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福建高考 > 福建院校動態 > 集美大學

          集美大學

          2009-09-17 20:01:44網絡

            一、學校簡介

            “閩海之濱有我集美鄉,山明兮水秀,勝地冠南疆……”集美位于廈門經濟特區,是被毛澤東同志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我國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故鄉,也是著名的僑鄉和旅游風景區。陳嘉庚先生早年傾資興學,創辦了著名的集美學村,這里環境幽雅,氣候宜人,風景如畫,中西合璧、獨具特色的嘉庚風格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集美大學地處集美學村,前身是陳嘉庚先生于1918年創辦的集美師范學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集美學村形成了以航海教育、水產教育、體育教育、財經教育和師范教育為特色的五所高等院校。1994年10月,在原集美航海學院、廈門水產學院、福建體育學院、集美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和集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五所院校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集美大學。1995年,廈門市政府和陳嘉庚國際學會聯合創辦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1999年1月,集美大學實現實質性合并,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福建省重點建設的八所高校之一。

            集美大學是一所以教學為主、以本科教育為主、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主,努力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省屬公辦多科性大學。學校面向全國招生,設有航海學院、輪機工程學院、水產學院、生物工程學院、體育學院、財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藝術教育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社科系(部)、中文系、工程技術學院、航海職業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和誠毅學院等19個學院、2個直屬系。學校現有19個碩士點,52個本科專業、13個專科專業,專業覆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和管理學等八個學科門類,學校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海外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層次比較齊全的辦學體系,并成功開展了中外合作辦學。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達25000多人,教職工24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200多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500多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9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入選“福建省千萬人才工程”1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0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546人。學校師資力量較強,近年來,學校先后承擔了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研究項目近二十項。100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以及廈門市科技進步獎、廈門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

            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招生生源質量逐年提高,歷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0%以上,建校以來,共向社會培養和輸送了6萬多名畢業生,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校友遍布東南亞。

            學校占地2300多畝,校舍建筑面積5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8.27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82億元。學校已開通千兆高速校園網,圖書館藏書近180萬冊,電子圖書36萬種,中外文現刊3000多種,中外文大型數據庫23個,建立了數字信息檢索中心,擁有閱覽座位3600多個。學校編輯出版了《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版)》和《體育科學研究》等四份學術刊物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目前,學校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為輔的多層次辦學體系。學校積極探索多種辦學形式,通過創新辦學體制,創辦了民辦機制的獨立學院---誠毅學院,現有學生5300多名。學校還積極開拓海外教育市場,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已先后與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近幾年,來集美大學考察、訪問和求學的境外人士已達上千人次;集美大學教職員工赴國(境)外考察、訪問、學習、合作研究、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等近300人次。集美大學與海外華僑、海外學者、海外校友,特別是東南亞各國和港澳臺地區的校友有著密切的聯系。近年來,學校在鞏固和發展原有的正式校際合作交流基礎上,繼續擴大國際合作辦學,積極開拓海外教育市場,大力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所需人才。2003年,集美大學與美國庫克大學合作辦學項目正式面向全國招生,該項目目前開設工商管理專業和國際會計專業,是福建省第一個經國務院學位辦核準創辦的中外合作辦學學位項目。今年,集美大學和加拿大漢伯學院合作開辦的物流管理專業也正式面向全國招生。集美大學也是福建省較早具有招收留學生和港澳臺、華僑學生資格的院校之一,并于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可單獨招收臺灣學生。在對臺交流方面,學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難以替代的人文優勢,現已成為祖國大陸近年來對臺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最活躍的高校之一,也是臺商臺胞參觀訪問最集中的高校之一。目前,在校留學生、港澳臺僑學生有918名,每年還有幾百名海外短期培訓生。

            學校十分重視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和改革,幾年來制(修)訂教學管理文件30多個,建立了綜合教務管理系統,加強課程建設工作,459門課程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實行網絡教學管理,推進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建設,提高教學管理的效能。目前,學校共有18門課程獲福建省精品課程建設立項,其中《大學物理》、《高等數學》以及《航海學》等三門課程還獲得省精品課程稱號;有3門課程獲準“福建省第二批網絡課程”項目立項。

            學校重視實驗室建設。目前已建成了一批包括現代設計與制造技術中心、船舶操縱模擬器、輪機操縱模擬器以及水產養殖、食品與生物工程、海上智能交通系統、現代信息傳輸與信息處理、冰蓄冷中央空調測試系統等高規格、高水平、現代化的實驗室。這些項目的建設水平均在省內處于領先水平,有些項目在全國獨具特色。

            集美大學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積累的航海、水產專業優勢及其辦學特色。集美航海教育已有近90年的悠久歷史,設備先進的輪機自動化機艙、水上訓練中心、航海雷達模擬器、輪機操縱模擬器和船舶操縱模擬器等在國內居于領先地位。長期以來,集美航海高等教育定位在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學校面向航運企業,瞄準國內外船員市場,學生專業思想牢固,操作能力強,上船就業率高,許多畢業生迅速成為企業業務骨干,如:現任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雪龍號極地考察船船長袁紹宏先生就是學校的校友。集美大學的航海高等教育在福建省內是獨一無二的,在國內也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國際航運界有一定的影響。多年來,學校海上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集美大學水產高等教育也有30多年的辦學歷史。水產養殖學是福建省內唯一的水養養殖學科,在國內也居于優勢地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水產養殖生態與病害防治、水產增養殖與生物技術。經過長期的建設和發展,集美大學水產高等教育已經形成了一支治學嚴謹,學有所長,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輪機工程和水產養殖學已成為省級重點學科。

            集美大學獲得多項榮譽。2003年及2004年,獲得“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2005年,中央綜治委授予我校“2001—2004年度全國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我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被評為“全國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進集體”。由于在智力擁軍方面成績突出,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聯合授予學校“福建省愛國擁軍模范單位”稱號。學校還獲得“2002—2003年度(第九屆)廈門市文明學校”稱號,2003年獲“廈門市愛國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廈門市防治非典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05年廈門市委、市政府授予學校“2005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此外,我校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共獲得1金3銀6銅;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在2004年第七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3金2銀3銅的好成績;在2005年由教育部、交通部聯合舉辦的全國航海類院校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航海技能大賽中,獲得最能體現航海技能的4000米蕩槳比賽金牌。在全國全省大學生英語競賽、電子設計大賽、數學建模比賽、數控機床操作比賽等多種賽事中,也取得優異成績。2004年在第三屆“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2金5銀14銅;2004年在第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1金2銀1銅;2005年在第七屆“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三等獎2名、優秀獎4名;2005年在第九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三等獎2名。2006年在福建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獲一等獎2名,三等獎2名; 2006年在第四屆福建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1金5銀8銅……

            黨中央、國務院對辦好集美大學高度關注。江澤民同志為學校題寫校名并題詞:“弘揚嘉庚愛國精神,振興中華教育事業”,李鵬同志也對辦好集美大學專門題詞,賈慶林同志視察集美大學并親自為陳嘉庚先生銅像揭幕,李嵐清同志為學校揭牌并多次親臨集美大學視察、指導工作。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1996年9月,學校成立了校董會,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擔任校董會名譽主席,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擔任校董會主席。

            廈門市建設集美文教區的規劃,為集美大學構筑了更大的發展平臺。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和廈門市建設海灣型城市給集美大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集美大學以“誠毅”為校訓:“誠以為國,實事求是,大公無私;毅以處事,百折不撓,努力奮斗。”這是校主陳嘉庚先生留給集美大學的寶貴精神財富。蜚聲海內外的集美學村,走過了90多年光輝的歷程,不斷發展壯大的集美大學也即將迎來建校90周年。面向未來,學校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的三大任務,即力爭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2007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爭取碩士點總數在近幾年達到40個左右;到2007年,高質量、高起點地完成新校區50多萬平方米校舍的建設任務,滿足學校各項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今天的集美大學正以嶄新的面貌和必勝的信念,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為實現“把集美大學辦成一所面向世界、面向海峽西岸經濟區、面向海洋,特色鮮明,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較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學”的奮斗目標而努力奮斗。

            二、院、系介紹

            航海學院

            航海學院前身是陳嘉庚先生于1920年創辦的航海學校,于1994年10月并入集美大學。航海學院是我國高等航海教育和船員培訓的重要基地之一,現有的航海技術、交通運輸專業為省內所獨有的本科專業,突出海上交通運輸特色。航海技術專業培訓符合國際海船適任標準要求的高級航海技術人才;交通運輸專業培養高級航運管理人才。辦學八十多年來,弘揚“嘉庚精神”、秉持“誠毅校訓”在國內以及東南亞地區頗具影響,被譽為“航海家的搖籃”。

            學院具有豐富的航海教學經驗,有較好的辦學條件和優良的校風、學風。現有教師、實驗人員9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高級實驗師9人,遠洋船長6人。學院擁有居國內領先水平的“航海雷達模擬器”、“船舶操縱模擬器”、“GMDSS模擬器”、“海上智能交通”和“水上訓練中心”。建立了穩定的海上實習基地,有兩艘萬噸級實習船隊。學院實行半軍事化管理,以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和服從意識。并建立了質量體系,確保教學質量。

            學院現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碩士點。設有航海技術研究所,主要從事船舶操作智能化,海上交通信息處理、顯示與控制,航海與港口模擬工程等航海技術的應用基礎及應用開發的研究,以及航運管理與法規、物流管理與技術,海峽兩岸航運與經貿關系等研究。完成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市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

            輪機工程學院

            輪機工程學院設有“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2個本科專業,“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2個碩士點,其中輪機工程學科是福建省省重點學科。

            學院設置“船舶柴油機”、“船舶輔機”、“船舶電氣與自動化”、“輪機工程基礎”、“船舶與海洋工程”等5個教研室和“船舶工程技術”1個研究所,是國家制造業信息化三維CAD教育認證培訓基地。

            學院擁有教授、副教授26人,博士、博士后6人,碩士生導師5人,高級輪機長2人,輪機長8人。學院擁有輪機工程實驗中心,實驗科研設施齊全,各類實驗儀器設備價值近2千萬元,擁有輪機模擬器、自動化機艙等大型實訓設備,柴油機測試、液壓實驗、焚燒測試等學科平臺,可為教學、科研提供實驗和測試等服務。與企業共建“大嶼山”、“昆侖山”、“玉龍山”、“華光”輪等教學實習船。

            水產學院

            水產學院的前身是廈門水產學院。1972年上海水產學院南遷廈門集美學村成立廈門水產學院。1994年10月,集美學村原有的五所高校合并成立集美大學,廈門水產學院也并入集美大學,并更名為集美大學水產學院。

            水產學院現有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等3個本科專業和一個水產養殖學碩士點,2002年開始與中科院武漢水產研究所聯合培養碩士生和博士生。2005年國家批準新增水生生物學、漁業資源學2個碩士點,將于2007年招生。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共有專任教師67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0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7人,碩士學位22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17人,留學歸國人員20多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入選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學院擁有水產基礎實驗室、水產綜合實驗室、水產養殖試驗場和11個校外產學研共建基地,現有儀器設備總值1400多萬。

            學院與集美大學水產生物技術研究所合一管理,設有水產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水產生物增養殖、水產生物病害防治、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水產生物資源與環境等五個學科。水產養殖學為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近年來學院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50多項,獲得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外多種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

            學    院緊緊圍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提高實踐能力”的宗旨,不斷推進學風建設。積極探索并不斷完善以輔導員負責制、輔導員助理制、“學生導師”制為主的一套新形勢下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新機制,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大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形成培育大學生良好人文素養、科學素質的氛圍和環境。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活動中均取得較好成績。歷屆畢業生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好評。

            生物工程學院

            生物工程學院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創辦于1972年的廈門水產學院食品工程系。現設有食品科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和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環境工程三個本科專業,另有微生物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二個碩士點計劃2007年招生。自1972年以來,學院共培養各類畢業生2500多人。2005年在校學生968人。

            學院現設有3個教研室、2個實驗室、1個研究所和綜合辦公室以及工會、分團委、學生會、學生自律會等群團組織。

            全院教職工79 人,其中專任教師51 人,實驗技術人員15人,黨政管理人員10人,學生輔導員3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0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9人,具有博士學位15人,在讀博士5 人,碩士學位(含研究生學歷)27人。近年來,生物工程學院已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攻關、國家863、福建省科技廳等重大項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術價值、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并在水產品加工與貯藏、農產品加工與貯藏、食品發酵工程、海洋活性物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體育學院

            體育學院已經經歷了40多年發展歷程。開設有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民族傳統體育和運動訓練四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225人。教師中有教授13名,副教授50名;國際級裁判員3名,國家級裁判員19名;運動健將5名。設有5個專業委員會、11個教研室和一個綜合實驗室、一個體育科學研究所。

            學院現有教學實驗大樓一座、標準塑膠田徑場一個、標準游泳池三個、百米塑膠風雨跑道、塑膠籃球場、網球場、競武館、綜合訓練館、排球館、拳擊館、散打館、乒乓球館、羽毛球館、舉重館等場館設施。設有運動解剖、運動生理、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心理學實驗室。

            近年來,學院先后承擔科研項目40余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30項;經常同新加坡、日本、菲律賓、韓國、朝鮮、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高校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對開拓師生的學術視野,培養優秀專業人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財經學院

            財經學院前身系陳嘉庚先生于1920年10月創辦的集美商科。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心下,集美財經教育得到很快發展,并于一九九四年十月并入集美大學。創辦至今,學院學生秉承陳嘉庚先生創立的“誠毅”校訓,認真學習,奮發向上,共有4萬多名中、高級財經專門人才遍布海內外,為世界經濟和中國建設發展服務,也為母校贏得“福建財經人才的搖籃”的美譽。

            學院目前設有財政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和經濟學四個本科專業,財政學、國民經濟學兩個碩士點。有財政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財經基礎等5個教研室和財經科學實驗室。科研機構有經濟研究所、嘉農集美研究所。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914人,在校研究生16人;教職工92人,其中專業教師75人。在專業教師當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21人;有博士(含在讀博士研究生)21人,碩士(含在讀碩士研究生)37名。

            教師教育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的前身是陳嘉庚先生于1918年創辦的集美師范學校,1980年更名為集美師范專科學校,1994年并入集美大學更名為集美大學師范學院。1999年4月,學校在師范學院正式設立教育系,下設小學教育專科專業。2000年10月,教育部批準學校設置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翌年9月份開始招收福建省首批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學生。2004年3月,學校新一輪學科調整和機構改革,以原師范學院教育系和學校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部分專業技術人員為基礎,新組建了教師教育學院。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學院的專業建設和發展取得很大進步,師資隊伍明顯增強,科研水平有了穩步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規模逐年提高,為福建省特別是廈門市培養了大量小學教育師資和教育管理專門人才。

            目前,學院的機構設置主要有:學院辦公室、教研室、教育科學研究所、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語委辦、心理咨詢中心。設小學教育、教育技術、教育理論、教師技能等四個教研室。學科專業建設方面,學院現有小學教育、教育技術學、應用心理學三個本科專業和小學教育函授本科以及少數民族預科班,其中小學教育專業分為文理、英語、學前教育三個方向。學院現有教職工61人。其中,專任教師43人,在專任教師中教授3人,副教授14人,講師17人,助教9人,實驗人員6人,管理人員12人。專任教師中獲得博士學位3人,在讀博士1人,獲得碩士學位14人。截止2005年9月,學院有本科學生720人。

            學院高度重視教學和科研工作。近三年來,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其中國內外權威刊物、核心刊物近30篇;出版參編教材、專著10余部;承擔省部級課題8項、校院級課題20項。有11人次獲得市級以上科研獎勵,3項教學研究成果獲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11人次在學校青年教師教學業務競賽中獲獎,2 人被評為學校優秀主講教師。此外,學院還被福建省教育廳確定為“福建省小學骨干教師省級培訓基地”,并獲得“福建省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1999-2002年)”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學院擁有資料室、計算機實驗室、小學科技活動實驗室、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室、心理實驗室、語言實驗室、琴房、畫室、多媒體教室等各種設施,為教學科研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學院除了教授本院各專業的本科生外,同時負責全校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測試與規范漢字考核、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所有師范類專業教育學、心理學等教師教育課程的教學和教師崗前培訓工作。

            工商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創辦于1995年,是由廈門市人民政府、陳嘉庚國際學會和集美大學三方聯辦的具有國際合作性質的開放型高等學府,在全國較早實行國際合作辦學機制,是福建省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院校之一。

            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董事會是學院最高權力機構,學院是集美大學的組成部分。學院董事會名譽主席有中華總商會名譽會長陳共存先生、著名愛國華僑李尚大先生等著名人士,董事會主席為廈門市人民政府市長張昌平,董事會副主席為陳嘉庚國際學會秘書長潘國駒教授和校長辜建德教授。現任院長是蔣曉蕙教授、博士。

            學院現設有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旅游管理等五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學生達1840余人。2004年起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現有教師7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9人,博士和在讀博士12人,青年教師都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學院充分發揮中外合作優勢,聘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做客座教授。

            作為一所具有國際合作辦學性質的高等學府,學院擁有設備齊全、功能完善的教學樓和辦公樓,以及電子商務實驗室、計算機語音室、行為科學實驗室、會計實驗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等技術先進、設備精良的實驗室,學院還設有資料齊全的專業圖書資料室,為師生的教學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學院十分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英語CET-4、CET-6學生的通過率、平均成績、優良率都居省內高校前列,在全國英語競賽中,學生多次獲得全國特等獎、一等獎、省特等獎等獎項。連年在全國、全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中學生都獲得優良成績,在全國、省市創業大賽、辯論賽、網絡大賽等各類比賽中都取得良好成績。

            學院注重與企業和社會各界的交流聯系,先后與戴爾(中國)有限公司、象嶼集團、南平市延平區、廈門招商銀行、福建中煙工業公司等企事業單位達成合作協議。學院每年組織學生參與中國”九·八“投洽會和”四·八“臺交會,培養學生的的實踐能力。學院已向社會輸送大批優秀人才,畢業生很受用人單位歡迎。近年來,學院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都高達90%以上。

            藝術教育學院

            藝術教育學院是福建省最早設立藝術教育專業的院(系)之一,已有八十多年辦學歷史,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優秀藝術人才。學院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和良好的教學設備,注重學校藝術教育與社會藝術教育的結合,形成了優良的教風與學風,生源與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在省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7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2人;設有音樂學、美術學和藝術設計3個本科專業。

            信息工程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成立于1999年,由原集美航海學院的通信工程、自動化專業和原廈門水產學院的電子測量與儀器專業合并組建而成,具有較長的本科辦學歷史。現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和自動化三個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63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實驗人員10人。高職稱人員占51.2%,碩士、博士學位人員占專任教師的53.8%。在校本科生872人。

            近幾年,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院不斷加強教學基本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為高素質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設備條件。2004年8月學院搬遷至克立樓,大樓總用地面積10626平方米,建筑面積9325平方米,各種用房面積約4430平方米。

            學院的實驗室面積約24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約1400萬元。2000—2003年學校共投入實驗室建設資金450萬元,重點建設了通信實驗室,電子基礎實驗室、自動化實驗室等,同時與美國MICROCHIP共建單片機實驗室,與北京聞亭公司共建DSP聯合實驗室,并與廈門電信局簽定共建協議。2004-2005年立項投入750萬元,建設”現代信息傳輸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等,主要設備有”矢量信號發生器“,”矢量信號分析儀“,ADS軟件,20G網絡分析儀,頻譜分析儀,1G示波器等設備構成的測試、研究與開發系統,該重點實驗室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和省內領先水平。

            學院的主要研究方向:①移動通信技術和無線局域網技術;②射頻電路設計;③SOPC技術;④自動化技術。

            計算機工程學院

            計算機學院成立于2004年4月。學院現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軟件工程本科專業,設置了數據庫管理、網絡管理、可視化編程與WEB編程四個軟件高職專業,并承擔全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的理論和實踐教學。

            根據專業教學管理的需要,學院組建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三個專業教研室和計算機基礎教研室,設有計算機專業實驗室和計算機基礎實驗室,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以及學院綜合管理辦公室等教學管理機構。學院現有教學、實驗、行政管理等各類教職工近百人,教授、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等高級職稱的教師近30人。其中擁有曾經從事國家自然基金和國家863項目工作的專家教師,有從事省自然基金、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工作和參與國內、國外大公司與科研院所合作開發項目的教師和工程師。近年來,學院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上取得積極進展。目前,學院承擔著福建省高校重點建設項目”嵌入式系統與職能信息處理關鍵技術研究“的建設任務。

            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自1997年招生以來,已為社會各行業培養和輸送了數百名具有較高素質的本科畢業生,目前各類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達1000余人。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有30多年的辦學歷史,已為國家培養了約4000名的本科生。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車輛工程四個本科專業。

            學院實驗設備先進,近年來加大實驗室建設,機械基礎實驗室和電工實驗室順利通過福建省高校基礎實驗室的合格評估;建成了汽車、機械測試等實驗室;耗資1000萬元建設以FMS、RPC、 AD/CAM等為主要內容的”現代設計與制造技術中心“實驗室,并被廈門市經發局授為”廈門市現代設計與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主要由四大模塊組成:柔性制造系統(FMS),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CAD/CAM),精密模具(PM),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術(RE/RP);投資300萬元建成冰蓄冷中央空調實驗室。并有福建力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工程機械廠、林德叉車廠、金龍汽車公司、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校外實習基地和校內金工實習基地等。經市科協批準,2005年5月起,廈門市制冷學會掛靠學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110人,教授副教授達50%以上,30%具有博士學位。多年來,學院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畢業生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歡迎。幾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0%以上。

            理學院

            理學院是由原基礎教學部(暨計算科學與應用物理系)、師范學院數學系、信息工程學院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共同組建,于2004年3月正式成立的一個新學院。

            學院下設兩個系(數學系、物理系),一個直屬教研室(地理信息系統教研室),兩個研究所(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應用物理研究所),一個學院辦公室。數學系下設公共數學教研室,基礎數學教研室,應用數學教研室,信息與計算科學教研室;物理系下設物理教研室,物理實驗室。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11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6人、高級實驗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含在讀博士)的教師19人、碩士學位的教師40人,已形成年齡結構合理、知識結構優化、學術氣氛濃厚的教學科研群體。

            學院現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地理信息系統4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學生804名,2004年秋季將達到960名。此外,學院還承擔全校”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數學建模“”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數理方程“”離散數學“等10門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其中”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高等代數“為福建省優秀課程。學院有良好的教學研究基礎,榮獲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院已形成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相結合的格局,近年來承擔過中科院創新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科技項目、交通部科技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科技項目等數十項科研項目,現有在研項目30多項。

            學院有專門的圖書資料室和較好的實驗條件。已與美國國際模糊數學研究院(IFMI)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國際重要學術刊物《The Journal of Fuzzy Mathematics》集美大學審稿中心就掛靠在我院。已建成全省先進水平的32節點高性能計算機集群系統,與東南大學聯合建成物理實驗網絡輔導系統,自行開發出物理實驗網絡管理系統,新建的大學物理演示及更新改造后的普通物理實驗在全省獨具特色,目前能開出具有現代氣息的物理演示實驗、基本實驗、綜合實驗、設計性實驗近百項,近期將建成近代物理實驗、應用物理專業實驗、計算科學專業機房并擴建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實驗設備總值約600萬元。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是2004年4月由集美大學師范學院外語系和集美大學外語教學部合并組建而成。現有英語(師范類)、英語和日語三個本科專業,還承擔全校公共英語教學工作。

            學院有教職員工158名,其中專任教師138名。專任教師中有高級職稱教師37名。此外,學院每年還聘請10余名外籍教師到校任教。學院現有語音實驗室21間、口語專用教室5間;建有調頻發射臺、音頻播放設施、衛星電視接收系統、英語教學與學習網絡平臺,正在籌建外語自主性學習中心。語言實驗中心有磁帶、VCD、DVD等音像教學資料;擁有”王水九外文圖書資料室“,有圖書資料10000多冊。

            社科系(部)

            社科系(部)是學校直屬系,實行系、部合一。社科系(部)現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社會工作、法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六個教研室,另設辦公室和分團委。

            社科系(部)共有教任教師7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學位3人,碩士學位36人。面向全校學生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時開辦社會工作和法學兩個本科專業,共有在校生635人。

            中文系

            中文系是學校直屬教學單位。現設有漢語言文學、商務秘書、對外漢語3個本科專業和方向;擁有民間文學與藝術遺產研究所、語用學研究所兩個研究所;商務秘書實驗室、語言實驗室、辦公現代化實驗室3個實驗室;1個專業資料室。設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藝與文化學、語言學、秘書學、語文教育等7個教研室。現有教職工62人,專業教師49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目前在校各類學生769人。

            工程技術學院

            工程技術學院的前身為創建于2001年3月的集美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現設有17個本專科專業,其中,工程管理本科專業和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建筑工程管理等5個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的高職專科專業是學院重點建設專業。學院擁有一支敬業愛崗,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共有專任教師41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的13人。學院有在校生2500多人,其中本科生1000多人,專科生1500多人。學院有數控、模具、建工等12個專業實驗室,有總價值1682萬元的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有校外教學實訓基地12個。

            學院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在專業設置上以就業為導向。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堅持從本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努力培養和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級實用型技術人才。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上,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為主線,加強實踐教學,突出能力培養,把職業資格認證和專業教學結合起來,實行”雙證書“制。在辦學模式上,注重學校與社會、教學與生產、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與企業等用人單位密切合作,不斷提高學院人才培養對社會和企業需求的適應能力。學院師生在全省、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成績優異。

            航海職業教育學院

            集美航海教育是陳嘉庚先生于1920年所開創的,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集美大學的航海學院、輪機工程學院、航海職業教育學院是培養航海類專業高級人才的重要基地,為祖國和世界航運業培養了兩萬多名的高級航海人才。集美航海的畢業生足跡遍布五洲四海,并以突出的業績和聲譽為母校贏得”航海家搖籃“的殊榮,受到航運企業的歡迎。

            航海職業教育學院(集美大學船員培訓中心) 是中國海事局認可的船員教育與培訓機構,與航海學院、輪機工程學院一道按照各自的職能,秉承陳嘉庚校主”誠毅“校訓,以航運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產學結合,開展各種層次與形式的非學歷教育的船員短期培訓和與航海相關專業的高等教育。

            學院設有船舶駕駛和輪機管理2個專業,專科起點本科(函授)有航海技術和交通運輸2個專業,高中起點本科(脫產)有航海技術、輪機工程和交通運輸等專業,高中起點專科(脫產)有交通運輸管理、物流管理、船舶駕駛和輪機管理等專業,并承擔有關短期培訓。

            海外教育學院

            集美大學是福建省較早具有招收留學生和港澳臺、華僑學生資格的院校之一。2002年,教育部批準集美大學設立港澳臺學生先修部并可單獨招收臺灣學生。集美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成立于2002年10月,專門負責海外教育和中外合作辦學,現有在校生918人。

            海外招生

            ●外國籍學生:通過中國漢語水平考試可直接招為本科生或碩士生。

            ●港澳臺、華僑學生:可參加全國聯招或對臺單招考前輔導班;通過全國聯招考試可招為本科生或預科生。

            ●臺灣學生:可通過對臺單招考試招為本科生。

            ●海外各界人士:可隨時報名招為漢語進修生和各類長短期培訓生。

            合作辦學招生

            ●與美國庫克大學合作辦學項目。該項目于2003年6月獲得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學位辦

            [2003]70號),這意味著該合作辦學項目的學生所獲得的學士學位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認可,是福建省獲得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該項目招收海內外高中(或中專、技校、職高)畢業生,學制四年(全部在集美大學學習),第一年強化英語;1/3課程由美國外教授課。學生經考試成績合格,完成規定的120學分并經美國庫克大學認證,可獲得庫克大學管理學學士學位(該文憑與在美國本土獲得的文憑一致)。

            ●與加拿大漢伯學院聯合辦學項目。該項目舉辦物流管理專業,已獲省教育廳批準(閩教合作[2005]95號)。招收海內外高中(或同等學歷)畢業生,學制3~4年。第一、二年在集美大學就讀,第三年轉到加拿大學習。完成三年學業,成績合格者由漢伯學院頒發高級專科畢業文憑;取得專科文憑后,若在漢伯學院繼續學習一年,成績合格者可獲得美國相關大學的學士學位。

            ·校黨委書記:張向中

            ·校   長:辜建德

            ·校      址: 廈門集美學村 (廈門市集美區銀江路185號)  郵編:361021  電話:(0592)6180880

            ·網      址:http:// www.jmu.edu.cn

          [標簽:大學 教師 啟蒙教育]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第一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高清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