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高一政治復習:《經濟生活》第3單元第8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9-29 10:13:04
人教版必修1高一政治復習:《經濟生活》第3單元第8課國家收入的分配
一、財政收入和支出
1、財政收入
(1)財政
定義: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
財政收入是國家通過稅、利、費的渠道收入的。如2003年國家財政收入21700億元,其中稅收20450億元。
支出:公務員工資、基礎交通設施、國防費用、基礎教育費用等都是由財政支出。
本質:一種分配關系.
(2) 國家預算和決算
由政府提出并經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的國家年度基本收支計劃,是國家預算。
上一年度國家預算執行結果的會計報告,是國家決算。
預算和決算的區別和聯系:
A區別:
含義不同:預算是法定程序批準的年度收支計劃,是國家的基本財政計劃。決算是年度收支的實際情況。
地位和作用不同。預算包括財政收入和支出。是一定時期財政分配的起始階段,是國家財政的主要環節,預算可以對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以實現國家的職能。
決算是一定時期的財政分配過程的終結階段,它可以檢驗預算的科學性,檢查預算完成的情況,總結經濟工作一年的得失成敗。
B聯系:
兩者共同構成了國家財政分配的全過程,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都可以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預算是決算的前提,是對預算的經驗和評價。二者相輔相成。
(3)財政收入
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來的貨幣資金即財政收入
財政收入的形式:稅收收入-在財政收入中占主導地位,是征收面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
利潤收入-國家的利潤收入包括國有企業稅后的利潤中按照規定上繳國家的部分,國家從參股企業中取得的股金分紅收入。
債務收入-是國家通過借貸方式,從國內外取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財政收入中的其他收入包括收費、罰沒和公用事業收入中上繳國家的部分。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財政收入的狀況:
年份 | 1978年 | 1982年 | 1992年 | 1997年 | 2004年 |
財政收入 | 1132.3億 | 1212.3億 | 3483.4億 | 8651.1億 | 26355.9億 |
(4)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只有加快經濟發展,大力增加社會財富的總量,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
在社會總財富一定的前提下,國家應該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穩步增長,又能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要防止兩個偏向;
一是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影響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
二是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少,會一些國家職能的有效發揮。更會影響財政對經濟發展支持和調控的力度,最終不利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
2、財政支出
(1)財政支出的含義: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
(2)財政支出的種類:按照具體用途分,可分為經濟建設的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債務支出。
經濟建設支出:在經濟建設中,基本建設和支持農業的支出占絕大部分。反映了財政參與經濟建設的重點,經濟建設支出在財政支出中占首位。
[學生活動]:見教材圖74頁。討論:表中財政支出的數額有什么明顯差異?說明什么?
說明:在經濟建設中,基本建設和支持農業的支出占絕大部分
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支出,包括人員經費,設備購置,維護及公務費用支出。
[學生活動]見教材75頁:圖一,圖表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說明: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的支出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逐年提高。
行政管理國防支出,用于政府機關、司法部門、駐外機構及軍隊建設、國防建設、國防科研事業等方面的支出。
社會保障支出:國家為公民提供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和社會優撫等費用。
案例:2004年,我國補貼下崗職工的資金144億。用于職工養老保險的524億。
債務支出:國家用于償還各種債務本息的支出。如:因為發行公債,而到期還本付息。發行債務也是為了國民建設。當然還包括外債的償還。
(3)財政收支平衡和財政赤字
如何準確理解財政收支狀況:
一是理解財政收支的度量問題。是指經常收入和經常支出。不包括債務收入和還本。
二是財政收入和支出是在動態過程中實現的。完全相等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財政收支平衡:當年的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在國家預算和決算中,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狀態。
財政赤字: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財政赤字必需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二、財政的巨大作用
1、集中力量辦大事
(1)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配置。
能源、交通、郵電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工程,是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對經濟結構有重大促進作用。這些工程需要資金大,建設周期長,投資風險大,難獲得高利潤。需要國家財政支持。
(2)調控經濟平穩運行
經濟平穩運行是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國家通過財政收支水平來調控促進經濟增長。
當經濟增長遲緩時,部分資源沒有被利用時,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來拉動經濟增長。反之,經濟過熱,物價上漲時,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通貨膨脹。
(3)促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經濟結構合理與優化。國家通過對財政收支方向、結構的調整和控制,促進經濟結構合理化。國家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支持高科研開發,發展科學教育事業。
科學技術進步與人才培養
2、人民生活有保障
(1)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障
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國家通過財政撥給行政管理費用和國防的支出費用,保障國家職能的行使。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2)財政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
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要靠國家財政支持,可以為人民創造安寧和諧的生活環境。
(3)財政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物質保證。
財政通過收入的再分配,縮小收入差距,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在共同富裕的原則下,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