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新動力:正在崛起的中國消費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6 21:34:32
摘要:世界經濟正在尋找新的平衡,全球經濟發展今后將更少地依賴美國消費者,而中國消費者開始扮演需求方的角色。
中國經濟怎樣影響全球經濟?終端產品的供給方——一直以來,這都是中國參與世界經濟的形象。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終端消費市場的崛起,讓中國經濟在另一個方向上也開始影響世界經濟。
經濟的發展,讓中國的消費者正變得越來越有購買力。來自麥肯錫公司的數據顯示,到2015年,中國富有家庭的人口總量將會是世界第四位,估計達到440萬,目前中國的富有階層80%在18~45歲之間,而發達國家的富有人口則面臨老齡化趨勢,比如美國只有30%的富人是在這個數字之間。中美關系專家ZacharyKarabell去年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評論中強調說:“正在崛起的中國消費者對于全球公司來說是唯一橫在他們和生意蕭條之間的屏障。”
世界經濟正在尋找新的平衡,全球經濟發展今后將更少地依賴美國消費者,而中國消費者開始扮演需求方的角色。
通用電氣(GE)主席JeffreyImmelt認為,有實力的消費者從發展中國家轉移到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將迫使GE這樣的公司轉變經營理念和方式。
JeffreyImmelt在10月份出版的《哈佛經濟周刊》上撰文說,當中國和印度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決定世界需求的力量在不斷增長時,在總部發展產品然后向世界發行的經營方式已經不合時宜。相反,未來產品的方向應該是在當地市場設計、生產、營銷,決定權應該由當地部門所有。
不過,在Jeffrey看來,這個過程也并不意味著美國工作機會和利潤的減少。例如GE專門為中國農村設計的低成本、手提式超聲波,雖然是在上海附近生產,但是在威斯康星州以及世界各地的工程師都從中國日益增長的銷售中獲益。
今年1月中國汽車月度銷量首次超過美國,這讓很多跨國公司的領袖們更加意識到,中國消費者將決定今后發展的方向和趨勢。2008年,中國成為保時捷汽車繼美國和德國之后的第三大市場。2009年,奔馳在全球的業務下跌18%,但是在中國,奔馳2009年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50%。
對于今年在美國破產的通用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更不待言。通用今年在美國的銷售量是1000萬輛,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市場銷量是1600萬輛。通用是在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但如今與當時相比,中國市場的規模和重要性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通用的新聞主管威爾金森(TomWilkinson)明確指出,中國已經超過歐洲,成為通用第二大市場,“而且這個市場的增長速度也非常驚人”。
中國的消費者似乎還已經準備好對世界級品牌進行大規模消費。RuderFinnAsia和AlbatrossGlobalSolutions聯合做的《2009中國奢侈品預測》發現,在大中國區域,超過50.3%接受調查的人說不會讓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其奢侈品的購買。這項調查還發現,中國的消費者對于品牌極其忠實,89.3%的人說盡管經濟不景氣但仍舊會購買他們所喜歡的品牌。
對總部位于紐約的Tiffiny這樣的頂級珠寶品牌來說,這無疑像音樂一樣動聽。Tiffiny今年在美國的銷售下降了27%,在最大的奢侈品市場日本下降了13%,而在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上漲了9%,其中來自中國的消費者功不可沒。Tiffiny目前在中國有九家店面,計劃在五年之中開25家旗艦店。
盡管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會遇到文化、制度、法律上的種種困難,但中國經濟龐大的規模和發展速度,已經在使人們憧憬:如果中國從“世界工廠”轉向世界的消費者,那對于世界經濟的影響將是何等巨大。甚至于,不僅僅是大量的跨國公司面臨著市場重心向中國的轉移,小型的美國制造業公司同樣面臨著這樣的轉變。
PowerCurbersInc是一家位于美國北卡州的小型建筑器材制造廠,過去兩年,這家公司在美國的銷售下降了60%~80%。如果不是因為來自國外的訂單,這家公司也許已經倒閉。
公司總裁DykeMessinger對筆者說,目前該公司75%的銷售都來自于海外,而兩年前這個比例只有25%。在75%的海外銷售中,中國市場占據了25%以上。該公司主要是和中國的建筑承銷商進行商業往來,和中國的基礎建設關聯非常密切。
DykeMessinger說,他們很幸運趕上了中國基礎建設的蓬勃發展,尤其是中國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方案產生的大規模項目,使得他們公司有幸參與其中,受惠甚多。
實際上,像英特爾、IBM、可口可樂等公司,其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已經在影響他們的股價水平。美國證券機構ISIGroup董事總經理馬青即指出,雖然中國的消費水平只有美國的1/8,但中國的增量非常快,年增長達到8%以上,這相當于美國年消費增長1%的水平。客觀的增長速度,彌補了整體消費規模的不足。
麥肯錫在報告中也說,如果中國能夠在2025年將消費占GDP的比例增長至45%~50%,每年的GDP將會額外增加8%~15%。中國將會產生1000萬~5000萬新的工作機會,家庭平均收入將提高10%~20%。這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甚為深遠,中國的外貿赤字將會縮減到40%以上,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將會和緩許多。
麥肯錫認為,中國將會在未來15年內,為全球的消費需求增長貢獻10%。在這一過程中,每年將會使全球消費增長1.9萬億美元。如果到2025年中國的消費能達到這個水平,這將真正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