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下冊期中考試試題1
來源:網絡 2009-10-29 11:34:46
高一歷史下冊期中考試試題1
一.選擇題 (每空2分,共70分)
1.南京國民政府不代表下列哪個階級或階層的利益 ( )
A.國民黨新軍閥 B.大地主大資產階級
C.官僚資產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
2.與南昌起義相比,秋收起義最明顯的特點是:( )
A.開始用工農革命軍的名稱 B.以奪取城市為目標
C.起義的余部轉移到了農村 D.建立了蘇維埃政府
3.土地革命中,中共對中小工商業者的政策是( )
A.聯合 B.保護 C.限制 D.消滅
4.國共十年對峙時期,"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堅持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B.共產國際給予支持和幫助
C.國民黨新軍閥忙于混戰 D.日本侵華逐步加劇
5.彭湃建立的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 )
A.湘贛革命根據地 B.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C.海陸豐革命根據地 D.閩浙贛革命根據地
6.指揮紅軍粉碎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第四次"國剿"的是( )
A.毛澤東、朱德 B.周恩來、朱德
C.博古、李德 D.毛澤東、周恩來
7.遵義會議以后成立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其成員不包括 ( )
A.毛澤東 B.周恩來 C.張聞天 D.王稼祥
8.遵義會議之所以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主要是因為這次會議( )
A.使中國革命走上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
C.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領導
D.開始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問題
9.九一八事變發生后,蔣介石密電張學良:"沈陽日軍行動,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沖突,以免事態擴大。一切對日交涉,聽侯中央處理是也。"由此可表明國民政府對日軍侵略的態度是 ( )
A.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B.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
C.堅持不抵抗政策 D.當作地方事件處理
10.紅軍被迫長征的直接原因是 ( )
A.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武裝力量不夠強大
B.國民黨反動派的武裝力量過于強大
C.中共黨內"左"傾錯誤帶來的危害
D.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11.瓦窯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 ( )
A.完成戰略轉移,慶祝長征勝利 B.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C.確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D.如何反對國民黨反動派
12.標志著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掀起新高潮的是( )
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一二·九"運動 D.西安事變
13.奠定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基礎的是( )
A.《八一宣言》 B.瓦窯堡會議決定
C.《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 D.以上都不是
14.西安事變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
B.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漲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為最主要的社會矛盾
D.國民黨內部分化加劇
15.土地革命時期,中國社會最基本的政治特征是( )
A.內戰加劇 B.國共政權對峙
C.國民黨一黨專政確立 D.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16.國民政府發表自衛宣言,表示抗戰是在( )
A."九·一八"事變后 B."一·二八"事變后
C."七·七"事變后 D."八·一三"事變后
17.國民黨實行的抗戰路線是( )
A.全面抗戰路線 B.一邊打日軍,一邊打紅軍
C.片面抗戰路線 D.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相結合
18.八路軍第一塊抗日根據地的開辟者是( )
A.聶榮臻 B.羅榮桓 C.徐向前 D.林彪
19.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的主要目的是( )
A.駁斥亡國論和速勝論 B.為了迅速戰勝日本帝國主義
C.指出抗戰的艱苦性 D.向全國人民指出抗戰的正確道路
20.臺兒莊大捷在抗戰史上的地位是( )
A.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最大勝利
B.是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勝利
C.是一場著名的敵后作戰
D.使徐州會戰得以勝利
21.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日本的侵華方針不包括( )
A.集中主要兵力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
B.抽調主要兵力轉向太平洋戰場
C.對國民政府以政治誘降為首要策略
D.強化對淪陷區的統治與掠奪
2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后,國共兩黨仍存在斗爭的根本原因是( )
A.階級矛盾有時上升為主要矛盾
B.兩黨對日本侵略認識程度不同
C.國民黨被迫與共產黨合作
D.兩黨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
23.日本在淪陷區推行奴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在中國( )
A.宣揚封建道德 B.建立大東亞新秩序
C.實現其同化政策 D.建立一整套殖民化的教育體制
24.在抗戰相持階段,中共堅決回擊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主要是為了( )
A.與國民黨進行決裂 B.鞏固并擴大民族統一戰線
C.顯示人民軍隊力量 D.消耗國民黨頑固派的力量
25. 1946年初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爭論的焦點問題是( )
A、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 B、制定憲法
C、整編全國軍隊 D、改組國民政府
26. 重慶談判和《雙十協定》的簽訂 ( )
A.打擊了蔣介石的內戰政策 B.使蔣介石政治上陷于被動
C.配合了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 D.使解放區獲得了合法地位
27. 人民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歷史轉折點是 ( )
A.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B.西北解放軍收復延安
C.東北地區的解放 D.1947年各解放區的戰略反攻
28. 下列戰爭跟陳毅有關的是 ( )
、偾嗷緫鹨邰诿狭坚膽鹨邰圻|沈戰役④淮海戰役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條件不包括 ( )
A.重慶談判的舉行 B.三大戰役的勝利
。.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 D.政治協商會議的舉行
30.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強調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進攻,主要目的是 ( )
A.克服黨內部分人的驕傲情緒 B.順利實現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C.保證徹底戰勝資產階級 D.防止共產黨執政后腐化變質
31. 1949年國共兩黨北平和談,各方和談的目的是 ( )
、偈Y介石以和談做緩兵之計 ②蔣介石為了退居幕后指揮
、劾钭谌势髨D與共產黨劃長江而治 ④共產黨為迅速結束戰爭實現國內和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2.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解決的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理論問題最
重要的一項是 ( )
A. 明確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B. 提出促進全國革命勝利的方針
C. 規定革命勝利后黨的總任務 D. 規范黨的工作作風
33、 井岡山時期,毛澤東提出紅色政權存在與發展必須堅持 ( )
A.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
B.黨的建設、武裝斗爭、土地革命
C.黨的建設、武裝斗爭、統一戰線
D.武裝斗爭、土地革命、統一戰線
34.中國共產黨發動百團之戰的主要原因是
A.為了振奮全國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險,爭取抗戰形勢的好轉
B.本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囚籠"政策
C.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
D.碎國民黨對八路軍"游而不擊"的誣蔑
35.百團大戰區域涉及的主要抗日根據地是
A.陜甘寧、晉綏、晉冀豫 B.晉冀豫、晉綏、晉察冀
C.甘寧、山東、晉察冀 D.晉察冀、山東、晉冀豫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題號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材料閱讀題
36.閱讀下列材料:
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徹底破壞國民黨將戰爭繼續引向解放區、進一步破壞和消耗解放區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戰略方針。我軍第二年作戰的部分任務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隊,繼續在內線作戰,殲滅內線敵人,收復失地。
--毛澤東《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
請回答:
(1)解放戰爭第二年指的是什么時候?(2分)
。2)材料中的內線作戰和外線作戰分別指的什么?外線作戰的主攻方向是什么?(6分)
。3)外線作戰的戰果如何?(6分)
37、西安事變爆發的原因有那些?(6分)結果怎樣?(4分)有何影響?(4分)你認為西安事變能得到解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三.選做題
38.、閱讀下列材料: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與中央其他領導人一起離開某地乘汽車趕考去了,周恩來笑著點頭道:"我們應當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充滿信心地笑道:"我們絕不當李自成,我們會考個好成績。"
請回答:
。1) 某地為何處?該地所處省份簡稱是什么?(4分)
。2) 這里曾召開過什么重要會議(2分)
(3)這次會議的重要內容及其影響是什么?(8分)
39.閱讀下列小詩 (8分)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澤東
請回答:①歷史上被稱為"虎踞龍盤"之地是指何處?他是何時解放的?(2)
② 歷史上"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戰役是指哪次戰役?(2分)
、 這次戰役的發動及勝利,徹底擊破了國民政府哪一種夢想?(2分
答案
一.選擇題 (每空2分,共70分)
1-5 DACAC 6-10 ACDCD 11-15 CCCCB 16-20 DCADA
21-25 BDCBA 26-30 BABAD 31-35 DCAAB
二.材料閱讀題
36.(1)1947.6-1948.8(2分)只要能答出年份即可;
(2)"內線作戰"是指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陜北和山東兩個解放區的重點進攻(2分);外線作戰指三軍突入中原即解放軍的戰略反攻(2分); 中原地區(2分);
。3)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陳庚、謝富治率領的晉冀魯豫解放軍一部,挺進豫陜鄂邊地區;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解放軍主力進攻豫皖蘇邊地區,三軍插入國民黨統治心臟地區,威脅南京和武漢(6分)如果答出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使敵我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等也可得2分。
37.(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主要原因: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潮的影響。
直接原因:蔣介石的倒行逆施。(6分)
。2)和平解決,蔣接受聯共抗日的主張(4分)
。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關鍵,揭開國共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4分)
。4)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2分)
38、(1)河北省西柏坡 冀 2分
。2)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分
。3)A、工作重心轉移 1.5分 B、促勝方針 1.5分 C、勝利后在政、經、外的政策 1分 D、農變1分 新變社的總任務 1分 E、告誡…… 1分 G、影響:解決了中國革命勝利后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重大問題 2分
39.南京 1949年4月23日(2分) 渡江戰役(2分)
徹底擊破了國民政府劃江而治的夢想(2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