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
來源:網絡 2009-09-09 15:58:12
在高一政治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構建主動學習模式。何況高一思想政治課主要的內容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經濟常識,有著構建主動學習模式的基礎和優勢。第一,經濟常識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為基礎,又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緊密聯系的一套科學性、時代性的基礎理論,以此來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更能適應高一年級學生的需要;第二,經濟常識中的趣味性、實踐性和實用性,又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吸引力;第三,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的迅速變化,又為學生獲取大量信息,構建新知識提供了多種方便快捷的途徑。
二、構建高一政治教學的主動學習模式
依據構建的理論,我有幾點設想:
設想一:以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創造一個主動學習的動力系統。
我們的教育應該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但是如何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這應是老師教的關鍵。因此,我認為政治教師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學生用心去溝通,建立起一種平等互助、相互尊重、信任對方的師生關系,只有當老師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時,學生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從而形成一個學習的動力系統。而教師則以一種愉快、輕松的心情甚至是激情去教學,把我們信任和尊重的眼光投向學生,把我們的歌聲與微笑送給學生,不吝惜地把我們贊美的語言送給學生,讓學生學習感到心情愉快,輕松接受新的知識。這就是主動學習模式的內在動力。
設想二:學生在主動學習模式構建中的主體作用。
高一經濟常識所涉及的知識十分廣博,從古到今,從中到外,無不與現實生活有關,所以這就要求教師本身應當具備廣博的知識,并能宏觀地去指導學生如何主動學習。但主動學習模式中最重要一點就是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中心地位,也要求我們教師:凡是學生能動口的盡量讓學生動口,凡是學生能動手的盡量讓學生動手,凡是學生能總結歸納的盡量讓學生歸納。
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互助等方式來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1)通過分組合作去主動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發現問題,再通過師生互助對問題提出假設并加以論證,例如講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時,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了解某種商品的市場行情,然后分析其是否符合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的要求: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2)通過課堂談話法、討論法等引導學生去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形成適應學生自己學習的知識結構。
(3)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中各種經濟現象相結合起來,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形成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知識體系。
當然。在學生主動學習模式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亦不可忽視,我們主要起著指導、幫助、協調、組織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
設想三:主動學習模式中的交流并進創設。
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主體作用,構建起了自己的新知識結構,但這種知識結構能否促進學生學習,或學習效果怎樣?我們得檢驗。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新構建起來的知識結構,應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小組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交流,使學生能夠不斷地檢驗、思考自己的學習實踐,從而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新的知識體系。這時教師應注意啟發、點撥、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得到教師的贊美,這樣更能促進他們的學習。
三、主動學習模式構建的反思
以我初為人師的看法,高一政治教學主動學習模式的構建,從理論上講,它符合時代的要求,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但是在現實操作中有很多困難,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1)對學習主體思想認識的反思
高一學生作為主動學習的主體,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大群體,又是第一次接觸經濟常識,富有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就是利用這點來發揮其主動性,然而,大部分學生的思想,仍然處于“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的認識上,課后很少主動去學習經濟常識,況且,學生的學習科目繁多,時間分配少等等,這些都是構建主動學習模式的障礙。
(2)對教師群體的反思
我認為,構建高一政治教學主動學習模式,只是素質教育進程中的一種嘗試。作為政治教師,身為教育工作者,應當有教育改革的責任感,在教育第一線工作的人,更需要有推進教育改革的膽略。當前,更要求我們政治教師的素質不斷提高。可是,政治教師真正走在改革的前沿陣地了嗎?政治教師的素質真正提高了嗎?政治教師的改革膽略受到社會的肯定了嗎?這都需要我們重新去衡量。
(3)對現實的反思
盡管素質教育的形式多樣化,傳統教育的根仍然可以夾縫生長,
那么我們構建的高一政治教學主動學習模式是不是可以成為一種兼容性最強的嘗試呢?能否被社會認可并“開花結果”呢?或者成為改革的實驗品。這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責任。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