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土豆效應”何以爽約了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2 13:28:38
摘要:土豆效應又稱“土豆悖律”,原是指在大蕭條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奢侈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導致對后者需求上升進而拉動中低端產品銷售量和價格同時上升的現象。筆者認為,“土豆效應”消失的原因,在于金融危機影響下國際貿易融資大幅下降所致。
去年底時,市場普遍認為中國今年出口雖會受到沖擊,但仍能維持小量增長;即使在今年初出口開始呈大幅下降局面時,市場仍認為那只是去年基數較高的結果,外貿局面樂觀形勢仍然可期。因為中國出口產品結構依然比較“低級”,必需品份額占比大,即使西方需求受金融危機沖擊下降,由于“土豆”效應,中國出口甚至有可能上升。但是,截至9月末,中國出口表現依然欠佳,哪怕四季度有良好表現,全年總體下降局面已成定局。某些專家所講的中國出口“土豆效應”根本不見蹤影。
土豆效應又稱“土豆悖律”,原是指在大蕭條時期,消費者舍棄高端奢侈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導致對后者需求上升進而拉動中低端產品銷售量和價格同時上升的現象。筆者認為,“土豆效應”消失的原因,在于金融危機影響下國際貿易融資大幅下降所致。
貿易融資是指將融資與貿易緊密結合,為貿易行為的順利開展提供所需資金的一系列融通服務的金融行為。在貿易融資中,貿易貨物被用作對融資機構(銀行和公司)的抵押品,這樣信用不足的企業因此也可提高信貸價值,增加獲得資金的信貸能力。在我國的出口結構中,紡織、服裝、鞋帽、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有很高比重,而這些產品的生產者基本是中小企業。他們融資能力較差,傳統的主體信用融資方式通常行不通,在經營活動中大多依靠貿易融資方式來融資,由于貿易貨物被用作對融資機構(銀行和公司)的抵押品,信用不足的企業因此也可提高信貸價值,增加獲得資金的信貸能力。國際貿易融資的來源主要包括具有官方性質的進出口信貸銀行、商業銀行、保險公司、金融服務公司,以及國際貿易企業本身的商業信用等。在貿易融資的多種形式中,融資租賃、信用證業務、保理業務、貿易信貸是比較常見和普遍采用的,各類企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融資工具。融資租賃由于操作復雜和周期較長,通常應用于價值較大的單一交易融資項目;保理業務由于涉及風險在交易各方之間的轉移和分擔,通常應用于信用良好且現金流較為穩定和分散的項目;貿易信貸和信用證業務則一般對貿易活動沒有特殊要求,因而有著最為廣泛的應用范圍。如果沒有國際貿易融資的金融支持,我國中小企業的出口經營根本無法展開。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