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沖刺復習:政治看題抓中心答題練套路
2009-09-08 17:08:29網絡
政治:看題抓中心,答題練套路
點評人:邵晏 泉州一中2008屆高三政治備課組組長
在臨考前50天,學生在政治學科的兩大難關仍是“基礎關”與“審題關”。看書時,基本原理、概念都明白,做題時就蒙了;做題時,不看中心看細枝末節,誤會題意。
比如這次省質檢有一道觀點題“當前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是處理分配不公問題”,考查的其實是很基礎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的問題,但不少同學被“協調社會公平”迷惑住了,又沒有注意題干中的“中心工作”四字,12分就這么扣走了。
接下去兩個月要補“基本功”,沒有什么取巧的辦法,考生除了要相應地背、記之外,也要在表述上下工夫,做題時要盡量完整、準確地表述原理,避免出現答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的情況。建議從現在起每天可抽十幾二十分鐘把書上的原理一字不落默寫出來,爭取在高考(Q吧)前把課本過一遍。
在整理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加強政治問答題的訓練,弄清各題型的套路。比如原因類題型,考生論述時可從“理論原因、結果原因、現實原因”等三方面入手。舉例來說,三農問題一直是近幾年關注的熱點,如果題目問到為什么要關注三農問題,那么考生就可以從“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理論原因)、“關注三農問題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業”(結果原因)、“現階段,我國農業基礎比較薄弱、生產形勢嚴峻”(現實原因)等三個角度入手。
從題目設置上,這三次質檢的題型也呈現出一些新趨勢:選擇題部分,過去都是幾道選擇題共享一段材料,今年增加考查單列選擇題、組合選項選擇題;另外,評價某一觀點的題目也是今年的熱門題型,從去年底到今年的練習卷中反復出現,在省、市質檢卷上也有體現。這類題目有些類似于過去的“辨析題”,題目中有對的一面,也有不當的一面,考生在答這類題時要注意先表態,但表態不要過于絕對;再分析對錯,對題目中正反兩方面都要進行辨證分析。此外,體現新舊課程銜接內容的試題在這次省質檢中也有出現,考生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