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第一單元
來源:網絡 2009-09-09 15:36:17
【第一課】神奇的貨幣
一、貨幣的本質
考點1:商品的基本屬性
(1)商品的含義: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價值和使用價值。
①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②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前者是自然屬性,后者是社會屬性)
③勞動產品不一定有價值,因為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第二,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因為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是商品。
考點2、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①貨幣的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②貨幣產生: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金銀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貨幣產生。
③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考點3:貨幣的基本職能
(1)、基本職能:
①價值尺度
含義:貨幣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
要求:執行這個職能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②流通手段
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現形式:商品—貨幣—商品。貨幣出現以后,商品交換包括了買和賣兩個先后銜接的階段。而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貨幣執行這個職能必須用現實的貨幣。
流通貨幣量的計算公式: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數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次數。
考點4:金屬貨幣與紙幣
(1)、紙幣
①含義: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②職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國家的紙幣還具有世界貨幣的職能)
③發行:
A、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可以任意發行。即國家可以規定紙幣的面值,卻不能決定它的購買力。
B、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為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通貨膨脹,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小于這個限度,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C、解決方法:通貨膨脹,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通貨緊縮: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發行國債,投資環境設施建設,擴大出口。
二、貨幣的種類與形式
考點1:貨幣與財富:貨幣總是代表著一定的財富,代表著人們過去的勞動。它本身沒有是非善惡的區別。
考點2:結算與信用工具
(1)結算:在核算一定時期的各項經濟收支往來時通常使用的方式。包括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
(2)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含義:銀行信用卡是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信用卡是……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②支票:
含義: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種類:現金和轉帳支票在我國主要分為轉帳支票(付款單位或個人開票后,收款到銀行把款轉入自己帳戶)和現金支票(由付款單位開出,收款人憑票到銀行支取現金)。
考點3:外匯與匯率:
(1)外匯的含義: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的含義: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我國的匯率制度: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3)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穩定,對實現擴大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