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新課標地理必修三復習提綱 三、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10 23:16:30
三、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兩類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開發條件
① 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 儲量豐富、分布范圍廣、煤種齊全、煤質優良]
② 市場廣闊 ③ 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能源基地建設
① 擴大煤炭開采量 ② 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③ 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 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三條產業鏈
煤—電—鋁 煤—焦—化 煤—鐵—鋼
能源綜合利用的結果
山西省產業結構由以煤炭開采業為主的單一結構轉變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為主的多元結構,原料工業逐步超過采掘工業而占到主體地位,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術;② 調整產業結構;③ “三廢”的治理
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尼羅河文明 兩河文明 黃河——長江文明 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納西河
位于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
發源于阿巴拉契亞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護
山地:河流的發源地,保護好植被生態
河谷平原: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
河流:流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
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陸路交通不便,河流航運作用十分突出。
氣候:亞熱帶地區,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氣候影響,水量很不穩定。
礦產資源:非常豐富。
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后果
① 18世紀下半葉 :農業發達,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影響不大。
② 19世紀后期 :人口急增,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
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
③ 20世紀30年代初:田納西河流域成為美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流域的綜合開發
TVA將河流的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
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游、土地利用
田納西河兩岸形成“工業走廊”的原因
大規模的火電和核電使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
流域內煉鋁、化學等高耗能工業的發展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