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光合作用知識點總結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10 11:23:40
高一光合作用知識點總結
光合作用知識點總結
一.知識網絡:
1.
反應式:CO2+H2O(CH2O)+O2
光反應:光解水,產生[H]、ATP和O2
暗反應:[H]和ATP還原CO2,生成有機
2.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1)光:光照強弱直接影響光反應;
(2)溫度:溫度高低會影響酶的活性;
(3)CO2濃度: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直接影響暗反應;
(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特別地,水分還影響氣孔的開閉,間接影響CO2進入植物體;
(5)礦質元素:礦質元素是光合作用產物進一步合成許多有機物所必需的物質如葉綠素、酶等。
光照、CO2濃度、溫度與光合速率基本關系見下圖:
3.提高作物產量的途徑
途徑措施或方法
延長光時補充光照
增大光合作用面積間作、合理密植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控制適宜光強、提高CO2濃度(如通風)、合理施肥(供應適量必需礦質元素)
提高凈光合作用速率維持適當晝夜溫差(白天適當升溫,晚上適當降溫)
4.意義:
二、典例分析
1.下圖為光照和CO2濃度改變后,與光合作用有關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在細胞內的變化曲線。
(1)曲線a表示,在無光照時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曲線b表示,在CO2濃度降低時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2)由(1)得出光照強度和CO2濃度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是:前者主要影響;后者主要影響。
2.光合作用受光照強度、CO2濃度、溫度等影響,圖中4條曲線(a、b、c、d)為不同光照強度和不同CO2濃度下,馬鈴薯凈光合速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遠小于0.03%);b適當遮蔭(相當于全光照的1/25)CO2濃度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蔭),CO2濃度為0.03%;d全光照,CO2濃度為1.22%。請據圖回答:
(1)隨著光照強度和CO2濃度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凈光合速率為指標)最適溫度的變化趨勢是。
(2)當曲線b凈光合速率降為零時,真光合速率是否為零?為什么?
(3)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凈光合速率?()
A.通風B.增施有機肥C.延長生育期D.施碳酸氫銨
3.圖甲、乙、丙分別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溫度與光合速率之間的關系及葉綠體色素對不同波長光線的相對吸收量:
(1)若甲圖所示曲線為陰性植物,則陽性植物曲線與此相比較C點___(填"上/下/左/右/不變")移,A點____(填"上/下/左/右/不變")移
(2)由乙圖知,40℃時,植物體___(能/不能)顯示生長現象;而5℃時狀態可用甲圖中____(填"A/B/C")點表示
(3)用玻璃大棚種植蔬菜時,應選擇光強為_____(填"A/B/C")、溫度為____℃(填一個具體數值),及____顏色______(填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
三、基礎訓練
1.生長旺盛的葉片,剪成5毫米見方的小塊,抽去葉內氣體,做下列處理(見圖及圖注),這四個處理中,沉入底部的葉片小塊最先浮起的是()
2.下圖曲線表示農田中Ⅰ晝夜溫度變化;Ⅱ光照強度;Ⅲ植物吸收CO2的變化,請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在Ⅲ曲線與時間軸交點c和e時,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相等。
B.a點的形成是由夜間的低溫造成的
C.在從時間軸上的c點開始合成有機物,到e點有機物的合成終止。
D.增大曲線Ⅲ與時間軸所圍成的正面積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強度,CO2濃度和充足的水分供應
3.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生的物質有()
A.C6H12O6、NADPH、ATPB.NADPH、CO2、ATP
C.NADPH、O2、ATPD.C6H12O6、CO2、H2O
4.有甲、乙、丙、丁4盆長勢均勻的植物置于陽光下,甲品紅光照射;乙綠色光照射;丙添加品紅色濾光片A;丁添加綠色濾光片B(如圖),經過一段時間,各盆中長勢最旺的和長勢最差的依次是下列哪一組()
A.甲、乙B.乙、丙C.甲、丁D.丙、丁
5.在農作物生產中,套作和輪作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重要措施,兩者()
A.都是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B.都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C.都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礦質資源D.都可以提高農田中的能量傳遞率
6.對某植株作如下處理:①持續光照10min;②光照5s后再黑暗處理5s,如此連續交替進行20min。若其他條件不變,則在兩種情況下,植株所能制造的有機物總量及積累的有機物總量()
A.均①多于②B.①少于②;①多于②C.①和②均相等D.無法確定
7.面積指數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植物的總葉面積,葉面積指數越大,葉片交錯重疊程度越大。圖表示葉面積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個重要生理過程的關系,則當葉面積指數大約為多少時對農作物增產最有利()
A.2B.5C.7D.9
8.小麥籽粒成熟過程中積累的糖類,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張葉片(旗葉)的光合作用供給的。有人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圖甲),將旗葉包在一透明的袋中,袋中始終保持25℃及充足的CO2,在旗葉基部安裝一個可調節溫度的套環。實驗開始時,套環溫度調到20℃,測定30min內透明袋中的CO2吸收量、葉片水分散失量。然后將基部套環溫度調節到5℃時,發現葡萄糖從旗葉向穗運輸的過程被抑制,繼續測定30min內透明袋中的C02吸收量、葉片水分散失量,測得的結果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葉片基部溫度變化對袋內葉片蒸騰作用有明顯影響
B.葉片基部處于低溫(5℃)狀態時,后30min,CO2的吸收速率下降與葉片氣孔開閉狀態無關
C.葉片基部處于低溫(5℃)狀態時,呼吸作用強度減弱
D.葉片基部處于低溫(5℃)狀態時,光合作用強度減弱
9.將兩個枝條分別置于營養液中。其中一枝僅保留一張葉片(甲),另一枝保留兩張葉片(乙、丙),葉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在甲葉和乙葉的盒中注入14CO2,裝置如圖。光照一段時間后,可以檢測到放射性的葉片()
A.僅在甲中
B.尖在甲和乙中
C.僅在甲和丙中
D.在甲、乙和丙中
10.將植物栽培在適宜的光照、溫度和充足的CO2條件下。如果將環境中CO2含量突然降至極低水平,此時葉肉細胞內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變化情況依次是()
A.上升;下降;上升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D.上升;下降;下降
光合作用參考答案
二、典例分析
1.(1)五碳化合物;CO2在還原過程中因缺NADPH和ATP不能產生C5化合物,而CO仍然固定形成C3化合物。碳化合物;CO2的減少導致C3化合物產生減少,而C3化合物仍然被還原為C5化合物
(2)光反應階段;暗反應階段
2.(1)逐漸提高
(2)不為零,因為在b實驗條件下,呼吸速率不為零
(3)ABD
3.(1)右;下(2)不能;B(3)C;25;無;透明
三、基礎訓練
1.C2.C3.C4.C5.C6.B7.B8.A9.D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