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時事政治 馮海寧:五礦下屬企業排放的不是尾礦而是霸道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16 09:53:40
河北省武安市一中央企業下屬的兩家國有鐵礦近年來非法排放尾礦漿,造成下游一民營礦山企業透水關停;其中一家將尾礦排入附近的河道,河灘農田被占,環境嚴重污染,附近村民上訪不斷。武安市有關部門坦言,對于此事,當地政府部門不是不知道,但卻管不了。(《經濟參考報》10月15日)
這兩家企業隸屬中國五礦集團,它不僅進入了世界企業500強行列,而且今年10月還加入了當前國際社會責任領域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國際組織與溝通平臺—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然而,卻由于非法排放在河北武安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
在我看來,其非法排放的不是尾礦,而是霸道——依仗著自己是央企就敢于禍企殃民;依仗著自己是央企就不受地方政府約束。讓人遺憾的是,民企起訴至法院,百姓上訪至國家環保部,可是尾礦漿至今仍在排放著。
而此種違法行為,在央企下屬企業中并不鮮見。今年6月,審計署通過對41戶中央企業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審計發現,其中10戶企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標,最高排放濃度超過國家標準1.41倍,9戶企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超標,個別企業的化學需氧量最高排放濃度超過地方標準5倍。
某些央企之所以如此霸道,所仗不過兩點:一是官氣,二是財氣。眾所周知,目前我們的央企都有非常高的行政級別,比不少地方的行政級別還高。央企有過高的行政級別,就等于有相當大的權力背景,誰敢與央企叫板,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武安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說出“管不了”的大實話。
武安市的官員說,“他們是中央企業,自恃財大氣粗,根本不把地方執法人員放在眼里。”這句話道出了央企的財氣。大家知道,央企是全民出資企業,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壟斷優勢、優惠政策獲得財富的,所以,個別企業表現出的財大氣粗更讓人氣憤。財大氣粗意味著有錢擺平一切,比如說某些監管部門、司法機構。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國稅總局從今年4月開始對首批24家自查偷漏稅的大型企業集團進行抽查,有12家被查出問題,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企業的行政級別較高,“各地稅務稽查機關進不了企業集團的大門,只有國稅總局統一組織才得以進行。”
顯而易見,地方稅務、環保等部門在央企面前難以進行正常監管,個別企業也就自然“任我行”了。按理說,國家環保部、國資委、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理應全面跟蹤監督央企的排放情況,嚴肅查處非法排放項目。然而,從中國五礦集團下屬企業在河北武安非法排放尾礦來看,監管明顯缺位。另據相關報道,地方政府部門面對央企往往只有監管權,沒有處罰權,估計這也是其有恃無恐的原因之一。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