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證券施立宏:投行自營賺大錢對市場不是好事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2 13:57:45
摘要:在金融危機之后,整個投資銀行業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型投行紛紛落馬,不是破產被收購,就是變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相反那些傳統的投資銀行卻找到了機會,得到了更多的政府合同。
里昂證券董事長兼CEO施立宏(JonathanSlone)認為中國和美國是一對探戈舞伴,只是他們跳舞的房間卻變得越來越小,所以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如何應對這種關系,施立宏表示,中國可以從日本曾經歷的事情中吸取教訓,因為美國的舞伴當年就是日本。
在接受CBN專訪時,他還談到了關于投資銀行業改變以及經濟增長模式方面的問題。
希望投行更多的變化
在金融危機之后,整個投資銀行業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型投行紛紛落馬,不是破產被收購,就是變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相反那些傳統的投資銀行卻找到了機會,得到了更多的政府合同。
但這種變化可能還不夠。
“實際上對這個行業變化不大,我個人還有點失望,因為我希望看到更多的變化。”施立宏說,“大投行的自營業務賺這么多錢,對市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真的希望客戶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可以發展他們的業務,我們希望更多的改變,這些改變可以讓我們更加去關注我們的客戶。”
“我相信改變是必須要出現的,但是我們看到有一些投行還是希望按照以前的做法去做,當然有一些比較專業的投行現在做得也還不錯。”施立宏指出,“可能要到5年之后才真的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現在說會發生什么事情還是太早。”
GDP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在全球范圍內的政府救市政策出臺之后,各國GDP增長率開始穩定,但這可能并不是問題的關鍵。
“GDP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美國在過去四年中有很好的GDP增長率,但同時也有很多的負債。”施立宏說,“就如我們說的,我們希望蓋一間大房子,所以我們借了很多錢,最后房子是蓋得很大,但是負債也很多。”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需要真正的經濟增長,這種經濟增長,不是依靠負債增長,而是增長本身是可以持續的。這可能意味著經濟發展模式本身需要改變,而這也需要時間。
中國和美國:探戈舞伴
中國政府最近在中國香港的很多動作引起市場關注。政府首先是推出了人民幣結算試點,希望在未來的一些貿易中可以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之后,中國財政部表示將在中國香港發行60億人民幣的國債,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卻被認為具有深遠的意義。因為在很多市場,國債收益率一直被視為是基準利率,這將可能是未來香港出現人民幣投資中心的前奏,而這將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前奏。
“這是人民幣全球化的雛形,對于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會讓人們更加接受持有人民幣,用人民幣進行貿易。這只是第一步。”施立宏表示,“我認為在未來幾年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相關政策出臺,這將改變人民幣在全球的地位,對于每個人都會有好處。”
但即使方向正確,也不意味著越快越好。特別是在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問題上,壓力正在變大,壓力來自于外部,也同樣出現在內部。
“人民幣自由兌換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目標,但對于這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行業意義不同,所以中國需要很小心,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同樣可能犯下錯誤。”施立宏說,中國應該吸取日本的教訓。
“看看在日本發生的事情,日元的匯率(美元兌日元)從240到了140,我們看到了日本經濟出現的狀況。”施立宏指出,而中國可能正遇到當年日本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