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綜合探究專題考點分析
來源:網絡 2009-09-09 15:30:56
(一)復習提要
綜合探究題是根據《新課標》“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的基本理念構建起來的,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為指向的問題形式。新的思想政治課教材,每一單元都設置一個“綜合探究”課,以“探究活動目標、建議、參考、理論評析”等方面引導學生全面進行探究性活動。
作為新課程改革導向的高考,《考試說明》規定了“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考核目標與要求,強調學生要能“根據有關信息,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發現或者提出體現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問題”、“綜合使用題目提供的信息、課堂學習或自主學習獲得的知識、方法,提出必要的論據、論證和探究問題,得出合理的結論”。因而考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加強對綜合探究題的研究,著重研究《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研究近幾年廣東、江蘇、上海等地的高考政治卷,認真分析、準確把握試題的特點與透射出的復習要求和備考方向。
從實戰練習學生答題情況來看,考生在作答時存在著對問題活動主體不明確,對基礎知識綜合運用不到位,答案不適合較強開放性要求等弊病。這要求考生復習備考時要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去研究綜合探究題,做到以下幾點。
1.以“考試范圍”為基點,夯實應考基礎知識
做好綜合探究題,離不開一定的學科知識作基礎和支撐。實際練習中考生回答綜合探究題常見的問題有:“空”,拋開教材,缺乏知識底蘊;“虛”,針對性不強,脫離材料,簡單照搬教材或老師歸納的觀點;“亂”,邏輯混亂,沒有層次;“寡”,角度單一甚至重復。這說明考生對基礎知識要突破記憶層面,上升到理解、運用的層面。微觀上要熟知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宏觀上要使學科知識體系在頭腦中形成網絡。抓好考點過關,明確“題目出在書外,答案卻在書內”。
2.以“掌握解題方法”為目的,增強學習主動性。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主動的尋找綜合探究活動資料,運用新課程教材每單元提供的綜合探究問題,結合《考試說明》提供的題型示例,讓學生熟悉綜合探究活動的開展、過程、結論,掌握綜合探究活動形式和過程,從而適應“綜合探究”試題實踐性強的特點。同時,要注重觀察生活,對如中學生心理健康、迷戀網絡游戲、榮辱觀念等自身問題,要能選擇一定的角度去思考,提出好的建議,掌握一些基本的實踐方法。其次,注重解題方法掌握,根據綜合探究題型特點和不同設問,能合理組織答案。
3.以“思維的拓展性”為重點,提高練習效率。
要注重發散性思維的鍛煉,熟悉開放性答題方法。探究性命題的考查的思維品質不再局限于線型思維,而是多角度的發散性思維。要求考生有一問多思、一問多解的思維習慣,善于聯系,有類似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味道。
4.加強“組織答案”方法學習。
探究性學習考試最終落實到書面形式,強調對書面表達能力的考查。平時練習中,考生要致力做到“三個一定”:答案內容一定要切合主題,原理表述一定要準確,邏輯一定要清楚。具體要做到:運用好概念化語言,答案理論在前,理論后要緊扣題意,對理論進行闡釋;抓關鍵詞,緊扣材料主題,從材料中找答案;防止出現理論和實踐脫節;語言要有時代氣息,要簡明扼要;答案層次要分明,有一定的邏輯性;書寫要工整,卷面要整潔等。
(二)典型例題
例一:(2008江蘇高考卷第37題)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舉世矚目的體育盛會。在迎奧運過程中,某校高三(1)班同學開展了“感受奧運、參與奧運、做奧運文明使者”的綜合探究活動,讓我們一起參與其中。
情境一:同學們從網上下栽了各具特點的部分奧運會會徽和具有“篆書之荑”的第29屆奧運會體育圖標,“金玉良緣”的奧運獎牌,“祥云瑞靄”的奧運火炬,深深為中華文化的魅力所感染。為設計者的智慧所折服。
(1)結合《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的知識,談談從北京奧運會會徽和體育圖標的設計中,你發現了什么?
情境二:有同學說,在家門口舉辦世界最高水平的體育賽事,我們觀看更方便了;有同學說,舉辦北京奧運會對我國社會生活產生了廣泛的影。對此,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2)你認為舉辦北京奧運會給我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帶來哪些影響?(請各舉一例)
情境三:同學們了解到,北京有為數眾多的青年學生加入到奧運志愿者行列。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在江蘇選拔產生了377名火炬手及137名護跑。其中也包括中學生。并非每個人都有當志愿者和火炬手的機會。但是人人都可以為奧運會增光添彩。“心動不如行動”,班級組織同學們開展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做奧運文明使者”為主題的演講賽。
(3)請你從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角度。就上述主題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擬出演講要點。
試題解析:
本題以“感受奧運、參與奧運做奧運文明使者”為背景,分別從不同角度設置材料和問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方面內容。第(1)問通過材料和圖標探究與《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有關的理論知識,通過幾屆奧運會會徽的對比找出奧林匹克精神與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及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的文化生活知識,同時也滲透著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和辯證否定觀的哲學知識。第(2)問要求進行發散性思維,從多角度闡釋北京奧運會給我們帶來的一系列影響,答好該問要找好切入點,要有較高的語言概括能力,政治方面側重中外文化體育的交流,火炬傳遞激發愛國熱情,增強民族凝聚力;經濟方面側重體育產業的發展,培育奧運經濟等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化方面側重向全世界展示我國優秀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第(3)問運用權利與義務知識回答“理論要點”,較易;實踐要點,也就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做奧運文明使者”的活動中,履行好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做奧運文明使者。
參考答案:
(1)北京奧運會會徽的設計融合了奧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體現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在體育圖標的設計中以篆書筆畫為基本形式,融合漢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化特征,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古為今用,實現了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堅持了辯證的否定觀,樹立了創新意識。
(2)例如:①通過舉辦北京奧運會,加強了我國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樹立了我國良好的國家形象;通過奧運火炬傳遞等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增強了民族凝聚力。
②舉辦北京奧運會促進了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增加,培育出新的消費熱點,帶動了體育產業的出現和成長,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③舉辦奧運會有利于展示中華文化,促進中外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④“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理念的貫徹,促進了我國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動了科技創新和應用;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3)①理論要點: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我們在珍惜公民權利的同時,更要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做奧運文明使者”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②實踐要點:簡述自己以怎樣的實際行動,提高文明素養,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做奧運文明使者。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