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識部分
來源:網絡 2009-09-09 15:42:14
第一、二課
1、 國家是怎樣產生的?國家的本質是什么?
答:國家是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不可調和的產物。是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構。
因此,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當然還有社會管理屬性)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性質(國體)
2、 判斷國家性質的根本標志是什么?
答:看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中,實行為哪個階級服務的政策。
3、 什么是民主?
答:是相對于專制制度(個人獨裁)而言的一種國家制度。它是指在一定(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
民主總是屬于統治階級的,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世界上不存在超階級的民主。因而,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 民主和專政的關系是什么?
答:二者是辯證統一的,對統治階級的民主就是對被統治階級的專政。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于統治階級內部,專政則適用于被統治階級。
另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輔相成,互為前提,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所以,民主制國家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體,既要發展民主,又要加強專政的職能。
5、 國家性質與國家職能的關系是什么?
答: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
★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么?
答: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工人階級的領導是我國國家性質的首要標志,工農聯盟是我國國家政權的階級基礎。)可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就必須既發展人民民主又加強對敵人的專政。
(1)人民民主專政有什么特點與優點?
答:它是對絕大多數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的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它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它具有廣泛性(主體廣泛、享有的權利廣泛)和真實性(制度、法律、物質保障)的特點
(2)為什么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政治文明)
答:①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②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③我國目前經濟、文化、教育發展水平仍較低,使我國的民主還不夠成熟,必須進一步完善。④有利于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有利于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意志,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有利于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3)如何建設我國的民主政治?
答:①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②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照搬西方的政治模式。③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④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什么要堅持把依法治國、人民當家作主和黨的領導相統一
起來?
答: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體現,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本質是崇尚憲法、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權威。可見,黨的領導是關鍵,人民當家作主是本質,依法治國是保證,三者是有機統一的。只有把三者統一起來,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民主的性質和方向,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民主健康地發展。
(4)為什么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答:①是立國之本,是四項基本原則之一;②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5)為什么說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答:①只有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才能充分調動億萬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投身到現代化建設中來;②只有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6)新時期,如何更好地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
答:①突出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國家職能;②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內條件和國際環境;③發展人民民主,實行民主法制化,決策民主化;④重視法制建設,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⑤加強國家政權建設,加強國防建設;⑥積極轉變政府職能。
★我國的國家職能有哪些?
答:㈠對內職能:①政治職能。②經濟職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③文化職能。(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僅能保證經濟建設的正確發展方向,且為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④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㈡對外職能:①防御外部敵人的侵犯和顛覆,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
②發展國際的交流與合作,創造有利于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
③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經濟發展,積極發揮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
我國的國家職能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又反映了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
6、 國體與政體(政權的組織形式)的關系是什么?
答: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有著重要作用。(由于歷史條件、階級力量對比、傳統習慣、國際環境等不同)政體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經濟基礎和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只能是而且應該是民主共和制。
7、我國的政體是什么?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是什么?人大代表的權利和義務又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它是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領導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人大代表的權利:發言、表決免責權;提案權;質詢權。
人大代表的義務:模范遵守法律;保守國家機密;密切聯系群眾,經常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接受選民或原選舉單位的監督。
8、我國人大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是什么?
答:民主集中制原則。表現為三方面(詳見教材P26)(理解)
9、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好制度?(優越性、意義)
答:①有利于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的意志,能確保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②有利于保證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權力的統一。③有利于保證我國各民族的平等和團結。
10、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①(從政體—國體角度)它直接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政體反映國體);②(從人大制與其它制度角度)它是建立其他有關國家管理制度的基礎。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