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各國聯手應對美國金融危機
來源:網絡 2009-09-08 17:59:09
【事件回顧】
材料一:2008年9月15日,擁有158年歷史的華爾街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產保護申請。伴隨著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被美國銀行的收購,AIG依靠政府的救援勉力維持,曾經不可一世的華爾街金融巨頭紛紛倒下,美國股市也不斷創下近來新低。全球股市迎來僅次于“9·11”的黑色星期一。從表面上看,是次貸危機引發了美國的金融危機,但由于金融創新和金融全球化的發展,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卻不僅僅局限于美國。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系統性金融危機,其本質上是一場史無前例的信用危機與信用衍生品危機。次貸危機引發信貸危機,衍生危機拖累全球經濟。
材料二: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國際金融市場相互作用影響的關系越來越緊密,華爾街的金融危機使全球金融體系出現系統性風險,很難有國家能在這種情況下獨善其身。在過去幾天里,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成為多輪多邊磋商的中心話題。在發達國家組成的西方七國集團財長會議、發展中國家組成的24國集團會議、由世界主要經濟體組成的20國集團特別會議、IMF和世界銀行年會以及歐元區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努力把脈金融危機,尋找對策,并表示了將合作應對危機的決心。全球化時代的危機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各國自行其是的時代已不合時宜。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正是全球應對危機的總體輪廓成形的周末,其內容包括向銀行系統直接注資,向銀行存款及銀行間債務提供保險,政府直接入股銀行,實質上是對部分銀行實行國有化。在這一日益清晰的全球性救市行動中,最具革命性變化的莫過于政府直接入股銀行,這是對政府過去減少對經濟干預做法的明顯背離。美國財政部一個星期前并不愿考慮這一做法,擔心會造成政府過度干預經濟,但現在看來,直接參股銀行是政府舒緩信貸緊縮的工具箱里最有效的一件工具。
材料三: 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各國政府、央行紛紛緊急出臺救市措施,聯手應對危機。10月13日,美國通過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法國、德國、西班牙、荷蘭和奧地利政府周一均推出了銀行拯救計劃,總金額達1.3萬億歐元(約合1.8萬億美元),旨在擔保銀行間貸款及收購銀行股份,從而阻止金融系統陷入崩潰。就在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后的幾個小時,中國央行表示,從9月16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從9月2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從9月19日起印花稅單向征收,匯金增持銀行股,國資委支持央企回購股票。從10月1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從10月9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7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相應調整。國務院還決定自10月9日起,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中國央行這次緊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聯手應對動蕩金融形勢行動的一部分,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負責任的態度。幾乎同時,美聯儲聯合歐元區、英國、加拿大、瑞典和瑞士等五大央行共同宣布,一致削減基準利率50基點。澳大利亞率先宣布降息100基點。早些時候,中國香港也宣布調整貼現窗基本利率算法,從而在事實上實現降息100基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策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11日呼吁國際社會協調行動,采取大膽措施恢復全球金融市場穩定。101遠程教育網
【經濟學分析點撥】
1、生產社會化和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經濟特征。經濟全球化表現為生產要素流動的全球化、資本的全球化、金融運作的全球化,市場的全球化。世界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為避免美國的金融危機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系統性風險,各國聯手應對這場危機。
2、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也存在著固有的弱點和缺陷,即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這些會帶來經濟的波動和資源的浪費,引起社會矛盾,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職能。美國自詡為自由市場經濟,一直強調風險自負的投資原則,這會帶來市場道德風險,加劇投機行為,最終導致了美國的金融危機,衍生危機拖累全球經濟。
3、各國央行的救市和我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體現了各國中央銀行作為政府制定貨幣政策、實施金融調控的機構,運用利率等手段貫徹政府宏觀調控意圖。同時也說明金融活動不僅需要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還需要強有力的監管系統,現代市場經濟中的金融活動才能正常有序地運作,才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
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是全球性的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在國際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5、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我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印花稅單向征收、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等說明國家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實施宏觀調控,以增加消費和投資需求,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6、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和開放性。在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下,社會資源會流向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企業。也表明了在市場競爭中,必然會出現優勝劣汰。
7、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其中,促進經濟增長是國家宏觀調控最主要的任務和目標。因為經濟增長是增強綜合國力和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物質保障。
8、中國人民銀行:(1)性質: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的國家機關,是我國政府組成部分。(2)職能:①依法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②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③經理國庫;④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的職能。
9、銀行的作用:(1)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是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2)銀行能夠掌握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國家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3)銀行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101遠程教育網
10、儲蓄的作用:(1)為國家積累建設資金,支援現代化建設;(2)調節貨幣流通。(3)有利于培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1、投資、消費和出口被譽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把擴大內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長期的、基本的立足點。擴大內需,即通過擴大國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美國的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下滑,會造成我國外部需求減弱,將不可避免地對中國經濟帶來一定影響。因此,中國將堅持擴大內需、鼓勵消費的方針,加大對社會保障的投入,促進農村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消費。
【哲學分析點撥】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特點, 這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基礎和解決矛盾的關鍵。200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面對中國經濟存在的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等問題,將貨幣政策由“穩健”改為“從緊”。繼今年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調“二率”,意味著貨幣政策在實際操作上已告別從緊,轉向松動,政策重點開始轉向“保增長”。這樣的趨勢形成后,短期內不大會逆轉。原因是美國的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下滑,會造成我國外部需求減弱,將不可避免地對中國經濟帶來一定影響。
②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同時發揮正確意識的能動作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下,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狀況的聯系日益密切。面對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適時調整有關政策措施,是落實靈活審慎經濟政策的具體體現,將有利于保持我國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有利于我國金融體系包括資本市場的安全運行和健康發展。今后,人民銀行將密切關注這場金融危機的發展演變及帶來的影響,根據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適時靈活地采取相關措施加以應對,共同抵御國際金融風險和國際金融危機。
③尊重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既要尊重規律,又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④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全球經濟彼此緊密相連,各個經濟體之間通過貿易、投資等活動,彼此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特別是,一些主要經濟體的金融動蕩往往會影響全球投資者的信心,一個經濟體的經濟困境甚至會造成全球性的貿易和投資活動調整。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不存在完全不受外部影響的“孤島”。
⑤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產生多大沖擊,目前尚言之過早,但在其影響下,國際研究機構已紛紛預測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由于美元和美國經濟的全球地位,美國金融危機有可能帶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從而使我國出口的外部環境在未來兩到三年趨于惡化,經濟增長面對的形勢更為嚴峻。
⑥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前途是光明的,而發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正確對待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的困難。當前世界經濟下滑,會造成我國外部需求減弱,將不可避免地對中國經濟帶來一定影響。但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正在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我國國內市場巨大,有著較大的回旋余地,市場流動性也比較充裕,只要我們采取有力措施,調整結構,不斷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內需,中國經濟就有著持續增長的較大潛力。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應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這場危機持續時間長,波及面廣,美國經濟將要經歷一個較長時期的緩慢增長,其他國家經濟也會受其拖累。但是,現在的情況與上世紀30年代不盡相同。美國實體經濟,包括高科技經濟基礎還是好的。過去幾十年,世界經濟歷經風風雨雨,最終都渡過了危機,實現了新的發展。今天,國際社會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經驗更加豐富。一定要有信心應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101遠程教育網
⑦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對立——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斗爭。統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轉化;矛盾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又要看到矛盾雙方的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在對立中把握統一。
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敢于承認矛盾、揭露矛盾;要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⑨當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體的功能就會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當部分以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要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中國央行這次緊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聯手應對動蕩金融形勢行動的一部分,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負責任的態度。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系統性金融危機。
【政治學分析點撥】
1、國際組織的作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策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11日呼吁國際社會協調行動,采取大膽措施恢復全球金融市場穩定。
2、國際關系主要是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反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表現為共處與競爭、合作與沖突、屈服與對抗、和平與戰爭等。其中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基本的形式。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當前,聯手應對金融危機是世界各經濟體的共同利益所在。101遠程教育網
3、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應對當前金融危機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
4、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絕不允許別國侵犯我國的國家利益,也絕不侵略別的國家。這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愿繼續與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繼續與各國中央銀行和國際金融組織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5、國家要履行職能:經濟職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創造有利于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的職能、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積極發揮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的職能。人民銀行和相關部門要對國內金融機構的海外投資進行了監測、匯總、分析,并根據金融危機的演變,及時提出加強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的建議,規范指導,各金融機構也積極應對。
6、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建立以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為基礎,并有利于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雷曼公司宣布破產或許將催生“金融新秩序”的建立。遭到次貸危機重創的世界各國都在思考同樣的問題:世界迫切需要構建不依賴于美國的多元化貨幣金融體系和公平公正的金融秩序。
7、對人民負責原則。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國家機構是人民利益的執行者和捍衛者,一切國家機關都是為人民辦事的,一切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都是人民的公仆,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對人民負責,努力為人民服務,是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和工作宗旨。 暫免征收利息稅體現了讓利于民。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