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制造業協會會長陳佳貴:預計全年GDP可以增長8.3%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5 20:44:15
摘要:陳佳貴稱,中國要基本實現工業化還需要10—15年時間,任務還很艱巨;中國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全國人大常委、亞洲制造業協會會長陳佳貴教授在出席亞洲制造業論壇2009年會時指出:預計全年GDP可以增長8.3%。他說,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總體上呈現出止跌回升,企穩向好的勢頭,保增長的預期目標完全可以實現,預計全年GDP可以增長8.3%左右。
陳佳貴表示,我國的工業化已經進入中期階段,工業特別是制造業對經濟的貢獻率越來越大,前幾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主要依賴工業的高速增長,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出口大幅度下降,受沖擊最大的也是工業。為了應對這次危機,中國政府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制定了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以擴大內需,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中國經濟已經呈現出止跌回升,企穩向上的好勢頭,這也主要也是依靠工業的穩步回暖。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只有5.1%,二季度上升到9.1%,三季度又上升到12.4%,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8.7%,與此相對應,一季度GDP的增速只有6.1%,二季度GDP就上升到7.9%,三季度達到8.9%,已經接近比較正常的增長速度。
陳佳貴強調,我們也應當看到,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基礎還不夠牢固,特別是在經濟增長出現快速增長的同時,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還十分艱巨。明年以及今后的經濟工作,除要繼續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處理好保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要更加注重推進結構調整,更加注重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包含豐富的內容,它既包括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也包括投資和消費結構的調整;既包括一、二、三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包括各產業內部結構和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既包括區域結構的調整,也包括城鄉二元結構的調整;既包括所有制結構的調整,也包括國有經濟的戰略調整。保增長和調結構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它們的共同目標都是為了使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但是兩者的側重點又有不同。保增長關注的是短期目標,是一種戰術性措施;調結構關注的是長遠目標,是一種戰略性舉措。因此,今后我們必須處理好保增長和調結構的關系,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進行。既要實現保增長的預期目標,又要在保增長中促進結構調整。我們出臺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實際工作部署,決不能為了短期的保增長而忽視經濟結構的調整,推遲結構調整的進程;更不能為了短期的保增長而進一步惡化經濟結構,增加今后結構調整的難度。我們應當使這兩者緊密結合起來,使之相互協調,相互配合。
陳佳貴稱,中國要基本實現工業化還需要10—15年時間,任務還很艱巨;中國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