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力:技術創新環境建設時縣級政府重要使命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9 18:06:32
摘要:從全國來看,從已經具備的技術能力,具備的資金動員能力,從制造能力,配套能力等等各方面,現在的經濟發達地區,應該在升級里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福布斯中國縣域經濟發展論壇”由《福布斯》中文版和上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福布斯》中文版隆重了頒出2009“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鳳凰網財經全程直播報道。
以下為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研究所原所長,國家特殊貢獻專家胡春力先生的精彩發言。
第三點,剛才已講到從十五大以后,一直強調產業結構問題。這么多年應該說跟與其的目標相比較,步伐不像經濟增長那么顯著,下面這次剛出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另外十二五也在積極的制定過程當中?紤]到目前的增長方式,今天幾個縣級領導簽署了倡議書,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用。實際上十大振興產業規劃和十二五里面把可持續發展擺到重要的位置。具體來說我們的目標放在哪里?
首先,高投入的,靠原材料、能源的投入,內部循環的模式使得這么年鋼的生產能力、煤質的生產能力,以及其他建材的生產能力,是以一個史無前例的發展速度來支撐整個國民經濟的規模卻不是很大。像這種的道路必須得到扭轉,也就是說在今后的結果當中,交通能源、原材料對于整個經濟的支撐作用,應該相應的降低位置。同時,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大家都知道,我們是花了大力氣耗費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沒有品牌,沒有高附加值環節的領域,因此價格賣得很低,相應的投入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我們即便在比較強的優勢輕工、紡織行業,凡是有一點技術含量的環節,我們對國外的依賴還是相當強?聵蚣徔棌S(音),剛才常熟的書記也講了,常熟的服裝城規模很大,但是在出口產品市場上,國內的面料,以及國內的設計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很大的份額,每年的面料要有70億美元左右的進口,才能夠維持出口服裝的生產。整個紡織品里面,我們出口的是坯布,進口的是面料,出口的是我們加工的服裝,但是服裝的設計、服裝加工工藝里面比較有技術含量的,像整理、定型等等都要靠國外。像這個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尚且如此。像高技術產業,比如說IT產業我們在里面占據的分工地位就更加不如意。整個工業領域附加價值率是28%左右,而被稱為高技術含量的IT產業附加值才20%多一點,整個工業平均的利潤率是5%左右,而計算機行業平均的利潤率1%多。為什么是這樣,我們雖然有龐大的IT產業,我們生產著世界第一的計算機,世界第一的手機等等。但是我們不過是用人家的零部件進行組裝而已。因此附加價值很低。
整個經濟各個領域,從服裝,從勞動密集型,到高技術產業如果都是這樣的話,這就必然要形成投入資源規模非常龐大,但是收益非常低。這樣的增長道路再往下走下去的話,肯定是受到資源客觀性的,可供給資源的硬約束。所以這個路子沒法走下去,所以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過去都是分工在低端,沒有辦法再進一步從外延上擴大更多的產量,生產更多的產品,因為市場容量,包括世界的市場容量,已經差不多到了盡頭。我們要繼續保持增長的速度,保持各個縣域經濟今后的增長后勁,只能是在過去排出的加工鏈條里面進去,在分工的鏈條上再進行分配,只能走這樣的道路。這樣可以使得收益更多。就是要通過集約式的增長和內涵式的增長來實現。
第三,生產方式的轉變,最后落后到產業升級上,東部地區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完成這個產業東部地區應該是捷足先登的,而且從長遠支持產業發展的空間上,產業結構升級是今后長遠增長的空間。外延上、從規模上進一步擴大產量,再用低價格競爭,這種路子已經沒法走下去了。我們要進入高附加值的生產環節,要對產品進行產別化的競爭,要提高檔次,增長性能,只能靠產品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升級。這樣的任務,我覺得今后現在已經有活力,經濟規模達到相當程度,像今天在座的9個縣域地區,在過去帶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方面,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起到火車頭的作用。從全國來看,從已經具備的技術能力,具備的資金動員能力,從制造能力,配套能力等等各方面,現在的經濟發達地區,應該在升級里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我來講一下浙江。上虞我是第一次來,上虞的西邊是紹興、蕭山,它的東邊是余姚、寧波,在這樣一個對手、高手林立的環境里,上虞脫穎而出,而且這些年增長這么快,當然它的活力,企業家精神,以及企業的創新精神實力非常強。而且上虞這個地方也是人才輩出。像謝安在東晉的時候被稱為大救星的人物,當時的宰相王道(音)說,謝安不出來當官的話,老百姓怎么辦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有文化積淀亮點的。給我最深的是,蘇南、浙東和珠三角,我覺得發展的模式別不一樣。其實浙江最重要的特點在于動手能力,尋求市場空間的能力非常強,如果說珠三角主要還是靠創造環境、引入外資。蘇南地區靠著上海的輻射作用,大量的把世界上最著名的,最有規模的大企業引到哪里去,帶動民營經濟的發展。那么浙江的老板非常心靈手腳,90年代初期我就看到,浙江一個老板為了滿足當時冰箱供不應求的情況,他自己在家里面做了一個冰箱,想按照圖紙批量生產。我訪問過很多浙江企業,浙江企業的很多老板技術開發的能力很強,當然從今天的要求來看,過去那些輕紡紡織產品都是批量的,需求量很大,都是消耗性的產品。今后這種精神,這種能夠尋找市場,動手開發技術,這種的企業家精神能夠保持下去的話,在今后的產業升值里面我覺得浙江起的作用是其他地方不能企及。
下一個,政府應該起什么作用。我有幾點建議。第一,我們今天講了很長的關于經濟環境的創造問題。下面我特別要強調的是技術創新環境的建設問題,新產品的試制產品的環境創造問題。我們的企業比較小,起點比較低,資金動員能力比較弱,需要外部對它進行技術支持,自己沒有錢實現建設等等,這些都是縣級政府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第二,企業的每一項技術創新都面臨著市場信息的問題、技術信息的問題、配套產品的問題,需要有很好的創業的技術信息平臺,這也是地方政府應該做的。第三,中國4萬億的投資,其實給產業結構調整留了3700億,這3700億是老大難的問題,這個錢使不出去,為什么使不出去?搞1萬5千億的鐵路,搞1萬億的災后重建都很容易,一條高速公路幾百億出去了,很好花。按照要搞創新,產品創新,新技術的開發談何容易。在資金的支持下,相對于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風險大得多,項目進展非常慢,上下信息溝通不順暢。對于一個技術,成熟度怎么樣,到了技術開發的哪個階段,等等還需要大量的艱苦的工作。因此決策慢、進度慢,造成了錢很難花。在這里面我特別呼吁地方政府,包括縣級政府,要多關心國家的技術專項資金。剛才聽到龍盛企業董事長講,上下信息跟中央政府的精神怎么到企業,這一點各級政府應該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實際上跑步進京仍然是企業或者地方獲得更多資源的途徑。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