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試卷 > 高二政治期中試題 > 高二專業班政治第一學期期中檢測題

          高二專業班政治第一學期期中檢測題

          來源:網絡 2009-10-28 01:25:06

          [標簽:期中 政治 高二]

            高二專業班政治第一學期期中檢測題

            政    治

            說明: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7頁,滿分為15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

            第一部分  選擇題(75分)

            一、選擇題I: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本大題共24小題,

            每小題2分,共48分。

            1、2006年4月18日,共青團中央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就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作出部署。上述做法符合下列道理(     )

            A、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

            B、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的表現形式是豐富多樣的

            D、人們的文化素養是通過文化活動、文化教育逐步培養的

            2、實現共同富裕是(       )

            (1)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   (2)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  (3)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

            (4) 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A、(1)(2)(3)                     B、(1)(2)(4)

            C、(2)(3)(4)                     D、(3)(4)

            3、2006年3月17日《光明日報》載文指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迅速增長,文化對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這說明(     )

            A、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      B、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C、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相互決定          D、每種社會形態都有自己特定的生產方式

            4、2006年6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其主題為"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我國設立"文化遺產日"(     )

            A.是為了揚中華民族之名                B.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

            C.有助于保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D.能夠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

            5、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倡導多元和諧的時代,這和過去非此即彼流行的時代,在思維方式上大大不同。在80余年前,一批青年倡導自由、民主、科學,并以此去打倒傳統和反對別人繼承傳統。這樣一種態度,本身恰恰成為自身所倡導自由、民主、科學的反面。這告誡我們(     )

            A.文化應在傳承中發展                  B.應承認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C.應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            D.應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

            6、2006年5月16日《光明觀察周刊》載文指出,發展出民族的、人本的、科學的、開放的、富有競爭力的先進文化,就一定能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這說明(      )

            A.文化創新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          B.文化創新的作用巨大

            C.文化創新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D.文化創新的主體是人民群眾

            7、文化創新,就是要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說明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是(      )

            A.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B.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C.創造出有特點的文化                  D.抵制民族虛無主義    .

            8、2006年5月17日中國網載文指出,悠久的文化傳統必須經過"現實"的途徑,進行創新、轉化,才能成為"軟實力"。這說明(      )

            A.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         B.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創新必須著眼于文化繼承         D.不同民族文化之間需要交流、借鑒和融合

            9、2006年4月20日,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時發表演講指出,應該尊重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發展階段性特點,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共同維護世界多樣性,促進人類文明發展。這告訴我們(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間需要交流、借鑒與融合    B.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沒有差別

            C.對外國的文化應該全面吸收                D.必須反對民族虛無主義

            10、"相約北京"從2000年起至今已歷六屆,每屆都有世界五大洲上千名藝術家和中國藝術家同臺演出,交流技藝。"相約北京"成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平臺。這種文化交流(      )

            A.是通過大眾傳媒進行的文化傳播            B.有利于促進中國和其它國家文化的發展與進步

            C.能夠超越時空的局限                      D.是當今時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11、2006年5月15日,位于芝加哥市瓦爾特·培頓大學預科高中的芝加哥孔子學院隆重揭幕。這個事例說明(      )

            A.世界文化是一體的                        B.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精粹

            C.中華文化走向了世界                      D.中國是古代文化強國

            12、19世紀照相技術的發明,直接導致了電影這種嶄新的藝術形式的出現;20世紀中葉電視機的發明,使得電視連續劇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藝術品種;電腦的出現,使網絡語言興盛一時;手機的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這主要說明(    )

            A.文化發展是科技進步的根本動力 B.科技進步決定了文化的發展

            C.科技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發展與科技進步相互促進

            13、2006年是"中國意大利年"。意大利大使說,我們這次文化年就是試圖讓更多人了解意大利的先進技術。雖然意大利的中小企業不能直接到中國來,至少可以讓他們參加博覽會,讓中國人了解自己從中挑選什么,然后去意大利選購或合作。材料體現了(      )

            A.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B.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決定經濟  D.我們歡迎任何文化在中國傳播

            14、民間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人文化。"許多旅居海外的潮人心中仍有一個永恒的潮州音樂情結,仍保留著喝潮汕功夫茶的習慣。這說明(    )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B.文化對人的影響表現在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上

            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D.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強制性

            15、"福娃"設計組的負責人韓美林說:"我要設計出一種形象,代表出源源流長的中國文化,表達出中國人民的熱情,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里,我要讓福娃的每一個細胞里揉進"中國"這兩個字。"福娃其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這說明(      )

            A.藝術創新離不開繼承 B.藝術創新來源于藝術家的創意

            C.藝術創新必須建立在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上  D.藝術創新來源于傳統文化

            16、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階級基礎是(    )

            A、工人運動的發展              B、無產階級的形成

            C、工人階級                   D、勞苦大眾

            17、.帝國主義的實質是(     )

            A、壟斷                B、資本輸出            C、金融寡頭                D、競爭

            18、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的標志(     )

            A、新中國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屆人大的召開       D、一五計劃的完成

            19、有位教授曾用三首詩詞來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如黃河文化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長江文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共此時"三字就很能體現廣東文化的包容性與共時性。上述材料表明(     )

            A. 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文化                 B.文化只有地域之別,沒有先進與落后之分

            C.文化與政治、經濟是相互交融的              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20、鄧小平從生產關系的角度來闡述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容是(     )

            A、解放生產力        B、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C、 發展生產力    D、共同富裕

            2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說明了我國(     )

            ①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多樣性,又具有共同性的特征 ②當前在我國已不存在民族問題 ③各民族在傳統文化中沒有差別 ④我國的傳統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2.漫畫《孟母四遷》給我們的啟示是(      )

            A.網絡文化的發展,給人造成了不利影響

            B.孟母的做法不利于孟子的全面發展

            C.孟母不懂得文化具有多樣性,其做法偏激

            D.國家應加強對網絡和文化市場的管理

            23、時下,在廣告市場上,有些企業競相采用纂改古詩或成語的方式追求廣告效應,喜歡利用諧音修改成語,于是出現了許多令人不快的"創造":"默默無聞"改成了"默默無蚊的奉獻"(滅蚊器廣告);"依依不舍"改成了"某某服裝,衣衣不舍"(服裝廣告);"天長地久"變成了"天嘗地酒"(啤酒廣告);"無微不至"變成了"無胃不治" 、"刻不容緩"改為"咳不容緩"(藥物廣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1)是中華文化的繼承和發展(2)妨礙了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3)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播  (4)會影響青少年的成長

            A、(1)(3)     B、(2)(4)      C、(1)(2)(3)     D、 (1)(2)(3)(4)

            24、2005年11月舉行的國際旅游文化節為廣東名牌升華到中國名牌提供了舞臺,帶來了市場。旅行社為了推廣旅游文化資源,重新挖掘,推出了數十條獨具嶺南特色的南粵文化旅游路線,如"陳家祠·民間藝術游"、"開平碉樓·世界文化遺產游"、"梅縣風情·客家文化游"等。這些線路一亮相,就受到國際買家的熱烈追捧。這體現了(      )

            A.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設生態文化      B. 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C.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                   D.文化是對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二、選擇題Ⅱ: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3分,共27分。錯選、多選、少選,該題不得分。

            25、西部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最集中的地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下列選項中屬于文化現象的有(      )

            A.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C.科學、文學、藝術                      D.信念、信仰、道德、教育

            26、下列對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的闡述,正確的有(     )

            A.改革是目的,發展是動力,穩定是前提

            B.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

            C.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

            D.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27、2006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等11部門向全國發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倡議書",提倡人人讀書,學習傳統文化。這樣做的原因在于(       )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B.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對政治、經濟具有重大影響

            D.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傳統文化,對人與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

            28、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從中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適時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構想。這是(       )

            A.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B.中國共產黨堅持與時俱進的體現

            C.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 D.黨加強組織建設的體現

            29、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進一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社會理想,具有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新內涵,同時又滲透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和為貴"的優秀文化思想。這表明,傳統文化(      )

            A.具有繼承性  B.具有相對穩定性

            C.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D.內涵不斷改變

            30、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十一五建議》最鮮明的特點。科學發展觀是編制"十一五"規劃最重要的指導方針。對科學的發展觀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科學的發展觀是確保我國經濟和社會健康穩定發展的唯一保證

            B.科學的發展觀是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

            C.科學發展觀的目的為了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D.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

            31、江蘇無錫華西村原黨支部書記吳仁寶認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要實現物質精神"雙富有",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腦袋"。具體標準有三條:一是物質生活不斷富足;二是人的素質不斷提高;三是民主法制不斷加強。只有這樣,才能既建設好"小家",又奉獻"大家"。上述要求的依據在于(       )

            A.文化與經濟、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B.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呼喚著先進文化的蓬勃發展

            C.社會主義社會應全面發展、全面進步

            D.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形式

            32.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吃什么補什么"。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流傳廣,影響大。在科技發達和文明進步的今天,保護野生動物已經成為世界潮流。不少人還認為食用或藥用野生動物大補。這表明(          )

            A、認為吃野生動物大補是愚昧的表現

            B、飲食文化是落后文化的表現

            C、吃野生動物既是科普問題,更是文化觀念問題

            D、在飲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需要我們鑒別并剔除

            33、從2006年9月新學年開始,廣東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收學雜費,實行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這一做法的依據是(        )

            A.教育在提高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過程中處于基礎性地位

            B.國民教育水平是衡量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C.提高文化競爭力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D.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

            政     治

            姓名:                   學號:                成績:

            請把第一部分選擇題的答案填在下面的方框中

            一、(單選每小題2分,24題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題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不定項每小題3分,9題共27分)

            題號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75分)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

            34、簡述列寧的帝國主義論

            答:

            35、簡述如何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答:

            四、辨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11分,共22分。僅作判斷不說明理由不得分。

            36、教育只能傳承文化,科技進步只能發展文化。

            答:

            37、背景材料:在首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676家參展企業、700多個文化產業項目,在文博會上與市場直接對話,上演著一場價值380億元的交易大戲。文化產業的發展拉動了經濟的發展。按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我國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僅占GDP的0.38%,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辨析:文化推動經濟的發展就是依靠文化產業

            答: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8題17分,第39題18分,共35分。要求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展開分析。

            38、鄧小平曾講過了以下幾條道理。

            "經濟不發展,諸如就業等社會、政治問題永遠不能解決"

            "只有發展經濟,才能解決國內各種矛盾,保證穩定的政治局面,做到長治久安。"

            "只有發展經濟,才能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

            "反對霸權主義,實現祖國統一,最終決定于我們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

            請結合科學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對"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表自己的看法。

            答:

            39、材料一: 2005年10月20日下午,南海一中第十一屆體育藝術節隆重開幕。本屆體藝節有"流金歲月"大合唱、"成長的歷程青春的風采"文藝匯演、"星光從這里升起"班徽設計大賽、田徑運動比賽、還有攝影、書畫大賽以及特邀嘉賓的表演等一系列體育藝術活動。為期三天的體藝節活動全面展現了各班學生的體育藝術風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豐富了同學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了同學們的精神力量,凸現出南海一中校園文化生活的獨特韻味,展示了南海一中素質教育的成果。

            材料二:然而體育藝術節的另一現象同樣令人擔憂:比賽過程中,臺下觀眾吃零食、起哄、往前臺丟熒光棒的現象仍然存在,隨著比賽的激烈,整齊的觀眾席也隨之熱鬧起來,離位走動的人明顯增加,每一場的比賽結束,整潔干凈的校園總是留下同學們隨手扔下的色彩斑斕的垃圾。

            材料三:隨著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的生意越來越好,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也成為飲料市場的品牌。走進電影院、打開電視機,外國的電影、電視節目充斥著我們的視野。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等越來越受一些年輕人的歡迎,一些中國傳統節日卻有走向衰落的跡象。有人認為,具有特定文化內涵、體現著中華文明特點的傳統節日受到冷落,意味著西方發達國家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對我國民間文化的沖擊。對此,我們應該大力弘揚自己的民族文化。

            (1)從文化對人的影響角度分析,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藝術節活動的重要意義。(6分)

            答:

            (2)結合材料二,有人認為,經濟先行一步的南海,如果青年學生忽視人文素質的提高將會成為制約南海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請運用所學的文化生活知識分析之。(6分)

            答:

            (3)針對材料三,從文化創新角度,我們應如何弘揚民族文化?(6分)

            答:

            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C A B B B A B C C

            題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A A A B A B A D B C

            題號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BCD BCD ABCD ABC ABC BCD ABC ACD ABCD

            34、(1)壟斷是帝國主義的實質和基礎,是帝國主義最根本的特征。(3分)

            (2)帝國主義是腐朽的資本主義 ,具有寄生性和腐朽性  (3分)

            (3)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集中表現為三大矛盾的發展和激化。(3分)

            35、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1分)具體來說就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分)就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2分)就要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分)就要建設創新型國家(2分)

            36.(1)教育和科技進步都能夠傳承文化和發展文化。(2分)

            (2)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使人們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從事文化創造。在教育活動中,通過學術研究、實驗、理論創新,創造新文化,推動文化發展。(4分)

            (3)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推動文化的發展,同時,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可以使文化繼承的方式發生改變,促進文化繼承。當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根本變革,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繼承。(4分)    (4)可見,題目的觀點是片面的。(1分)

            37、(1)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經濟是基礎,文化由經濟決定;文化是經濟的反映,對經濟有重大的影響。(3分)(2)文化產業是關于文化內容的創造、生產和商業化的產業,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務。文化產業的發展必將推動經濟的發展。(3分)((3)但文化對經濟的影響遠不至此。在經濟發展中,文化的發展對科學技術的推動,對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創新精神的培養等都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進而推動經濟的發展(4分)(4)題目的觀點把文化對經濟的推動作用簡單歸結為依靠文化產業,是片面的。(1分)

            38、(1)要把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含義,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把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擺在首位(4分)

            (2)要分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黨的基本路線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黨的基本路線中最根本的內容,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關鍵。(4分)

            (3)把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要意義,即"三個才能":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5分)

            (4)實踐證明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正確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而使我國的經濟建設及綜合國力等都上了一個臺階。(4分)

            39、(1)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體育藝術節活動的開展是學校營造良好育人環境,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體現。(2分)②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這些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學生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不僅能夠使人獲得一定的專業知識,增強勞動技能,而且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修養。(2分)③優秀的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學生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有利于青年學生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分)

            (2)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給予經濟以重大的影響。南海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文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而文化的發展又反過來,給予經濟以重大的影響。先進的、健康地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會阻礙社會的發展。青年學生是南海發展的主力軍,忽視人文素質的提高,會阻礙南海進一步發展,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3分)②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重視青年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3分)

            (3)①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來弘揚的民族文化,把弘揚民族文化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2分)②要著眼于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來弘揚民族文化。(2分)③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同時面向世界,汲取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在內容與形式上積極創新弘揚民族文化。(2分)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中文字幕本一道先锋影音|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yy111111电影院少妇影院无码|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台湾佬中文娱乐网22|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少女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中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最好看更新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