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歷史知識點 > 大理歷史沿革

          大理歷史沿革

          來源:華夏經緯 2009-09-06 17:06:26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部,它東連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與思茅、臨滄地區毗鄰,西接保山市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北與麗江市接壤。總面積達29459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83.7%,壩區僅占16.3%,全州境內有108個大小盆地(當地叫壩子),是人口主要聚居區和農業耕作區。

            大理大部分為縱谷區,屬橫斷山脈南端。地勢呈南北走向,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山為劍川西部的雪邦山,海拔4295.3米,最低點是云龍縣怒江邊的紅旗壩,海拔724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紅河(元江)穿境而過,160多條大小河流遍布全州。境內湖泊主要有洱海、劍湖、茈碧湖、西湖、海西海、青海湖、草海、天池等。

            大理地區山脈屬云嶺山脈和怒山山脈。著名的蒼山十九峰將全州切割為東西兩部不同的地理環境。西部是崇山峻嶺,高山峽谷,東部則地勢平緩開闊。大理名山不少,除著名的點蒼山外,還有羅坪山、雪邦山、老君山、無量山、哀牢山、雞足山、馬鞍山、天馬山、石寶山、巍寶山等。

            蒼山,又名熊山,白語叫“極造賽”,意為老熊出沒的地方。這里由于氣候適宜,雨量充沛,很適合于植物生長。據有關部門統計,森林中高等植物類,僅大理蒼山上就有182種之多。云南八大名花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龍膽花、蘭花、綠絨篙,蒼山上都有生長,尤以山茶為最。大理是山茶的故鄉,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大理山茶甲云南”之譽。

            在這塊廣袤、富饒、美麗的土地上,1956年11月22日,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州現轄12個縣、市,即大理市、洱源縣、云龍縣、劍川縣、鶴慶縣、賓川縣、彌渡縣、祥云縣、永平縣、漾濞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南澗彝族自治縣。自治州首府設在大理市。大理市距省會昆明383公里,是國道214線及320線的交匯點。大理自古以來既是滇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滇西的交通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大理的交通事業有了飛速的發展。如今被當地群眾稱為“鐵公雞(機)”的廣(通)大(理)鐵路,楚(雄)大、大麗(江)、大保(山)高速公路、大理機場均已全線開通,大大地縮短了祖國邊陲大理與內地的距離,大大促進了大理地區的農業、文化以及旅游事業的發展,這是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大理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個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全州現有人口343萬。人們喜歡把少數民族稱為兄弟民族,這不是無道理。因為很多民族的創世神話,都說各民族是一母所生的親兄弟。居住在大理的各民族,歷來都友好相處。今天,大理各族人民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秉蒼山洱海之神韻,承南詔大理之榮光”,更加團結和睦,同心協力,共同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

            大理是祖國西南邊陲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據考證,遠在4000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人類居住。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在以洱海為中心的200多公里范圍內,已經發現或發掘出新石器、金石和青銅器遺址近百處,其中以白羊村文化遺址、大理佛頂、馬龍等文化遺址、劍川海門,文化遺址、祥云大波那文化遺址等最為典型。在白羊村遺址出土文物516件,除大量手制陶器和部分石器外,還有豬、狗、牛、羊以及其他野獸的骨、角、牙器和蚌器等,屋基內還有稻作文化遺存。這說明,洱海地區的居民當時已開始經營農業,并已形成定居的村落。經測定,白羊村遺址距今約4000年,相當于夏王朝的早期。海門口遺址出土文物近1000件,其中陶器最多,而且還有制陶工具。陶器中有不少陶網墜,還出土有銅釣鉤,說明這里居民以捕魚為業。同時出土有麻石制作的工具。海門口遺址距今約3200年,相當于夏王朝晚期。海門口的銅石并用文化是洱海區域的新發展。大波那出土一具以楠木為外槨的銅棺,隨葬品90多件,絕大多數是青銅器,其中有鋤、錛、矛、劍、鉞、尊、杯、勺、斧、匕、杖等器物,有鼓、鐘、葫蘆笙等樂器,還有房屋、牛、馬、羊、豬、雞的模型和其他飾物。該墓葬距今約2400年,相當于戰國中期。這些文化遺存表明,在很早以前,大理各族先民就已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一步步從新石器時代走向銅石并用時代,再走向青銅時代,他們通過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共同創造了大理的歷史和文化,創造了洱海文明。

            大理一向被稱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所謂十字路口,是說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在這里交匯,使大理成為連接東南亞、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南方絲綢之路”,又稱“蜀身毒遭”,是一條從四川經大理通往印度及中亞的民間商道。從成都到大理的路線實際上有兩條。一條稱靈關道,也稱西路,是從成都經雅安、西昌、鹽源、會理、大姚到大理;一條稱五尺道,也稱東路,是從成都經樂山、宜賓、昭通、曲靖、昆明、楚雄到大理。而從大理經永平、保山、騰沖到緬甸、印度一段稱博南道。大理剛好在靈關道、五尺道和博南道的交匯點上。

            所謂茶馬古道,是滇川藏進行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它是以大理為中心往東經楚雄到昆明,再到內地;往南經巍山到茶葉主產區云縣、鳳慶及普洱、思茅等地;往西經保山到緬甸,再到東南亞諸國;往北經麗江、中甸到西藏,再到印度、不丹、尼泊爾諸國。在這條古道上,大理各族先民們早在二千年前就已做著馬匹、茶葉、藥材和皮毛的生意了。

            據文獻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大理地區已出現了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部落,而且有了君長,出現了不同的族稱,如焚、叟、昆明、白蠻、烏蠻等,大理的多民族性此時已初步形成。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發巴蜀兵征云南,滇王投降,漢武帝以其故地置益州郡,下轄24縣,大都在云南境內,郡治在滇池縣(今晉寧)。從此洱海地區便完全置于中央王朝直接管轄之下。

            東漢時期,為了加強對洱海地區的統治,東漢王朝將益州郡中的不韋(今施甸)、巂唐(今云龍西南)、比蘇(今云龍)、葉榆(今大理)、邪龍(今巍山)、云南(今祥云)劃出,加上新設置的哀牢(今騰沖)、博南(今永平)二縣,置永昌郡,治所在不韋(今保山東北)。永昌郡地域廣大,史稱“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它除包括今天的整個大理白族自治州外,還包括保山、德宏、西雙版納和臨滄的部分地區。

            三國時期,諸葛亮平定南中(今云南貴州一帶,史稱南中),進一步推行郡縣制。建興三年(225年),從益州郡中劃出弄棟(今姚安),從永昌郡中劃出葉榆(今大理)、邪龍、云南三縣,從越郡中劃出遂久(今麗江)、姑復(今永勝)、青蛉(今姚安)三縣,合七縣設立新郡——云南郡,郡治云南(今祥云縣境)。

            隋末唐初,天下大亂,云南大部分部落支離,各據一方。此時洱海地區有蒙詔(今漾濞)、鄧賧詔(今洱源鄧川)、浪穹詔(今洱源)、施浪詔(今洱源東北)、越析詔(今賓川)、蒙舍詔(今巍山),先后崛起,史稱“六詔”。蒙舍詔因地處南部,又稱南詔。唐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南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國。先建都(山+龍)(山+于)圖城(今巍山縣大倉(山+龍)(山+于)山)、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后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南詔共傳13代王,歷時165年。

            乾寧四年(897年),權臣鄭買嗣殺死南詔王隆舜,后又殺死隆舜子舜化貞及南詔王室800人于五華樓下,奪取了南詔政權,建立了大長和國。天成二年(927早),權臣楊干貞又殺死鄭買嗣之孫鄭隆,滅大長和國,立趙善政為王,建立大天興國。10個月后,楊干貞又廢趙善政,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義寧國。

            后晉天福二年(937年),“白蠻”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蠻”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定都羊苴咩城。大理國共傳22代,歷時316年。

            元憲宗三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萬大軍,分三路進攻大理,忽親率中軍,“革囊渡江”,攻破大理,國相高祥被殺,國王段興智逃至押赤城(今昆明)。翌年(1254年),城破,段興智被俘,大理國遂亡。六年(1256年),元憲宗蒙哥赦免大理國王段興智,封他為“摩訶羅嵯”(大王)稱號,并授予管理大理各部的權力,俗稱大理總管。終元之世,段氏世襲大理總管,傳11世。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以傅友德為統帥,藍玉、沐英為副帥,調集30萬大軍征討云南,很快攻占昆明、大理。梁王自殺,大理總管段明兄弟被俘。明軍攻下大理后,實行改土歸流,廢除世襲土官,在大理地區設置大理、鶴慶、蒙化(今巍山)府。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軍兵不血刃,進入昆明。清軍占領云南后,仍沿用明朝建制,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和蒙化廳。大理府為迤西道治所、云南提督駐地。

            清咸豐六年(1856年),在滇西爆發了以回族杜文秀為首的各民族起義。起義軍很快攻占了大理。杜文秀做了總統兵馬大元帥,在大理建立了元帥府,勢力擴大到了滇中、滇西50多個縣,大理政權存在達18年之久。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成功,各省紛紛響應。10月30日(農歷九月初九),云南人民在昆明舉行“重九起義”,隨后在昆明五華山成立“大漢云南軍政府”(大中華國云南軍政府)。云南軍政府成立后,改迤西道為滇西道,后為騰越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廢除道制,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置祥云、彌渡、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云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13個縣。

            大理地區的歷史變遷和地理沿革大致如此。

            大理是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提起云南大理,人們并不陌生。以產大理石和山茶花聞名的點蒼山,峰嵐巖岫,氣象萬千。19個山峰,由北向南,像一座天然的屏風,矗立在洱海邊上。18條溪水從山頂傾瀉而下,像一條條閃光的銀鏈,懸掛在山峰之間。山頂上,古木參天,縈云戴雪,四時不消。山上冰天雪地,山下溫暖如春。

            蒼山對面的洱海,湖水碧藍,酷似大海。極目眺望,由南至北,浩森汪洋,煙波無際;從西向東,纖細秀美,形如新月。巍峨的蒼山與柔美的洱海相映襯,構成了一個令人遐想的神話世界。

            大理好就好在她山水相依。在我國所有的高原城市中,恐怕也沒有能與大理相比的風光。在這里山和水都凸現了它們的極致,互相依偎,互相襯托。可以這樣設想,如果大理只有山而沒有水,那么無論蒼山怎么高峻,他也如同一位單身的俊男,雖俊但未免感到寂寞;如果大理只有水而沒有山,那么盡管洱海多么清藍,她也只像一位單身的美女,雖美但畢竟感到孤單。大理真是天作之合,有山有水,山水相依,陰陽調和,剛柔并濟,真是再美不過了。

            大理的美就美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而有之。一個地方,如只有自然景觀,而無人文景現,就如同一位未曾受過教育的村姑,打扮得很漂亮,但沒有氣質,人雖美卻不耐看。這種美是不完全的美。大理得天獨厚。老天賦予大理的美是完全的美。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美,二者可謂相得益彰,使人看了心曠神怡。

            大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大理,一部厚重的歷史書。

            大理是風花雪月之城。風花雪月原是曲牌名稱,但把它用在大理的生態環境上,是再合適不過了。所謂風即下關風,花即上關花,雪即蒼山雪,月即洱海月。當地民謠:“身披下關風,腳踏蒼山雪,早看上關花,晚觀洱海月。”下關風猛如虎,它從蒼山與哀牢山之間呼嘯而來,至下關天生橋峽谷口,風勢便由下往上竄,出現了一些奇異的自然景象。下關一年四季風吹不斷,故有風城之名。上關花是指上關有棵奇花——十里香樹,花大如蓮,其果黑而堅硬,可作朝珠,故又名朝珠樹。《大理府志》載:“花樹高六丈,其質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應十二月,逢閏年則多一瓣,欲以神仙遺種。”今此花已不見,但上關花的傳說卻一直流傳下來。蒼山,即點蒼山。蒼山雪是指蒼山頂上一年四季不化的積雪。洱海,又名昆明池,古稱榆澤。因湖狀如耳,故名洱海。每逢農歷十五之夜,泛舟洱海,仿佛見到洱海月在上空,天上月掉進海中。蒼洱風光千變萬化,構成了“下關風大、上關花艷、蒼山雪瑩、洱海月明”四大奇紊。此外,大理的蒼山玉帶云,望夫云,花甸壩,蝴蝶泉,天生橋,還有賓川的雞足山,云龍的三江并流天池風景區,洱源的清源洞、鳥吊山和九氣臺熱水城,劍川的三江并流老君山自然保護區等,也都很關、很有名。

            從人文景觀看,大理更是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由于大理曾是古南詔、大理國建都的千年都城,因而留下了許多文物古跡。最著名的有大理崇圣幸三塔、蛇骨塔、太和城遺址、南詔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劍川石寶山石窟、彌渡南詔鐵柱、大理古城、巍山古城、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以及萬人冢、段功墓、杜文秀墓等等,都是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跡。

            大理的美就美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當你走進大理白族村落的時候,就會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

            一棵大青樹,一堵彩繪照壁,一座戲樓,就是一個白族村落的村口。

            那盤根錯節、枝葉茂盛的大青樹,仿佛記下了村落的漫長歲月與民俗;它的濃蔭至今還在庇佑著村落子民的安寧,難怪當地人把它稱做“風水樹”。

            照壁設計也獨具匠心。“壁”就是“避”,這有兩層意思,一是不讓村里的“風水”外泄;二是不讓外面邪氣進村來。所以在大理地區,不僅村口有照壁,就是宅第和寺廟中,也能常常看到。

            不少村子都有戲臺,每逢重大節日,如春節、本主會等,村民們都要在此舉辦各種演出活動,娛人娛神。

            在大理地區,最惹人注目的,莫過于白族民居建筑了。走進大理,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村落整齊、美觀。白族是一個尚白的民族,不僅服裝喜用白色,墻壁、照壁,也多為白色粉墻。當你走在用卵石鋪成的街巷里,淡淡的花香撲面而來;路旁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蒼山上的雪水就是沿著這條河流遍全村。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街街流水、戶戶養花”了。兩旁的房屋,其結構、布局、造型大抵與北京四合院相同。不同處是北京不太注意照壁和門樓,而大理白族則十分注重門樓和照壁的裝飾。在當地,一正兩廂帶照壁的宅院稱“三坊一照壁”,四坊圍合,有四個小天井和一中心庭院的稱“四合五天井”、“走馬轉閣樓”;由一個“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組成的兩進宅第,稱做“六合同春”。大理民居建筑多用石頭砌成,遠遠望去,一色的白墻青瓦、耀人眼目。民謠云:“大理有三寶,石頭打墻不會倒……”大理以風景優美著稱,大理人民很會利用自然條件來營造自己的住房,人工建筑與自然風景往往融為一體,互為映襯。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中,喜洲白族民居最受關注。2001年,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記載,遠在13世紀,“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是當時世界14個大城市之一,名列世界第十三、中國第二(當時我國在國內外影響最大的城市有二,一是宋都開封,名列第二,二是大理國國都大理,名列第十三)。

            1982年3月,大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24個)歷史之化名城之一;同年12月,大理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44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1994年,巍山古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2004年,大理又獲最佳中國魅力城市的殊榮。劍川三江并流老君山自然保護區、云龍三江并流天池風景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如今大理地區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可供游覽的景點達130多個。

            一個地方有如此多的優美的自然風光,如此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如此濃郁的民族風情,這在其他地方是很少的。

            大理的湖光山色就是天下最醇香的美酒,不飲自醉。大理本身就是一首最美的詩。楊奇鯤走了,“風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山色洗還清”的詩還在;楊淵海走了,“蝴蝶夢殘滇海月,杜鵑啼破點蒼春”的詩還在;鄧子龍走了,“惟有蒼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的詩還在;楊桂樓走了,他創作的詠蒼洱境的《山花碑》卻永存天地間……

           

          收藏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无码区国产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无码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看电影|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视频不卡乱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www中文| 国产免费黄色无码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女婷婷五月 |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人妻中文字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中文字幕mv|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