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體現
2009-09-23 12:52:07網絡資源
關于孩子的青春期心理健康,一直是長輩所關注的話題,讓孩子在青春期心理變化上能夠多做一些青春期心理健康方面的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青春期心理健康都有哪些體現呢?對此,云南仁愛醫院的專家為我們介紹了有關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體現。
青春期是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許多變化,如情緒容易波動,愛慕異性,興趣易轉移等。青春期心理健康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與別人相似人與人之間都彼此相似。當聽到月亮時,聯想到太陽或星星,都是青春期心理健康的表現。但聯想到死亡,就讓人難以理解。這種情況出現多了,就應注意他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如果一個人的想法、言語舉止、嗜好、服飾等,與別人相差太大,則他的心理可能不夠健康。
2、與年齡相符人的行為是隨著身心的發育而變化的。各種年齡的人,在想法、興趣、行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應是精力充沛,活躍好動。而少年老成的學生,從青春期心理健康衛生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是不大健康的。
3、善于與人相處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圍擴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長補短,培養互助合作精神,豐富群體生活經驗,鍛煉適應他人的能力都是青春期心理健康的表現。
4、樂觀進取情緒愉快表示青春期心理健康。樂觀的人,對任何事物都積極進取,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畏懼,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適應,而不會長期沉陷于憂愁苦悶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緒經常憂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緒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5、適度的反應每個人對事物的反應速度與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別不會太大。如反應偏于極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學生因考試失敗而一時不悅,是正常的青春期心理健康的表現;但若他為此而幾天不吃飯,甚至有輕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當然,對考試失敗無動于衷的學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6、面對現實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對現實。遇到困難,他們總是勇于承認現實,找出問題所在,設法解決。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適應環境,往往采取逃避現實的方法。這些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能達到自我欺騙的效果,久而久之,還會發展成病態。
7、思維合乎邏輯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專心致志,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頭無尾。他們的思維合乎邏輯,說話條理分明,而不是東拉西扯,隨說隨忘。
以上都是青春期心理健康的表現,大連北大婦科醫院的專家指出,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了一些不健康的青春期生理時,一定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以免導致不良后果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