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政治第一學期期中聯考7
來源:網絡 2009-10-27 21:58:42
高一年級政治第一學期期中聯考7
本卷滿分120分,完成時間100分鐘。
第Ⅰ卷 (選擇題 共66分)
一、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66分。
2008年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卮1-3題。
1.會議分別聽取了國務院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國家計委、財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參加會議的人大代表通過認真審議,分別對政府工作報告等提出了意見。這表明 ①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②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的職能部門 ③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 ④人民代表享有質詢權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審查和批準《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與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這表明全國人大擁有
、僮罡邲Q定權 ②最高監督權 ③最高立法權 ④最高任免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在十屆全國人大2981名代表中,工人、農民占18.46%,知識分子占21.14%,國家公務員占32.43%,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占16.08%,解放軍占8.98%,港澳和華僑代表占1.68%。上述數據充分表明 ①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 ②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 ③社會主義民主已達到完善的程度 ④人民代表都是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07年7月14日《人民日報》報道,湖北省武漢市紅山區市、區人大代表公開發放《人代表告選民書》,并注明代表姓名與聯系方式,征求人民群眾反映司法不公等熱點、難點問題的意見,受到群眾歡迎。據此完成4-5題。
4.代表發放告選民書,傾聽選民意見表明
A.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B.選民可直接參與國家權力的行使
C.人大代表的權力受到法律制約 D.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5.下列選項中屬于人民代表權利的是
A.經常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 B.模范地遵守憲法和法律
C.接受選民和原單位的監督 D.審議表決權、提案權和質詢權
人大聽審制度是指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或部分人大代表,對同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的案件在審判時進行旁聽的制度,是一種新的監督方式。
6、建立了人大聽審制度,有利于
、偌訌娙舜髮Ψㄔ簩徟腥藛T的監督 ②增強審判人員嚴格依法辦案的觀念
、圻M一步完善法律監督體系 ④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07年1月9日《人民日報》載文指出,人大要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聯系,了解人民的意見,傾聽人民的呼聲,反映人民的意志,自覺地把人大工作置于人民的監督之下。只有這樣,人大工作才有堅實的群眾基礎,才能保持蓬勃生機與旺盛活力。這表明
A.必須正確處理人大與人民群眾的關系
B.必須正確處理人大與"一府兩院"的關系
C.必須正確處理發揚民主與實行集中的關系
D.必須正確處理加強黨的領導與發揮人大作用的關系
8.在我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決定國家和社會重大事務;省、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可以按法定程序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事務。這體現了
A.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
B.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
D.國家權力機關對其他國家機關的工作實行監督
9.有人認為國家是運用強制力量而為全體人民謀福利的政治組織。這一觀點錯在
A.抹殺了國家的根本屬性 B.認為國家是社會進步的產物
C.國家需要借助于強制力量實現其統治 D.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正義的事情
10.2008 年"兩會"期間,人民網開展了"我有問題問總理"的網上調查,參與網民達數千萬,提出的問題超過百萬。從民主決策的方式看,公民參與網上調查屬于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C.信訪舉報制度 D.輿論監督制度
11.2008年北京奧運在即,紛至沓來的海外媒體除了采訪比賽以外,還對中國社會發展感興趣。奧運會期間,中國民眾應該展示出良好的文明風貌,公民應履行( )
A.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B.當家作主的權力
C.維護國家榮譽和利益的義務 D.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職能
12.2008年4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中共上海市委原書記陳良宇受賄、濫用職權案作出一審判決。法庭經過審理認定陳良宇犯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4年,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0萬元,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兩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18年,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0萬元。上述材料表明( )
、俟衿降鹊叵碛邢嗤臋嗬吐男辛x務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是一律平等的③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④國家在依法實施處罰方面對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公民遇到困難或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求助于政府。政府為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訴形式主要有
①開設熱線電話 ②設立信訪部門 ③發展電子政務 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 ⑤各級黨委的紀檢部門 ⑥各地消費者協會
A.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4.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市政府通過體察民情、了解民意,修建了體育公園、濱海路等許多市民滿意工程。市政府的做法主要是在履行
A.政治職能 B.經濟職能 C.文化職能 D.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15.市政府對涉及廣大市民利益的各項決策都向社會公示,這充分尊重了公民的
A.立法權 B.知情權 C.提案權 D.決定權
16. 2008年初,我國南方發生嚴重的雨雪冰凍災害,溫家寶總理親臨災區,察看災情,慰問災民,國家領導人親民、愛民、為民的事實表明
A.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B.我國政府是法治的政府
C.我國政府受人民監督 D.我國政府職能發生變化
17.2006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在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23次會議上高票通過。該法明確了監督權的內容,主要包括
①批評權、诮ㄗh權 ③檢舉權 ④申訴權 ⑤質詢權 ⑥控告權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18. 在C市2007年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上,人大代表就C市當年的財政預算案提出了許多批評意見,財政局長幾次到會就預算中的一些問題回答代表的提問。在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權力是
A.立法權和決定權 B.審議權和質詢權 C.任免權和監督權 D.提案權和表決權
19.十七大報告提出,基層民主必須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下列做法中能體現人民群眾在新農村建設中當家作主的是
、俳∪r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 ②搞好村民自治,推進村務公開 ③發揮農村的人力資源優勢,全面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 ④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政府的權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務過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認同的威望和影響力。從根本上講,一個政府能否具有這種權威是由
A.國家性質決定的 B.國家的許多因素綜合決定的
C.政府的工作效率高低決定的 D.政府的執政水平和領導能力決定的
21.全國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工作于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間陸續開展。選舉是關系到把權力交給什么樣的人掌握的大事情。影響選舉效果的重要因素是
A.選擇直接選舉還是間接選舉的方式 B.采用等額選舉還是差額選舉
C.選舉人大代表還是選舉政府工作人員 D.選民參加選舉的態度和能力
22.《焦點訪談》《東方時空》等都是中央電視臺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輿論監督欄目,在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這是因為
A.輿論監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響廣、時效快等特點
B.這些名牌欄目能夠引起中央領導人的關注
C.輿論監督比其他監督方式更有效
D.輿論監督是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23.權力有兩面性,為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
A.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
B.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C.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加強權力機關的制約和監督
24.我國區、縣人大代表的選舉方式是
A.等額選舉 B.直接選舉 C.間接選舉 D.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
25.從政治常識角度看,漫畫是在強調我國各級政府及其公職人員要
A.依法行政
B.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C.增強服務意識
D.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首次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標國家"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研究課題,一段時間內,收到投標申請書350多份,內容涉及經濟、環境、人口、教育、社保、資源等方面,其中56個課題中標。這是國家決策首次"問計于民";卮26~27題。
26.之所以要"問計于民",是因為
A.政府的各項決策必須努力體現時代性 B.民意對決策的形成有決定作用
C.民意是正確決策最重要的信息資源 D.只要讓公民參與,就能科學決策
27.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研究小組從2007年11月9日起,公開在網上征集對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的意見,將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這有利于
①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 ②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③弘揚民族文化、構建和諧社會 ④政府代表全體公民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實施了"政府上網工程",政府機關把辦事程序、結果等內容在網上公開。這表明我國
A.人民可以直接行使權力 B.實施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C.實行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D.加大了政府機構改革的力度
29.下列屬于我國公民政治義務的是
A.政治自由 B.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C.受教育 D.監督權
30.參與政治生活,貴在實踐。作為中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實際活動可能是
①參加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②參加學校的時事政治學習
、蹍⒓庸睬鄨F ④參加選舉活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公民行使監督權,實行民主監督,有多種合法的渠道。下列方式中不可取的是
A.向有關人員當面指出,提出批評和建議
B.給國家機關寫舉報信,反映自己的意見
C.把自己的意見反映給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議案
D.廣發手機短信,反映領導問題
32.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真實性,表現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
、僦贫缺U ②法律保障 ③物質保障 ④政治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3.在我國,既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民主權利,又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重要標志的是
A.言論、集會等自由權利 B.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權
C.生存權和發展權 D.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題號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題號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4分)
二、簡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36分。
34、在某省人大代表大會上,人大代表在審議政府財政預算報告時,就某些問題質詢省財政廳廳長,要求做出答復。同時,在審議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時,由于贊成票沒有過半數,
所以沒有被通過。
人大代表質詢政府的財政預算、否決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說明了什么?(12分)
35、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我們不僅可以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而且可以積極實行民主監督,為守望公共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請大家根據我們周圍存在的一些由于政府部門不作為或者濫用權力帶來的問題,運用所學的知識,按照下列步驟制定一份監督方案。(24分)
。1)確定監督目標(標題):
。ㄗ⒁猓罕仨毷潜O督政府行為的)(3分)
。2)設計備選方案(即提出解決途徑)(要求至少設計三個備選方案):(9分)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最近,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報道,2008年人民最關注的十大問題,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樹立政府權威,位列其中。
。3)加強對政府權力制約和監督的依據是什么?(6分)
(4)政府應如何樹立自己的權威?(6分)
三、綜合探究題:本題18分。要求緊扣題意,結合情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展開探究和分析。
36.某校高一(3)班政治興趣小組圍繞"網絡與政治生活"這一課題進行綜合探究。
在探究中他們發現,"博客"(blog)已成為人們新興的網絡交流方式。例如,人大代表通過在網上開"博客"與網民進行交流。一名人大代表說:"我把提案發到'博客',對于完善和提高提案質量很有好處,可以更好地發現民眾的需求,了解民眾的觀點和態度,傾聽民眾的愿望和心聲。"
他們在探究中了解到,目前我國網民已達到1.11億,網絡為公眾表達民意、參與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輿論平臺,在今年兩會期間,許多網民利用網絡交流的形式發表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促進了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溫家寶總理高度肯定了這種"民意直達高層直通車"的溝通方式。
在探究中他們還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某些網民利用網絡發表一些極不負責任的言論。他們了解到該班王某同學因為家中拆遷問題對當地政府的一些做法表示不滿,準備在網上發帖對一些官員進行人身攻擊。
假如你也是該班政治興趣小組成員,請你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知識,就以下問題進行探究思考,發表見解。
。1)網民通過博客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見的做法依據是什么?
。2)"民意直達高層直通車"這一溝通方式體現了公民以何種方式參與民主決策?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公民還有哪些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呢?
。3)如果請你找王某同學談心,請列出談話的要點。
高一政治試卷參考答案(選修)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A D D A A B A A C
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C D B A C B D A D A
題號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A B B C A C B B D A D
(每題2分 共66分)
34. (1)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6分)
(2)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可以審議議案、表決決定,并享有質詢權。(6分)
35(1)確定監督目標: 家門口小巷里的路燈問題(3分,注意必須是監督政府行為的)
。2)設計備選方案(要求至少設計三個備選方案):(每個3分,共9分)
方案一: 找當地人大代表反映情況,請人大代表幫助解決
方案二: 打市長熱線反映情況
方案三: 向記者反映情況,請他們到現場采訪,然后在報紙上曝光
(3)①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監督權。(3分)
②權力不受制約和監督,就會導致權力濫用,腐敗滋生。(3分)
(4)①政府切實屬行有效管理社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的職能。(2分)
②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嚴格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監督。(2分)
、蹐猿謾酁槊袼,懷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2分)
。ㄑ灾欣,可酌情給分)
36.(1)人民是國家的主人,(2分)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能夠使公民行使監督權、參與民主監督得以真正落實,得到切實 的保障(4分)
(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分)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4分)
(3)談話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角度,說明公民在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維護他人合法權利的義務;從公民必須負責任地行使監督權利的角度,說明公民必須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從公民必須有序的政治參與的角度,說明無序政治參與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也可以告知王某同學除了通過網絡,還可以通過其它一些方式進行求助或投訴。(6分)(只要考生從以上四個方面的任何兩方面進行回答,即可得6分,考生如從其它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