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規定高中生每天必須睡足8小時
2009-09-14 15:57:27網絡資源
常州市教育部門近日制定了以給中小學生減負為目的的“五項嚴規”,內容涉及中小學學生在校時間、睡眠時間的安排,量化限制了學生每天做家庭作業所花費的時間。據介紹,從去年年底至今,以學生減負為目的的行政命令接連出臺,這次出臺的“五項嚴規”,是繼去年10月份的“禁補令”和今年3月份出臺的“減負令”之后,常州市教育部門針對學生減負問題下發的第三個部門文件。
《生活常州》通過查閱歷史資料獲悉,早在2005年,常州市教育局就曾下發過名為《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而該文與今年的“減負令”在內容上并無太多不同。對此,有社會人士認為,事隔四年教育主管部門再次重申“減負”,意味著真正要讓學生卸下學業負擔,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嚴規出臺
高中生在校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
據常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五項嚴規”共分五大塊,即嚴格執行課程(教學)計劃、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嚴禁利用假期違規補課、嚴格控制家庭作業量及嚴格規范考試管理。
這其中,學生在校的時間和家庭作業量在文件中被一一量化。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校活動時間總量分別不得超過6、7、8小時,小學生早上到校時間不早于7:40,放學時間不晚于16:30;初中生早上到校時間不早于7:30,放學時間不晚于17:30;各地、各校必須保證小學生每天10小時以上、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的睡眠時間,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每天一小時以內,初中各年級每天家庭作業量不超過一個半小時,高中生家庭作業總量不得超過兩小時等等。
除此之外,假期違規補課被嚴令禁止:文件要求,除允許初三、高三年級在學生自愿前提下,利用周六上午組織適當輔導外,其余各年級雙休日均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到校上課或文化課補習。周六開設的選修課或組織的興趣小組活動、社會實踐等,時間均不得超過半天,嚴禁利用此時間組織任何形式的文化課補習。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任何學校一律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違規補課。
出臺背景
為突破高中階段的減負情況
從實質上來看,“五項嚴規”是今年3月份教育部門發布的“減負令”的延伸。3月17日,常州市教育部門就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召開會議,當日會議所提出內容涉及了上文中的多數,“以前出臺的減負令,更多是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而制定的,但考慮到高中階段的減負也要有所突破,因此出臺了本次的‘五項嚴規’”,常州市教育局新聞發言人王定新解釋說。
據王定新介紹,此次出臺該文的背景有幾個方面,首先是來自于教育行政部門高層的要求,4月24日教育部發文《關于當前加強中小學管理規范辦學行為的指導意見》,其中第一條就是“科學安排作息時間,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其次,教育局聯系實際后進行分析對照,發現學校在施行教育的過程中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覺得必須要直面這些問題,不回避矛盾,才能解決好實際存在的問題”。
據了解,5月3日晚上9:00左右,常州某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強強(化名)在上完晚自習后,從學校跳樓自殺身亡。跳樓的具體原因目前還在調查之中。而在此前,常州市曾發生了多起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而自殺的事件,發文是否與此有關?對此,王定新表示,發減負令并非指向孤立的事件,而是學生、家長及社會有這方面的要求。
保障實施
發現學校違規將追究校長責任
在“五項嚴規”的內容中,學生在校時間、家庭作業花費的時間盡管得到了量化,但如何保障其實施?對此,王定新表示,將由各校制定相應的規定予以保證。
王定新舉例說,以高中家庭作業時間為例,如何保證學生能在兩個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這就需要學校成立以教學管理部門為基礎的調查小組對學生每天的作業量進行調查和匯總,統計出學生每天花在家庭作業上的時間大概是多少,最后及時反饋給老師,“如果超過了時間,那么老師就需要馬上整改。”
“其實對家庭作業量進行時間量化的目的,并非是為了限制學生學習的時間,而是讓他們少花時間去做那些無謂的勞動,讓他們從家庭作業中解脫出來,有自己的時間去看書、學習和思考,開發潛能。”王定新表示。
據常州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表示,各級有關部門將從下周一開始將嚴格督查市屬學校“五項嚴規”的實施。對違反上述減負規定的地區或學校,將視情節給予全市通報批評,取消市權范圍內的榮譽稱號,省級各類示范學校、三星級以上高中建議省教育廳取消相關稱號等處理,并對校長及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對于違反減負規定的民辦學校,將停止民辦學校招生或吊銷辦學許可證。
專家意見
學生減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早在2005年8月10日,常州市教育局就下發了《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3月份的“減負令”和本次出臺的“五項嚴規”與《通知》相比,除了在睡眠時間、高中生減負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細化外,其他諸如執行課程計劃、禁止假期違規補課、改革評價和招生制度等內容并沒有做大的改動,而學生的在校時間、限制學生家庭作業時間等內容在兩份文件中基本沒有變化。
四年前的規定,四年后略作改動再次被重申,對此,有教育界人士表示,這意味著給學生減負這一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難度不小,作為教育主管部門來講,盡管其用意明確,想法也好,但是否具備可操作性還需要打一個問號。在目前仍以應試教育為指向的體系下,要想真正給學生卸下學業的負擔,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