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女二十年不自棄 拿到8所大學專業合格書
2009-09-15 15:23:40水母網
她是孤兒,卻有著許多個“爸媽”。她在福利院長大,憑著努力和社會的關愛,在今年夏天,如愿邁入了藝術類大學的殿堂,成為我市福利院培養出的第一名女大學生。
今年的高考中,20歲的小靜(化名)以高出分數線近200分的好成績考入山東藝術學院,主修播音與主持專業。昨日,記者慕名采訪了她和她背后的“爸爸”、“媽媽”們。
重拾學習信心
“我是個被遺棄的孩子,如果沒有奶奶和福利院,我可能都活不到今天。”在福利院的宿舍里,小靜一邊收拾上學的行李,一邊告訴記者。1989年,小靜被人從街邊的垃圾箱里發現,當時只剩下一口氣了,是一位好心的奶奶收留了她。然而不幸的是,當小靜長到13歲時,奶奶又去世了,她再次成了孤兒,被送到了市福利院。
剛到福利院時,小靜該讀初一了。當時的福利院院長林敏麗帶她到煙臺一中入學,誰知一測試,外語、數學等幾門功課只有20分,小靜的成績令福利院和校方大傷腦筋,為盡快讓她趕上課,一中將她安排在了全國優秀教師錢照媛的班里,并為她找了個成績好的同桌。福利院還為她請了家教,輔導她數理化的老師知道她的情況后,主動將學費免除。院里將當時惟一一臺電腦配備給了她,并配上復讀機。大家的悉心幫助,令小靜重拾學習的信心,到初二時,就擔任了班長。后來擔任了數學課代表、學生會干部,連年被評為優秀團干部、優秀學生會干部、優秀班干部、三好學生等。
小荷初綻頭角
高一時,一中開展了一次學校藝術節主持人選撥賽。小靜因為活潑外向,被推薦去參加選撥。沒想到,小靜從幾十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學校第19屆藝術節主持人。第20屆藝術節,小靜繼續當選主持人,反響很好,小靜也由此熱愛上了主持。
當時,身邊一些準備考藝術的同學就建議她,不如報考播音主持專業。知道有這樣自己喜歡的專業,小靜激動萬分。她向院長說了自己的想法后,院長犯了難。這考藝術是需要格外花費的,這邊,是殷殷企盼的小靜,那邊,一大家子福利院成員還需要經費,如果院里勒緊腰帶湊足這筆費用的話,其他棄嬰和孤寡老人們就得過一段緊日子。“但是,看到孩子在這方面的天賦,看著她強烈的求知欲望,院里最終決定要支持和培養她。”林敏麗說。
是愛伴她成長
“福利院和全社會對我的愛,我要永遠感謝。”小靜回憶起自己的成長道路,感激萬千。據福利院工作人員介紹,在小靜上中學時,學校就為她減免了學費和住宿費,并為她提供了最好的條件。“當時教務處的劉世誠老師帶我出去旅游,逢年過節帶我回家;班主任金老師對我要求十分嚴格,趙老師、劉教師都掏錢為我補貼生活費;交警隊的袁鳳鳴大隊長、奶奶的朋友馬阿姨都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當時班里有的同學很羨慕,問我什么條件能去福利院住?”小靜說到這里唏噓不已。
2008年7月,毓璜頂醫院一位薄阿姨為她聯系好了煙臺藝校的老師。利用放暑假的時間,小靜到藝校學習了表演、聲樂、形體等課程,每節小課的學費在80 ———100元,這些學費都由福利院為她出資。2009年春節前,為了讓小靜最后沖刺,林院長親自帶她到濟南拜師,到山藝的表演班學習了近兩個月,又請老師為她進行了指點。雖然老師將費用減半,但這趟學習加上服裝行頭等也花去了近兩萬元。
被8所高校看好
“這個孩子好強又懂事。臨近高考,她每天都在福利院里復習功課到很晚,自己給自己施壓。”福利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她的刻苦努力,最后,小靜一口氣拿到了山東藝術學院、吉林藝術學院、大連藝術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上海同濟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黃河科技大學共8所高校的專業合格證書。“幾年來,區委領導一直關心她的成長,并告訴她一定要好好學習。這孩子也爭氣,這不,拿到了通知書,就找爺爺去匯報了。”工作人員說。
“今年學費是14111元,再加上生活費等費用,一年最少得兩萬元,4年下來就得8萬以上。”對于高昂的學費,福利院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院方表示:“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力爭讓孩子如愿。福利院的孩子是全社會的孩子,希望大家能為她成才助上一臂之力。”
小靜告訴記者,到學校后,她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工作自食其力,報答社會,報答一直照顧她的“爸爸”“媽媽”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