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四越獄逃犯全部落網:80后犯罪心理的反思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1 20:32:46
摘要: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相結合的結果,“80后”違法犯罪的出現不僅有深刻的外部原因,同時也有廣泛的內部的因素,與“80后”這一特殊群體的人格特點、心理現狀、行為機制、生理階段等密不可分。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10月17日下午,有4名犯罪分子在呼市越獄逃跑,4逃犯為高博、喬海強、董佳繼、李洪斌,他們均系80后。不過,越獄案很快告破。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0時23分報道,呼和浩特警方追逃四名越獄逃犯傳捷報。呼市公安局局長顏炳強示,現在四名逃犯全部落網,其中一名被當場擊斃,其余三名全部被抓獲。在抓捕過程中有一名武警同志負傷了,逃犯劫持的人質也受了傷。一名逃犯在追捕過程中也受到重傷。無獨有偶的是,近期開審的重慶萬州一霸的雙胞胎張氏兄弟也是80后。不過,本文要探討的不是四逃犯越獄以及被抓獲的細節,而是對近年來犯罪年輕化以及80后中犯罪心理的反思。
80后犯罪分子的心理原因分析
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相結合的結果,“80后”違法犯罪的出現不僅有深刻的外部原因,同時也有廣泛的內部的因素,與“80后”這一特殊群體的人格特點、心理現狀、行為機制、生理階段等密不可分。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四名越獄犯的逃跑路線圖
犯罪心理是影響和支配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各種心理因素的總稱,包括認識、情感、意志、性格、興趣、需要、動機、理想、信念、價值觀和心理狀態等。犯罪生理與犯罪心理是一個類似的概念,一般認為是影響和支配犯罪的生理因素,如年齡、身體機能等。
處于青少年階段的生物個體,具有以下心理和生理特征:在心理上,行為表現為模仿性、沖動性、反復性、心理主觀、認識、意志等方面表現為主觀存在矛盾、認識偏激、不穩定,意志上有僥幸、隨意等特征;在生理上,由于年齡的增加,在性器官、身體機能、人體能量等方面發生了巨變,易形成性幻想、好奇、活動量增大等?傊,處于這一階段的人群和個體就有獨特的心理和生理優勢和缺陷,在加上外界的影響,極易導致違法犯罪。
“80后”這一群體以及其中的個體正處于受外界影響而誘發違法犯罪行為的階段。雖然任何犯罪人和犯罪人格都有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或行為特征和機制,但是“80后”具有其獨特之處,這是時代背景的結果,也是他們主觀受體互動的產物。但是,“80后”獨特的行為、心理和生理特征作為犯罪的誘發因素具有相對性,需要結合其他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
80后犯罪分子的社會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是一個社會中的正,F象,是一個社會在成熟、發展和改革中必然出現的社會現象。“80后”犯罪的出現,折射出我國的年輕一代在價值觀、人生態度和行為選擇上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反省我國轉型期所始料不及的社會流弊,如社會價值觀上的混亂與失范;利益驅動與金錢至上,家庭解體和不當家教;教育中的應試教育、淘汰式教育對差生的邊緣化;文化市場管理方面的混亂,比如網絡游戲充斥著大量的暴力和色情信息,而青少年又是其主要的玩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成人社會對孩子所施加的壓力等等。
這一切實際上是對社會體制的改革和負面文化的改造的結果,而其實質就是中國社會轉型和現代化的。社會的變遷給社會帶來許多始料不及的東西,而且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被動接受,而后主動適應和改造。中國所處的現代化和轉型時期就是一個巨大的社會變遷時期,對于“80后”違法犯罪的發生和發展起到了基礎性和本原性作用,是本文原因分析中的紅線。
因此,“80后”違法犯罪的出現與他們的人格特點(心理因素)和發展趨勢(社會因素)息息相關。這主要體現在他們獨特的行為機制、規律和心理特征,如好沖動,愛表現,易模仿,好面子,消費無度等,而因為金錢的欲望而犯罪的案例是最好的例證。
在家庭逐漸走向“單親制”,父母與子女的倫理和道德溝通與交流機制脫節下,在價值多元和泛濫、網絡威脅時刻存在等系列轉型社會特征下,“80后”違法犯罪就不足為怪了?傊“80后”人格和犯罪人格的生成機制的特殊性和必然性,與該社會現象的萌芽和發展有不可割舍的牽連。
呼市的越獄案告破了,但對80后犯罪分子的心理分析遠沒有結束。只有從小培養健全的人格,減少犯罪心理的萌發,并盡量避免社會陰暗因素的浸染,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80后群體犯罪。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