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廣東高考探索新錄取方式 告別一考定終身
2009-09-13 16:33:31網絡資源
高考成績不再是唯一“敲門磚”;重點高校將結合“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及“招生學校測試情況”錄取
本報訊 記者夏楊、通訊員方瑋報道:廣東2010年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高校錄取掛鉤,同時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和高校專業測試成績,高考成績只作為人才選拔的標準之一,這意味著廣東高考正在
進一步淡化“一考定終身”的模式。昨日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辦的2009中學校長論壇上,廣東高考改革專家、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盧羨文指出,高考制度的完善和改革中,要不斷推進人才評價體系的綜合性和多元化。
三種方式綜合選拔考生
盧羨文在昨日論壇上作了《高中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專題報告。她指出,廣東正著手建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2010年將與高校錄取掛鉤;并進一步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推進評價體系的常態化和綜合性;2010年高考錄取中,還將各層次高校分成三類,探索三種不同的錄取方式,三種辦法都體現了人才評價標準的綜合性和多元化。
第一類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錄取中將以高考成績為基礎,結合學業水平考試等級、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和招生學校測試情況,擇優錄取。在保證公平的同時,促進創新型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機制的形成。
第二類是一般本科高校,錄取中以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將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進行選拔。
第三類是高等職業院校。該類錄取中又分為兩個層級。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以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招生學校組織的專業基礎知識、技能考試成績相結合錄取;一般高職院校,以高考成績為主,結合學業水平考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擇優錄取。
“高水平大學和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選拔中,高考成績只是一個基礎。而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目前錄取標準還是以高考成績為主。”盧羨文總結道。
評價材料不誠信將受罰
據悉,2010年廣東高考取消了前幾年的“選考科目”,變成“3+綜合”的新模式,學生可望“減負”。同時,為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全面性,2010年高考引入“學業水平考試”,文科生要考理科知識,理科生也要考文科知識,并且考試成績等次與高考錄取掛鉤。
另外,對學生的評價,除了考試成績,還應有更多標準,近兩年,“綜合素質評價”已在廣東高校招生中采用,它以寫實性的文字表述學生特點、特長和學習潛能等,供高校錄取時參考。對此,2010年高校招生將進一步加強。
然而,當下社會誠信的欠缺,一些學生和家長對綜合素質評價的信度存有疑慮。對此,盧羨文指出,新高考改革中,將對不誠信行為開刀。
盧羨文說,廣東對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提出了三個辦法:各中學要承擔起責任,在學生填寫“自我評價”前開展誠信教育,并明示不誠信行為可能要承受的代價;考試院將周期性地公布各中學提供的綜合素質材料的信度指數;評價材料出現虛假信息及大面積試卷雷同現象的學校,省考試院將停止該中學提供綜合素質材料的資格。
“近年來,廣東綜合素質制度的可信性正在不斷提高。”盧羨文說。
一個方向:擴大自主招生
省招辦稱,具體如何操作,尚待下一步確定
本報今天消息 記者夏楊報道:“以后高水平大學要探索實行以高考成績為基礎、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和招生學校測試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選拔方式”,引起各方關注。到底什么是“招生學校
測試”?今早,省招生辦副主任、省教育考試院招生考試部主任黃友文補充解釋,“招生學校測試”就是目前一些重點院校實行的自主招生考試。據悉,自主招生高校范圍的擴大,將是改革的方向。
“不過,這只是個方向性的改革調整方案,具體怎么實施,還有待細化方案出臺。”黃友文解釋,廣東目前只有中大、華工組織了自主招生測試,其他一些進入國家211、985工程等的重點大學,如華師、華農等,還沒有組織。“自主招生高校的范圍在擴大,這作為一種招生方式的有效補充,也正在積極探索中,這都是改革的方向,但具體以后怎么做,還要下一步才能確定。”
“具體什么時間細則能夠出臺,目前還沒有時間表。”黃友文說,這個高考制度調整方案涉及的內容,有一些廣東已經在做,比如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今年已開始考試了,實施方案已經成熟;但還有個別問題,要等條件進一步成熟時才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