙薄弱”村全面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農村事業發展較快,但發展不平衡現象仍未消除,截至2008年底,全省農村家庭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有70多萬,人均收入1000至1500元的低收入人口也還有130萬。“這種狀況對于推進新農村建設和‘以城帶鄉、以工哺農’的發展很不利。”福建省委組織部組織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調研發現,要真正改變一些農村地區積貧積弱,解決農村工作的領導體系斷層這一根本性問題至關重要,這就需要有思路、有能力的帶頭人。”
2004年和2007年,福建省先后從省、市、縣(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中央駐閩單位,選派出兩批共9289名有一定工作經驗、能力出眾的優秀黨員干部,到8941個經濟相對貧困、工作基礎相對薄弱的“雙薄弱”村,擔任為期3年的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或書記。
據福建省委組織部統計,實施下派駐村干部工作以來,全省各級共投入給這些駐點村幫扶資金60.25億元,8941個駐點村新建硬化道路1.85萬公里,新建機耕路等其他道路2.39萬公里,新修或修復引水灌溉渠道逾1萬公里,新增照明用電覆蓋人口近66萬人、有線電視覆蓋人口142.57萬人、安全飲用水覆蓋人口213.73萬人,新增沼氣池5.41萬個,等等。一大批“雙薄弱”村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群眾對駐村工作歡迎者有之,觀望者有之,懷疑猜測者亦有之。”談及兩年多的駐村工作體會,彭鋼說:“干部到村里后,一定要緊扣民生問題開展工作,多進農家門,多知農家事,多排農家憂,多交農家友。”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