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阻止解放臺灣之謎
2009-09-28 11:22:45新華網
【摘要】但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沒有朝鮮戰爭,我們是否就能解放臺灣?我不去探討什么兵力士氣之類的,只探討一下,沒有沒有朝鮮戰爭,美國還會不會協防臺灣!所以解放軍恍然大悟:臺灣的解放至少近一段時間是無望了!感情蔣介石之所以要戰略大撤退,原來是和美國早就商量好的啊!司徒雷登原本想去北京的,結果被毒鹵悶一句不準接觸電了回來,原來還有這個貓膩在里面呢!……
根據我們現有的史料,朝鮮戰爭爆發之前,美國并不打算保衛臺灣。而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后,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進入臺灣海峽,造成了缺少軍艦(應該說是沒有軍艦)的解放軍無法攻下臺灣。從這一點上說,朝鮮戰爭的確阻止了我們解放臺灣。
但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沒有朝鮮戰爭,我們是否就能解放臺灣?我不去探討什么兵力士氣之類的,只探討一下,沒有沒有朝鮮戰爭,美國還會不會協防臺灣!
當時的大多數人都認為美國不會協防臺灣的。所以解放軍很認真地準備了一年。但實際情況是:不管朝鮮戰爭爆不爆發,美國一定會協防臺灣!
有很多對歷史不甚了解的人以為是中國志愿軍進軍朝鮮了才使得第七艦隊介入海峽。但實際情況不是。當朝鮮戰爭一爆發,美國的第一反應就是第七艦隊立即進入臺灣海峽,阻止解放軍可能的進攻!時間是1950年6月27日。而志愿軍入朝作戰是1950年10月17日。在這四個月里,美國根本沒有考慮過中國人會參戰。
這就怪了。協防臺灣看來不是美國對中國志愿軍參戰的報復。那么,以朝鮮爆發戰爭為由而阻止另一個國家的內戰,怎么看都是沒有什么道理的!美國當時的解釋是:阻止共產主義的蔓延!這個很原教旨的解釋太牽強了!
美國到底是怎么想的?
其實很簡單,美國從來就沒打算讓蔣介石自生自滅,它一定要守衛住這個不沉的航空母艦!
當淮海戰役的結局已經定下來的時候,蔣介石已經考慮了自己的去處——臺灣。陳誠負有秘密任務,這是當時的人都知道的。湯某人狂拉黃金,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長江一渡,國軍其實還有一打的實力,就如納粹最后關頭還可以在柏林一戰一樣。但國軍發瘋似的大潰退,這怎么看都是不應該的。這也只能說明,蔣介石想要的是戰略大收縮,收縮到陳誠經營的臺灣!東邊的直接往臺灣撤,西邊的邊布置土匪邊撤到緬甸,然后經海路撤回臺灣。戰略收縮之后,別的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放棄了,但臺灣一定要防住!
所以當一路追擊的解放軍遇到真正抵抗的國軍時,一個沒準備好就使得金門戰役失利。
金門戰役的失利提醒了解放軍:面對臺灣,解放軍必須認真準備。因為對面是來真的了。所以自11月失利以來,到第七艦隊6月協防共半年時間,解放軍沒有發動第二次金門之戰。
此時的蔣介石有可守之相,只需要借助第七艦隊便可穩住臺灣。以他與華盛頓之間的關系,美國沒有拒絕他的理由。
但是美國說了,不會阻止解放軍!
這很可能是美國的煙霧彈。它很可能是想等著解放軍過海峽了,登陸了,然后再切斷解放軍的后路,來個全殲!這樣的話,很可能新生的人民政權會面臨常某真正的反攻大陸浪潮!說不定中國還有機會回歸“自由世界”!兵不厭詐,如此用心恐怕是真的有吧!
當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的這一計劃受到了挑戰。它怕因為自己的分心而造成解放軍有機可乘,所以直接派駐第七艦隊,明白地告訴解放軍:這臺灣他是保定了!不要趁我忙而打主意!
所以解放軍恍然大悟:臺灣的解放至少近一段時間是無望了!感情蔣介石之所以要戰略大撤退,原來是和美國早就商量好的啊!司徒雷登原本想去北京的,結果被毒鹵悶一句不準接觸電了回來,原來還有這個貓膩在里面呢!
仿佛是個注腳,1958年解放軍以金門炮戰試探,美國的第七艦隊果然介入了。因此,海軍實力相差懸殊的解放軍停止了統一大業。
由此看來,當陳誠受命去臺灣的時候,美國已經打定了心眼阻止中國的統一。只不過朝鮮戰爭把這一政策公開了。
沒錯!是朝鮮戰爭阻止了我們解放臺灣。但是,即使沒有朝鮮戰爭,我們依然無法解放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