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政治經濟學最新常用術語匯編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09-10-12 17:03:35
2010年高考經濟學最新常用術語總結
1.提高產品質量,樹立名牌戰略。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高考資源網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保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2.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價值規律可以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部門的分配,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3、價值規律刺激了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驗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低于社會必要勞動 時間,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4、價值規律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引入競爭,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不斷完善兼并和破產制度,對于我國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5、調整所有制結構: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國家引導、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是實現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
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在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經濟活力、支持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和擴大就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6、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是看它從屬的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性質,看它的控股權掌握誰手里。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國有大中型企業繼續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7、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將管資產、管人和管事結合起來,理順企業的外部環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8、進一步改革分配制度,調整和規范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分配關系。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9、淡化對國有企業的過多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完全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10.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⑴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
⑵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⑶政府加強對收入分配的調節,調節差距過大的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擴大中等收入、提高低收入水平。
⑷完善保護私人財產的法律制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⑸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投資。
⑸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點擊下載全部:2010年高考經濟學最新常用術語總結
相關鏈接: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