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考生的苦惱:被三本院校錄取 可我不想去讀
2009-10-16 10:32:52北京晨報
距離大學新生入學的時間已經過去1個月了,然而隨著國慶節的結束仍然有很多學生徘徊在復讀與錄取的邊緣。部分民辦高校、高考復讀學校、三本院校以及中職校的招生仍然沒有結束。由于去向選擇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在不同選擇之間“搖擺”的周期明顯延長,由此給高校正常招生帶來了新的沖擊。
高中畢業生搖擺期明顯延長
根據北京高招工作計劃,全市高招工作在9月16日結束。時隔近一個月,記者在一所民辦高校內看到,學校面向新生報名咨詢的辦公室依然在運轉。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民辦高校和職業學校的生源出現搖擺,部分國內一流公辦本科院校也出現了生源搖擺。位于北京西三環的一所一本院校,今年有9名新生沒有報到。學校有關老師表示,近年來這種情況在一本高校中并不少見。
業內人士分析,近年來各類辦學機構快速發展,生源卻相對不足。現在學生高中畢業后求學的選擇很多,包括公辦高校、民辦高校以及各類職業學校。近兩年,國外高校也加大了在國內招生的力度。去向選擇增多,加劇了考生和家長的觀望心理,而國內外招生錄取時間的差異也在客觀上拉長了考生作出選擇的時間。同時,各類辦學機構同質化嚴重,也加大了考生選擇的難度。他表示,應對考生搖擺對正常高招秩序的沖擊,高校需要進一步突出辦學特色,而對考生則需要加強人生規劃的培訓,引導學生合理選擇求學深造的方向。
三本院校一成招生指標被搖擺考生浪費
記者從本市多所三本院校了解到,今年放棄錄取的考生,占學校當年招生計劃的近一成,甚至有的三本學校被錄取新生未報到的人數超過百人,超過當年學校招生計劃的兩成。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招辦主任錢峰說,考生放棄錄取,高校每年都會遇到。不僅是高職院校和三本院校,甚至有的一本、二本院校也屢見不鮮,直接造成了高校當年錄取指標的浪費。錢峰說,從學校了解的情況看,這部分考生表示放棄錄取的主要原因是對學校、專業、收費以及生活環境方面有不滿。但這部分考生和家長在做出決定前,多數采取手握學校錄取通知做備案的辦法,最終導致學校失去計劃調劑的時間,浪費了當年的錄取計劃指標。
首都師范大學招辦主任聶晶晶說,部分學生是由于經濟原因放棄錄取,其中一般而言,北京地區和江浙等經濟發達地區棄錄情況較少,而云南、貴州地區生源棄錄的情況較多。還有部分學生是因為選擇重新復讀高考或出國留學而放棄高校錄取。近年來,每年棄錄考生約占當年學校招生計劃的10%,今年有的學校棄錄學生甚至達到20%。
復讀學校生源開課后倆月仍在流動
考生去向搖擺的情況在復讀學校也同樣出現。北京新干線學校馮建校長表示,每年在高校開學后,復讀學校生源也會出現10%的雙向流動。原本決定復讀的部分學生放棄復讀選擇上大學,而原本決定上大學的部分學生放棄高校錄取,選擇重新復讀。馮建說,放棄高校錄取的學生大概分三類,一類是對部分高校生活不適應;一類是對專業不了解,理想和現實落差大;還有一類是高分低就的考生,覺得不甘心。而放棄復讀的學生大概也分三類,一類是學生高考分數較低,對復讀效果不樂觀;一類是開始復讀后吃不了苦,而重新選擇上高校;還有一類學生由于明年高考形勢不明朗,而選擇放棄復讀就讀高校。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招辦主任錢峰說,理解部分學生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出路,但希望這部分學生和家長對自己的承諾負責,對其他考生負責。他說,所有考生學校在錄取后都與家長和考生本人電話確認,但部分家長違背承諾,且不及時與學校溝通,最終導致學校招生計劃的浪費,而其他考生則失去了相應被錄取的機會。
推薦閱讀:
“清北班”:為名譽誘導復讀 算不清的時間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