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預期進入宏觀調控重點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2 20:40:53
摘要:“世界經濟的好轉,還是很不確定地變化。未來的前景,還是要謹慎,發達國家許多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如金融系統的壞賬沒有解決,就業狀況仍不理想,居民家庭負債率高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今年后幾個月,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昨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今年后幾個月經濟工作。據新華社電
全年保八應沒問題
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歷了進入新世紀(40.93,3.36,8.94%)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去年四季度GDP增速降至6.8%,今年一季度降至6.1%。一攬子計劃果斷重拳出擊后,中國經濟迅速走出“低谷”,二季度增長率恢復到7.9%,三季度增長率將進一步回升。
對此,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我國經濟形勢總的判斷是: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好于年初的預期,回升向好的趨勢得到鞏固。
“在政府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的推動下,中國經濟正在穩步復蘇。從目前來看,全年‘保八’應該沒有問題。”北京科技大學金融工程系主任劉澄教授說。
同時,常務會議認為,在向好的經濟形勢下,我國經濟社會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從外部環境看,雖然一些發達國家經濟開始復蘇,但基礎還不穩固,全球經濟復蘇也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從國內經濟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
“世界經濟的好轉,還是很不確定地變化。未來的前景,還是要謹慎,發達國家許多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如金融系統的壞賬沒有解決,就業狀況仍不理想,居民家庭負債率高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通脹風險不容忽視
不久前,澳大利亞央行加息引發了全球新一輪關于經濟刺激計劃何時應退出的討論,而圍繞中國居高不下的外匯儲備,外部對中國資產泡沫和流動性過剩的警示也使得未來中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動向備受關注。
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今年后幾個月,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
“對中國來說,雖然資本市場迅猛發展,但現在還沒到通過加息控制資產泡沫的程度。”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表示,政府之所以將“管理好通脹預期”列入未來調控重點,表明當前中國不斷積累的通脹風險不容忽視。盡管中國目前沒有現實的通脹,但美元走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國內農產品(11.28,0.03,0.27%)收購價格的上調以及資源價格改革啟動在即,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無形中加大了中國目前的通脹壓力。
國內經濟存在六大問題
1.外需萎縮的局面及影響還在持續;
2.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民間投資意愿不強;
3.產能過剩的問題更加凸顯,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和難度加大;
4.推進節能減排任務仍然艱巨;
5.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較大;
6.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信貸結構不合理,流動性管理難度增加。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