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名校”無望就茶飯不思 專家:過于焦慮不如正視現實
2009-10-09 18:12:18網絡資源
摘要:這幾天,記者發現,緊張的考試已經過去,但是由于部分考生過分注重考試分數、計較分數得失,心理壓力還纏繞著他們,早報QQ群里不斷接到求助電話。
考不上“名校”他不思茶飯
“我兒子說自己考砸了,心情不好,已經一天沒吃飯了。這可怎么辦啊?”昨天,早報QQ群里接到寧波呂女士的求助電話。
6月8日最后一門考試結束,呂女士的兒子還興高采烈地跟同學出去聚餐,可是回來以后就不愛說話了。“昨天怎么勸說,兒子就是一點也吃不下。”
呂女士的兒子1米8的個子,平時成績不錯,考前跟呂女士說,這次高考要拿650分,讀名校沒問題。可沒想到這次栽在了數學科目上。“這次數學很難,后面的三道大題他都沒有做出來。現在整天在家算自己少了多少分,整個人都變了。”呂女士說,以現在估算的分數,兒子只能讀一般重點大學的一般專業,要么選差一點學校的好專業。現在兒子不思茶飯一直在想這個事。
家長比考生還渴望放松
與呂女士兒子剛好相反,昨天,杭州有一家三口來到省中醫院心理科“報喜”。
“過幾天,我們一家人準備出去旅游一下,狂歡幾天。前陣子大家可累壞了。”高先生說,女兒這次順利完成考(Q吧)試任務,考試發揮還算正常。早在高考開考前,高先生一家曾專程到醫院做考生心理健康咨詢,這次來訪主要是感謝醫生。“孩子考試雖然只有兩天,可對我們家長來說,卻忙活了三年啊!”
專家:過于焦慮不如正視現實
考試結束后,有的考生和家長把考試拋在腦后,盡情放松甚至放縱自己。但是一部分考生喜歡估算自己的得分。看自己做錯了多少題目,不斷減分,感覺失分越來越多,心里越發不安起來。針對考生出現的心理現象,醫生建議,擔子一旦壓下來考生應學會承受。
“考試沒發揮好影響心情是正常現象,但是出現明顯焦慮、失眠、沒胃口,可以適當發泄一下,比如出門散散心。”杭州第七人民醫院心理科主治醫生毛洪京認為,高三學生應該已經明白事理,無法挽回的失誤應該去學會面對。目前出現的焦慮等問題,過一段時間會慢慢消減。
“以前只有30公斤的擔子,現在增加到50公斤,我們不能幫他減負,但可以幫助他讓他學會去承受。”省中醫院精神衛生科專家建議,考生出現心理負擔,家長可以主動與之溝通,發條手機短信告訴他,完成高考不容易,順利考完就是成功。另外,考生也可以自我化解壓力。“而放縱的考生也要注意:過度,對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