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棟:資產價格應納入央行監控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6 21:32:56
摘要:當太多的貨幣追逐有限的交易品,交易品的價格就會上升。貨幣流向哪一類交易品,其價格就會上揚。而傳統的貨幣數量學說只關注了商品價格的上升,而忽略了資產價格。
危機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破壞,還有教訓。對于中央銀行來說,這場發端于美國的2008年金融危機帶來的反思之一就是,僅僅以傳統通脹率作為目標可能已經不夠了,資產價格也應該納入央行監控范圍之內。
臺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理事長許嘉棟上周六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表示,流動性過剩,并引發資產價格的泡沫是這場次貸危機爆發的主要導因之一。而中央銀行對于資產市場的過熱沒有加以處理,也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
當太多的貨幣追逐有限的交易品,交易品的價格就會上升。貨幣流向哪一類交易品,其價格就會上揚。而傳統的貨幣數量學說只關注了商品價格的上升,而忽略了資產價格。
觀察上世紀80年代以后的世界各國情況可以看到,貨幣在國際間的流動更加頻繁,資產交易、金融性的交易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多,表現在價格上,一個國家的商品價格可能沒有上漲,但資產價格都大幅攀升。
由于新興經濟體快速開放市場,加入國際經貿的行列,使得發達國家商品的價格相當平穩。在商品價格保持平穩,而經濟又不景氣的情況下,歐美的中央銀行就把方向轉為協助經濟的發展,采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貨幣供給增加很快。結果就是各國股市、房地產大幅攀升,形成了資產的泡沫。而接下來,央行雖然看到了資產價格在攀升,但是并沒有主動積極地去處理,等到泡沫惡化了以后才去處理,結果引發了危機。
目前各國已在討論寬松貨幣政策的逐漸退場,許嘉棟認為,“退場應該審慎,避免重燃資產泡沫”。“民生物價好像沒有什么上漲的危險”的論調是危險的,央行不能忽視資產價格的上漲。
目前我國也處于這種態勢下。今年來我國信貸投放呈爆炸式增長,而商品物價水平持續在低位徘徊,不過,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卻大幅飆升。不過,經歷了這次危機后,我國央行對這一情況也有所重視。
央行副行長馬德倫日前表示,貨幣信貸的增長既要考慮經濟增長態勢尚不穩固的現實,同時要高度重視貨幣政策的時滯效應。今年已投放的大量信貸未來仍將發揮作用,在貨幣政策操作上應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防止流動性變化對資產價格和消費價格造成影響。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