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高考政治真題知識點分類詳解(二)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09-10-13 13:42:46
133.我國國家機構的設置
(06文綜全國卷I)表2是我國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簡要過程。讀表2,回答34~35題。
2005年9月26日
|
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
2005年9月27日
|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北京聯合舉行“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幫標準立法聽證會”。
|
2005年10月27日
|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將工資、薪金所得的減除費幫標準由原來的800元調整到1600元。
|
2005年12月19日
|
根據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國務院制定«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實施條例)的決定»。
|
35、從我國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過程可以看出( B )
①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了立法權 ②國務院行使了最高國家行政權
③國務院是國家權力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06政治上海卷)17.2006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美國總統布什邀請,對美國進行為期4天的國事訪問。中國國家主席是B C
A.中國的政府首腦 B.重要的國家機關
C.中國對內對外的最高代表 D.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06文綜北京卷)38.(33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構建和諧社會,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回答:
材料一:改革開放前,平均主義分配體制嚴重制約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針對這一狀況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針對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又適時提出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從而為促進公平制造條件;公平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從而為提高效率奠定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該大力發展生產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縮小差距,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
(3)有人說:“解決公平問題是政府的責任”。請結合政治常識,闡述這一說法的理論依據。(10分)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利益的捍衛者,要對人民負責。解決公平問題,實現共同富裕,是政府應盡之責。
②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肩負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
③政府可以利用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合理調節社會分配,協調各方關系,維護社會公平
(08上海卷)1.2003年至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審結各類案件20451件。這體現了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依法行使(C)
A.檢察權 B.立法權 C.審判權 D.行政權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