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寨兩國”有趣的瑞麗中緬街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9-04 13:44:15
提起緬甸,人們首先會想到翡翠,然而真正把緬甸風情介紹給中國的卻是云南邊陲的國家級口岸瑞麗。如果人們有機會漫步瑞麗中緬街的話,就更能體會這一點。
緬甸境內稱“白象街”
瑞麗中緬街位于中緬兩國國境線81號附1、附2號和82號至83號界碑兩側,全長約1500米。中緬街在我國境內一段稱“中緬友誼街”,在緬甸境內一段稱為“白象街”。據說中緬友誼街就是陳毅老總寫下“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的地方。
街的南面是中國地區,鋪面具有傣、景頗等民族的建筑特色,針紡百貨、五金交電、汽車農機及日常生活用品應有盡有。街的北側是典型的緬甸式建筑鋪面,磚木結構,框架全部是珍貴的柚木,屋頂覆蓋鍍鋅鐵皮波形瓦,房屋上白下藍,色彩柔和清爽,來自緬甸各地的數百家商人在這里經營珠寶玉石生意。
人民幣、緬幣都能用
中緬街上最具特色的是玉和木雕。從1998年起,緬甸政府允許珠寶商通過瑞麗口岸以正常貿易方式出口玉石,一時間,位于瑞麗市東南的姐告邊境貿易區就成了陸路翡翠通道。現在,中緬街玉石商鋪占地總面積達100多畝,共有20多家珠寶大戶。記者與白象街一家店主攀談起來,男主人是從中國廣東來的,而女主人是緬甸人,10年前男主人來瑞麗做玉石生意,因從女主人家買玉而認識,結下了跨國姻緣。現在他們共同開采女主人家留下的玉礦,由男主人負責出口,生意十分紅火。
中緬街是商業特區,雙方游客均可自由往來于中緬兩側街市,用人民幣、緬幣或美元購物,中國游客還可在中緬街辦理簡易登記手續,在導游帶領下到緬甸木姐市、南坎市領略異國情調。
“一寨兩國”
如果說瑞麗中緬街是沿著邊境線發展起來的商業街,那么距離瑞麗市11公里的銀井寨則是一個被邊境線一分為二的自然村落。銀井寨在瑞麗到弄島的公路旁,一個傣族村寨被公路分成兩部分,公路邊上就是中緬邊境71號界碑,中方一側叫銀井,緬方一側叫芒秀。
寨中的國境線以竹棚、村道、水溝、土埂為界,寨子里的居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神圣的國境線都渾然不覺,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里生蛋更是常有的事。寨子里的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他們同趕一場集,共飲一井水。
據說,早先這里還有一戶人家的房子正騎在邊界線上,廳堂在緬甸,臥室在中國,但現在已經搬遷改建了。銀井邊防檢查站的武警告訴記者,中緬雙方商定,以兩塊界碑之間的直線為基準,邊界線兩側20米內誰都不許有建筑,形成兩國實際的邊界。因此過去曾有過的“一家兩國”的情況就不存在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