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綜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有所提高
2009-09-14 11:01:01網絡資源
。ㄒ唬┠芰σ筇攸c: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的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四個方面。
。ǘ┛荚噧热葑兓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的考試內容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內容包括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規定的《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和《穩態與環境》三個必修模塊及有關的實驗內容,選考內容包括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規定的《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和《生物技術實踐》兩個選修模塊。考試內容范圍與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基本一致,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標準要求的“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嘗試建立真核細胞的模型、探討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探討生物進化觀點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形成環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的意識、生態工程等”不屬于考試內容范圍要求;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活動建議要求的“組織學生參觀電子顯微鏡實驗室、搜集有關干細胞研究進展和應用的資料、搜集惡性腫瘤防治方面的資料、制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模擬植物或動物性狀分離的雜交實驗、用數學方法討論基因頻率的變化、調查某種動物激素的應用、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模擬人體某方面穩態的維持、調查青少年中常見的免疫異常、調查當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種生物的生態位、設計并制作生態瓶等”不屬于考試內容范圍要求;考試內容中增加了“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和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兩個實驗。
與課改前的考試內容比較,“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生殖的方式、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葉片結構的特點、細胞質遺傳等”都不屬于新考試說明的考試范圍之內;增加的內容包括“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蛋白質工程、酶的應用和生物技術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應用等”。
(三)試卷結構和題型示例的啟示:生物學科在理科綜合試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有所提高,由課改前的24.3%提高到30.4%,這與普通高中課時計劃是基本相符的,這也符合生物學科應有的地位。生物學科在理科綜合試卷第I卷選擇題中有8個小題,共32分;在第II卷非選擇題必做部分中有2個小題,共33分;在第II卷非選擇題選做部分中有2個小題,每小題8分,考生從中選擇1個生物題作答。生物學科總分是73分。從題型示例可看出,試題的設計立足于測試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測試方面,重點放在通過實驗進行考查。實驗設計是學生實驗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高考中出現該題型不只是考查課本中一些實驗的原理、操作步驟、結論等,更主要的是以學生的基礎知識(包括實驗知識)為依托,創設實驗問題情境,考查學生實驗方面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試題新穎而靈活,難度往往較大,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理論的前提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切忌死記硬背實驗原理、步驟、結果等。
。ㄋ模⿵土晜淇冀ㄗh:(1)夯實基礎知識、突破重難點知識。理清單元知識點,解析知識點的層次,做到心中有數;明確主干知識包含的概念和命題,以及考試說明要求的認知層次;構建學科內知識網絡,以單元課題知識為縱向聯系,以相關課題內容為橫向聯系。
(2)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生產生活以及當代生物科技的發展。以現實問題立意,是高考命題的一個特點。通過對現實問題的分析,學會運用知識去解釋現實的現象,解決現實的問題。
(3)落實訓練,拓展思維,提高能力。訓練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技能和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徑。沒有訓練,學生的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要注意不要把訓練等同于做練習,訓練包括解題,但更主要的是要通過教師創設各種問題情境,啟迪學生的思維活動。通過典型問題的變式訓練,訓練學生的思維,通過典型錯誤的分析,典型方法的歸納,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思維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學生只有具有靈活、廣闊、周密的思維能力,才能有效解決具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