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素質是優秀教師的靈魂
2009-09-08 15:55:01網絡
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往兒童世界的“全權大使”。為了完成這一重大使命,他應當具有強烈的責任感,這是班主任的必備素養,是班主任素養的厚重基石,而這一基石的主要標志就是有愛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記住,你不僅是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優良的思想道德素質是班主任教育學生的精神力量,它包括重責任、有愛心、講民主、尚公正。”
班主任工作是愛的事業,這種愛包括自愛與愛人兩個方面。所謂自愛,是指從愛護教育者的名譽出發,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從而獲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尊重與信任,成為可敬可愛的人。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一群觀察細致入微并善于模仿的孩子,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處于最嚴格的監督之下,因此,班主任必須注重自愛,只有以身作則,才能為人師表。
除了自愛以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之外,班主任還必須愛人。對學生的熱愛是班主任在履行職責時對教育對象所產生的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感,這種情感是教育的基礎。因為沒有愛,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應從廣度與深度兩個方面加以理解。
從廣度上來說,它是一種博愛,即關愛所有的孩子。一般來說,好學生、聽話的孩子,往往比較討人喜愛,而那些表現較差的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令人產生愛的情感。但是,社會責任感要求班主任必須熱愛一切學生。只有發自內心地去關愛那些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
再從深度上來說,班主任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外在表現,更要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青少年的心理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它如同一方沃土,不種植樹,便會雜草叢生。班主任要善于突破學生的心理屏障,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導他們健康發展。這是獲得教育成功的必由之路。
崇尚公正是人們普遍的心理需求,也是中學生對教育公正的迫切需求。有的班主任在學生中威信不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處理問題不公正。因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以公正為標尺,對學生一視同仁,沒有厚薄之分,既不偏愛好學生,又不歧視后進生,這樣的班主任才會深受學生的喜愛,才會具有較高的威望,才能有效地開展班級教育活動。
發揚民主,克服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原則。教育的民主化是以師生雙方人格平等為前提的,沒有師生雙方人格的完全平等,就沒有民主的教育可言。教育民主要求班主任提高民主意識,尊重和理解學生,和學生平等地探討問題,對學生缺點和錯誤,采取說服的方式,而絕不能壓服,同時歡迎學生批評老師,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有錯必糾,這樣做有利于改進班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