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樓倒了錢權勾結的官商依然挺立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9-07 14:42:09
上海閔行區梅隴鎮一處剛剛建成的商品樓倒了,讓很多平常見不到的貓兒膩見了光。人們發現,開發商的公司,一些主要股東居然跟當地鎮政府的官員同名同姓。調查證明,這些神秘股東的確就是梅隴鎮的政府工作人員。
房地產業的民營公司有官員參股,這種事早就聽很多人說過。不僅房地產業,其他的行業,只要某個民營公司做得比較好,在某地比較有規模,人們都會傳其中有當地官員的股份。據說,這些股份,有的是官員投了錢的,還有些官員根本就沒投一分錢,拿的是干股,而且份額不小。一個熟識的商人告訴我,凡到一個地方投資,如果沒有特別硬的背景,第一件事是要送當地官員股份,這樣的話,才能站得住腳。他還說,這樣做帶來的好處很多,人家自動就會幫你把公司辦火。
民營公司能否因官員參股而火我不知道,但這樣的公司一旦出事違規,看在官員的面子上,多半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非像上海閔行的這個樓盤那樣,轟隆一聲倒了,想捂也捂不住了。
從歷史上看,中國的商人跟帝王一樣的歷史悠久,商人傍權,也是古已有之的舊事。在晚清和民國,官員經商,居然成了風尚。民營公司讓官員參股,為的是謀求保護和換取利益。上海閔行梅隴鎮的梅都公司,開發梅隴鎮的樓盤,參股的官員都是負責房地產事宜的官員,道理就在這里。干哪一行業,就把主管某一行業的官員拉進來,好處自不消說。官員的參股,無論投資與否,本質上都是權力參股。把民眾賦予的公共權力,當成了牟取個人私利的杠桿。更嚴重的問題是,官員參股的公司,往往會做一些特別出格的事,比如建筑不顧質量,建廠不管環保。由于官員的保護傘作用,相關的檢查檢驗,都會安然過關。試想,如果這棟倒塌的樓在業主入住之后倒塌,那么情況會是怎樣?
問題是,這種事情,中央三令五申,為什么就是剎不住呢?一個小小的鎮政府官員,居然敢明目張膽地干。我們這么多紀檢部門,在當地民眾對此十分清楚的情況下,居然一點覺察都沒有。如果不是樓倒了,什么事情都不會有的。當地的民眾知情,買了樓盤的業主也可能知情,但沒有人會因為政府官員的參股而舉報他們。舉報了,也許根本沒有用處。但從根上說,民眾可能并不把這種貓兒膩看成很嚴重的事情。事情見得多了,也就習慣了。
事情真正可怕之處,也許在這里。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