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
2009-09-04 16:00:04中教網
文章不是無情物,記敘文固然需要感情,議論文也需要感情,說明文同樣需要感情。介紹一件產品,講述一種道理時,多投入一些感情,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葉圣陶寫《景泰藍的制作》,字里行間充滿著對這一手工藝品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充滿著對制作手工藝品的工人那種高超技藝的欽佩與贊嘆之情。我們閱讀時也受到感染。
帶感情說明事物,首先是作者對說明對象要有真情實感。對說明的事物或喜歡,或贊嘆,或羨慕,你才能去關注它,觀察了解它,才能真正把握住特點。賈祖璋是因為荔枝是鮮美的水果,才寫《南州六月荔枝丹》把它介紹給大家。葉圣陶是因為贊嘆蘇州園林的獨特情趣與建筑設計,才寫出很美的《蘇州園林》。
帶感情說明,還表現在作者對事物最突出或美好的方面進行具體生動地說明。
使說明文形象生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內容上穿插傳說、趣聞。
生動地說明,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穿插一些生動的傳說和典故。這樣寫,不僅可以充實所說明的內容,豐富知識,而且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增強了表現力。如初中語文課文《死海不死》說明"死海"里"即使是不會游泳的人,也總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擔心會被淹死",引用了2000多年前統帥狄杜進兵耶路撒冷的故事,既讓人了解了有關死海的科學知識,又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
"傳說大約兩千年前,羅馬統帥狄杜進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邊,下令處決俘虜來的奴隸。奴隸們被投入死海,并沒有沉到水里淹死,卻被波浪送回岸邊。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將俘虜扔進海里,但是奴隸們依舊安然無恙。狄杜大驚失色,以為奴隸們受神靈保佑,屢淹不死,只好下令將他們全部釋放。"
這段文字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表達方式上,適當運用描寫。
例如:"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中國石拱橋》)
這是用描寫的方式介紹盧溝橋上的獅子,使人看到了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
三、說明方法的靈活應用。
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有句名言:"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的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在說明文中,要想正確地介紹事物,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或事理,就必須講究說明的方法。以下就常用的說明方法來談談。
1、詮釋與下定義。
詮釋是對事物的形狀、構造、成因、用途等等進行說明、解釋。如:"蟋蟀,又名促織、蛐蛐,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是一種很常見的昆蟲。體長15至20毫米左右,具有一般昆蟲的所有特征:一對長長的絲狀觸須,一對油黑發亮的翅膀,三對強健善跳的足。雌蟋蟀翅很短,不會鳴叫。在腹部末端除了兩根尾須外,還有一根長長的產卵器,這是它與雄蟋蟀外形上的最大區別,所以雌蟋蟀又俗稱"三尾子"。雄蟋蟀翅膀上長有發音器,兩對翅膀一摩擦,便能發出洪亮的聲音。"這是對蟋蟀的種種名稱、屬性、形狀、類別進行解釋,給人以清晰的印象。
下定義是針對事物的本質屬性作確切的說明,或對某一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作確切的解說。下定義語言必須精練簡潔,它的語句形式常常是:"某某是什么","某某怎么樣"。如《食物從何處來》一文中對食物的說明就用了下定義的方法!"食物就是一種能夠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的物質。"又如教科書中對概念、定理、定律常用下定義的方法。"菱形是平面上四邊相等的四邊形。它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它的面積等于兩對角線長度的乘積的一半。"這是對菱形下定義。下定義是對事物的本質屬性作判斷,所以不能模棱兩可。定義的高度概括建筑在對事物的本質透徹了解的基礎上,如果對事物的本質屬性了解得若明若暗,下的定義一定不準確。
詮釋和下定義可同時使用。可先定義,后詮釋。一般說,下定義要求十分準確,要一言一概要,不能有某些疏漏。而詮釋可就某些特征加以說明,比較靈活。
2、分類與舉例。
把事物按一定的標準分成一類一類加以籠統地說明,就是分類說明法。有些事物比較復雜不容易說明清楚,根據具體情況分門別類,逐一說明,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就能如實顯示。如歷史學家吳晗介紹古代的服裝,就用分類的方法。他在《古代的服裝及其他》一文中說:"以質料而論,綢、緞、錦、繡、綃、綺等等都是統治階級專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以此,布衣就成為貧民百姓的代名詞了。有些朝代還特地規定,做買賣的有錢人,即使買得起,也禁止使用絲質材料……"作者把衣裳按質料、顏色、花飾分成類別,每個類別里再說明什么等級的人用什么質料衣服,穿什么顏色的服裝,哪些等級的人袍子上可飾花紋,哪些等級的人不能飾花紋。復雜的問題一經分類,就簡單明確。運用分類的說明方法說明問題要注意把握分類的標準,說明某一事物如果一會兒以這個標準分類,一會兒以那個標準分類,那就混亂不堪。要能準確地給事物分類,就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和各部分各屬什么類別。
舉例說明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所以說明比較復雜的事物和事理時,常用這種方法。如說到聽覺器官接受的聲波有一定的頻率范圍時,就舉人的耳朵接受哪個頻率范圍的聲波為例進行說明,例子一舉,抽象的道理就具體了,易懂了。舉例要真實可信,不能憑想象,不能進行藝術加工,無根據地形容或夸張。例子要精選,要有代表性,確實能說明問題。
3、比較和比喻。
有比較才有鑒別。要解說清楚事物的特征、本質及其規律性,常用比較的方法。或進行同類比較,或進行異類比較。同類比較是把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同種類的事物進行比較,揭示它們的異同、優劣,幫助人們認識和區別。例如下面一段文字:"激光不是一種普通的光。它不僅能燒掉玩具坦克,而且能擊毀真坦克、真飛機甚至導彈和衛星。區區一束光線,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還是讓我們看看它的'脾氣'吧。首先,激光是一種顏色的單純光,而我們平常看見的光,是各種顏色混合起來的。比如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就可以看出它是含有七種顏色的光。其次,激光有很好的方向性,發射角極小,簡直可以說是平行光;而我們平常見到的燈光,卻是向四面八方發光的。再次,激光的亮度非常高。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發出的光,有人形容它比一千個太陽還亮,而強的激光,竟比太陽亮一百億倍以上。"為了說明白激光的特征,短短二百多字,多次用了比較的方法。特征突出,容易理解。
比喻說明也是常用的一種說明方法。例如《看云識天氣》大量運用了這種說明方法。如說明天上姿態萬千變化無常的云,就用了種種比喻,說?quot;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天上的云不易說清楚,用了比喻,不僅可把云的萬千姿態說明白,而且還生動形象。使用這種方法特別要注意貼切,注意慎用。如果人們對你要說明的事物并不陌生,一點就明的,那就不一定用比喻。
4、數字和圖表。
為了把事物說明白,使人們有清晰的印象,文章常采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例如要說明噪聲對人體的危害,不用數字就難以說具體,用數字效果就大不一樣。《噪聲之害》短文中這樣說:"噪聲是以'分貝'計量的。人體健康要求的聲音標準一般在40分貝以下。50至85分貝時,人們的交談和安靜的環境就受到破壞;超過85分貝,人體健康就要受到影響和損害;超過150分貝,耳膜會破裂,并產生一系列生理反應。"短短幾句話,把噪聲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說得那么有層次,清楚、明白。
圖表說明方法是借用插圖、表格對事物進行說明,它的作用是使人一目了然。
除上述說明方法外,對比說明、引用說明等也常用。不管運用哪種說明方法解說事物,說明事理,都要有明確的目的,都要為說清楚事物、事理的特征、本質及規律性服務。寫作專題訓練
一、從自己熟悉的果木及果實中選取一種,抓住其主要特征,利用可查找的有關資料,自擬題目,寫一篇說明文,不少于800字。
提示:介紹果木,首先應選擇自己所熟悉和喜愛的,這樣寫起來才會有親切感。但這還不夠,還必須搜集有關該果木的資料。在對某一果木有了充分的直接和間接的認識以后,就可以考慮選用哪些材料,采用怎樣的說明順序和行文結構。
二、以"……的自述"為題,介紹一種事物,寫一篇說明文,不少于800字,注意語言的生動性。
范文點評
范文一
沙棗樹
美麗富饒的河套平原,可謂物產豐饒。有金色的玉米、墨綠色的葵花、通紅的蘋果……但最具塞外風格的,則是沙棗樹。沙棗樹,又叫桂香柳,是一種落葉喬木。廣泛分布于內蒙、甘肅、青海等荒漠地區。
冬去春來,萬物復蘇。沙棗樹曲折僵硬的身軀在春風吹拂下,也漸漸恢復了活力:皴裂的樹皮,逐漸由古銅色變為淺黑色;脆硬的樹枝逐漸變得柔韌,顏色也由干燥的紅色變為青黑色;樹枝上長出許多小葉芽,也泛起了微微的綠。過十來天,這些枝丫就逐漸長出了長圓狀披針形的小葉,葉子上面脈絡清晰,正面呈淡綠色,背面則呈現銀白色。這是因為兩面都有銀白色鱗片的緣故。枝上生有許多堅硬的棘刺。大約再過一個月,小枝下部葉腋處便冒出了淡黃色的小花,這是沙棗花,呈喇叭狀。由于沙棗花有濃郁的香味,人們常常把它摘下來。夾在書里,當書簽用。沙棗花是風媒花,春末夏初強勁的塞北風,為沙棗花的授粉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沙棗花授粉后大約半個多月,花的后部就逐漸地鼓起來了,這就是剛剛形成的沙棗果。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綠色的小沙棗一點一點地長大。終于,9月,這個沙棗樹一年最輝煌的時刻到了!一串一串金黃色的沙棗,高高地掛在枝頭,引誘著過路的朋友--沙棗樹要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貢獻給人們!剝開沙棗金黃色的外衣,便露出了淡黃色顆粒狀果肉,吃到嘴里,甜中帶澀,別是一番滋味。但要留神,切勿貪吃,否則嗓子上邊會由于積滿了棗肉而發澀難忍,甚至發音變啞。沙棗的最里面是沙棗的核,十分堅硬,呈橢球狀,略發紅,上面布滿了褐色的經線。
沙棗樹生命力極強,是防風固沙的好樹種。沙棗樹的木材質地堅硬,所以又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沙棗可供生食,剩下的棗核,用線串起來,涂上顏色,又成為美觀實用的門簾--沙棗樹將它的一切,全獻給了純樸的塞北人。
百聞不如一見。朋友,如果在夏季,沙棗花會用醉人的芳香熱情的迎接您的到來;如果在深秋,沙棗果將以獨特的風味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
[評析]沙棗樹是河套平原諸多物產中最富塞外風格的一種樹。正因為如此,作者才帶著特有的感情來說明介紹這種樹。作者用描寫的語言勾畫出沙棗樹的形態和生長過程,突出了它的剛毅美;用贊美的語調說明它極強的生命力和功用,突出了它的精神美。最后以獨具特色的沙棗花和沙棗果歡迎遠方來客作結,又流露出對家鄉的摯愛。愛家鄉,向人介紹家鄉特產,寫家鄉特產,當然就是贊美家鄉。
范文二
電腦的自述
Hello,我的英文名叫肯皮特,中文簡稱電腦。我的祖籍在美國,我的曾祖父于1945年誕生在美國陸軍委托賓西法尼亞大學,叫埃尼阿克。他的身價很貴,價值40萬美元。他很強壯,重達30噸,長達30米,可是他的計算能力還很幼稚,比我差遠了。但它要比人工計算快200000倍,所以在當時一下子轟動了全世界。其實呀,他還有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可是這也不能全怪他老人家,誰不想為人類多做一些好事,可當時人們水平有限,沒辦法啦!
后來。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美籍數學家--馮o諾依曼見到我的曾祖父后,發現如果再增加一個器官,曾祖父會更實用,這就是存儲器的由來了。它就像一本筆記本,記著輸入的信息。有了存儲器以后,就可以將程序記住,而后根據程序內容,進行處理工作,整個過程就顯得簡便多了。這樣,我爺爺--第二代電腦就出世了。爺爺個子小多了,而且壽命和效率都比曾祖父提高了100多倍,使用范圍也擴大了不少。當時,我曾祖父只限于科研、軍事領域,而爺爺除了待在這些地方,商業、經濟管理領域也有了他的足跡。隨著爺爺一輩電腦可靠性的提高,價格的降低,大大促進了電腦的發展。我舅爺IBM7090電腦是第二代電腦的典型代表。
我的父輩就是1964年美國IBM公司生產的第一批集成電路電腦。集成電路,顧名思義,應當是許多電子元件放在一件東西上。它的體積比爺爺一輩電腦采用的晶體管縮小了許多,所以一臺小集成電路電腦只需組裝在一張寫字臺上邊。
我是第四代電腦。制造者是美國一位年輕的物理博士--特德·霍夫。第四代電腦,其實就是微型電腦。出生于1978年的F8,那是我表哥,功能和曾祖父差不多,但體積是曾祖父的1/30000,重量不到半公斤,是曾祖父的1/60000,耗電量不到3瓦,只占曾祖父的1/50000還不到,而可靠性卻提高了一萬倍。也就是說,表哥出一次故障,曾祖父就要病一萬次。
從我曾祖父誕生到現在,經歷了50多年的發展和繁衍,我們電腦家庭已是子孫滿堂,熱鬧非凡。如今的電腦幾乎影響著現代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很瀟灑地扮演著人類的各種角色,如電腦教師、電腦醫生、電腦傭人等。在家庭中,電腦已成為九十年代的時髦追求。可以肯定地說,擁有我們,你才有資格擁抱未來。評析:
本文采用擬人手法來寫,生動地說明了電腦的特點、用途,介紹了電腦發展和改進過程,條理清楚,語言準確。文章恰當地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使讀者對說明的事物有鮮明深刻的印象。結尾展望了電腦發展的美好未來,給人以憧憬,是一篇不錯的說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