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的想象力與實踐水上跑步
2009-09-03 04:40:30網絡資源
人怎么可能在水上跑步?莫非擁有“鐵掌水上漂”或者“凌波微步”的神奇武功?嘿嘿,這個秘訣在于,人是藏在一個水上健身球里。一個時尚女孩用這個獨特點子走上了創業之路。
大家都來水上跑
今年26歲的李靜從小就對水上運動有一種熱愛,2005年年底,李靜到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一個大型滑雪滑草度假村,她體驗了一項驚險刺激的運動——草上“悠波球”。
“悠波球”是一個巨大的透明球體,分為內、外兩層,中間充滿氣體。戴好安全帶等設備后,李靜被固定在球體內層,然后,工作人員將她連同球體從30度左右的斜坡推下,她就隨著球體做360度的快速運動。在失重與旋轉的雙重刺激下,她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輕松。
這次體驗,讓李靜的靈感隨之而來:把“悠波球”移到水面上,會產生什么效果?是不是可以像武俠小說的主人公那樣,在水面任意漂流?
她越想越興奮:人們習慣于在陸地上跑步鍛煉,去水上跑步,想必沒有人嘗試過。回到武漢,李靜四處查詢,最后,在網上查到北京有一家專門生產水上游樂設備的公司。李靜同對方取得聯系,說明自己的想法,對方同意幫她定做。
她辭去工作,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水上跑步球上來。通過考察,她決定在東湖沙灘浴場對面開設水上健身場所,那里人流量大,交通方便,是年輕人休閑健身的首選場所。選址后,她請來木工,在租來的湖面上用水杉木、不吸水泡沫搭建了一個水上漂臺,上面再鋪上一層地毯,既安全又環保。
一切準備就緒,李靜美滋滋地想,只等廠家郵寄跑步球來即可開張。她還請來兩個醫學院的學生做兼職幫手,萬一顧客有什么意外,他們也懂得緊急救護。
“凌波微步”惹人愛
2007年年初,經過充分籌備,李靜的水上跑步健身運動正式開張了,她為跑步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凌波球”。然而,生意并不如她預想的那樣火。開業頭3天,沒有一個客人光顧。
偶爾有行人見湖邊上漂著3個透明大氣球,便好奇地過來觀望。李靜抓住機會向人們介紹:“水上跑步球集娛樂、健身于一體,運動量是陸地運動的8倍,如果愿意玩,每人可以免費試一次。”
一個圍觀的年輕人問:“真有你說的那么好玩嗎?你先示范一下?”示范?李靜一愣,自己只玩過草上“悠波球”,這水上“凌波球”,廣告詞她倒背得滾瓜爛熟,卻一次也沒試過!
不管會不會,這都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李靜硬著頭皮鉆進球里,讓助手充好氣后,慢慢推她下水。哪知這“凌波球”一到水里,馬上就不聽使喚了,前后左右晃蕩,像故意給她難堪似的。球里的她別說走了,站都站不穩。
李靜不斷給自己打氣,好容易有人來觀看,一定要站起來走幾步!當她終于掙扎著站起來,腳還沒邁開,上身稍一傾斜,又重重摔倒下去,“凌波球”立馬在水上蕩出老遠……如此三番五次折騰,她全身都被汗水濕透了,工作人員見她折騰得沒了力氣,就趕緊把她拉上岸來。走出氣球的那一刻,李靜尷尬極了。
吸取這次教訓后,沒有客人時,李靜就讓員工放她下水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她發現,玩“凌波球”并不難,關鍵是要學會如何平衡身體、穩定重心。之后,一旦有顧客讓她“示范”,她都敢從容下水了。
安全規則很重要
一個體態較胖的客人,聽李靜介紹“凌波球”能減肥,便大膽地下水“試試”,一圈下來,雖然沒學會,但折騰出了一身汗。他連續玩了兩周,果然效果明顯。于是,他領來許多朋友,讓他們也一起娛樂健身。就這樣,“凌波球”生意逐漸好起來了。
常有客人質疑:這么薄的球體,能承受一個大人的重量嗎?李靜耐心解釋:“凌波球”至少可承重200公斤,進去時只要不攜帶尖銳硬物,是不會有安全隱患的。
盡管如此,還是有小意外發生。一天晚上8時許,李靜正準備收拾東西下班,有3個客人開車從湖邊經過。他們看到這項運動很有趣,于是下車試玩。按規定他們每人只能玩10分鐘,可這3人很貪玩,不停地在里面摔倒又爬起,爬起又摔倒,折騰到最后,索性在里面打起滾來。10分鐘過去,李靜見一個客人躺在里面一動不動,害怕出事,趕緊把他們拉回岸邊。可有個客人大聲質問:“我還沒玩夠呢,干嘛拉我出來?”這個人極不情愿地走出“凌波球”,李靜發現他額上直冒虛汗,人還沒站穩,就大口大口地嘔吐起來。
慢慢地,那個人緩過勁來,解釋說可能是自己喝了太多酒。
這次意外雖是一場虛驚,卻提醒了李靜。為了保障安全,她規定了注意事項: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及酒后者禁玩。此外,她還收集客人的意見,對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比如,有客人提出質疑:“凌波球”完全封閉,客人都是赤腳在里面運動,一些男性客人更是在里面滾來滾去,球體里難免充斥汗味、臭腳丫子味,如何消除異味,保證衛生?
李靜隨即與廠家聯系,針對“凌波球”材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消毒劑進行消毒。據李靜透露,她的另一家凌波健身場也正在籌備中,為了吸引喜好不同的顧客,她還準備增添不同花色和圖案的彩色“凌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