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凝聚力形成的重要方法(2)
2009-09-08 10:53:03網絡
班級的凝聚力在各種活動中才容易形成,有了很強凝聚力的集體在活動中才更加有戰斗力,表現也更為突出。正是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從疲于應付,到嘗到班級凝聚的力量,才體會到競賽形式的活動很利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
看著各班為跳繩比賽忙碌著,我也催著學生們練習。大概因為是六年級了,學生們對這樣的活動提不起興趣,不緊不慢地練著。臨比賽前的練習時,隊中出現了問題:男生“打架”、女生“吵嘴”……沒有時間再做思想工作,孩子們疲疲沓沓地上了賽場。最后的比賽結果是年級最后一名。孩子們蔫頭耷腦地回了教室,看到他們這個樣子,我沒再多說什么。
接下來是全校的課間操比賽。一次上操時,體育老師在我耳邊輕輕地說:“我教的三個班里,十一班對這套新的七彩陽光課間操做得最不好,主要是個別學生不好好做。”聽了這話,我的心里不太舒服,在跳繩比賽中輸得已經很沒面子了,為了十一班的今后,一定要努力。
在宣讀比賽規則時,我得知班主任在評比中占5分。于是,我在學生們面前鄭重承諾,我樂意為了十一班課間操,比賽努力加上老師能做的5分。
接著,利用班干部的力量,采納合理建議,制定應對比賽的方案。班干部們把全班學生分成小組各負其責,全班學生利用班會課、自習課的時間,通過網絡視頻集體在教室里學習,糾正規范每一節操的動作。然后,充分利用一切課間操的時間抓緊練習。
正式比賽時,全班學生們的校服穿得整整齊齊,每個孩子都能認真地完成自己的動作。三分多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不管怎樣,這次的精神面貌、集體意識、班級凝聚力,都被每個學生表現在身上、融匯在“血液”中。在這次比賽中,我們十一班是第二名。
兩次比賽呈現出來的不同結果,我們全班一起討論、總結。最后,我與學生們分別都以這件事為內容,寫下了自己的認識和收獲。相信通過這樣的活動,能使我們的集體更加具有凝聚力。
專家點評
張老師坦誠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最重要的心態轉變,是把學校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作為必須組織參與的責任,還是把每一次競賽活動看成是形成班級凝聚力的契機?而且持什么心態成了影響班級活動效果的最重要能量。
不少教師可能會抱怨,層層級級安排的活動太多、競賽太多、檢查太多,讓人應接不暇,疲于應付;也有很多老師會有張老師這樣的體驗,與其手忙腳亂地應付各種活動,不如投入自己,體驗到班級凝聚力在活動中形成的快慰;還會有老師自己設計班級特色活動,不斷地用各種活動內在吸引學生。
我們難免會問:張老師全情投入讓班級在競賽活動中漂亮亮相一次,就是在超負荷付出,還要另行搞好特色班級活動的話,不是要透支不過來嗎?
恰恰相反,感覺最辛苦、最疲勞、最可能陷入倦怠的是抱怨者,能享受過程,自然傾注熱誠聯系著活動的本質快樂的是后者。這一切都是凝聚力中隱藏的能量奧妙決定的,前者必定會導致負面能量暗流增強,后者是正面能量相互激活揚升。
祝賀張老師,正轉向了潛滋暗長的班級凝聚力,遇見了牽引這股生命能量的心靈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