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招生章程指導志愿填報
2009-09-01 22:00:18新浪考試
如何用招生章程指導志愿填報
(二)報志愿等于簽“大學錄取協議”。
1.什么是高考志愿填報?
填報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選擇自己希望就讀的高校與專業時,按規定的形式向招生部門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決定所表達的書面意見。一般采取填涂志愿卡(表)的形式,北京、廣東等地已開始采取網上填報的方式。
2.報志愿就是簽“大學錄取協議”嗎?
考生所填報的高考志愿既是省(直轄市、自治區)招辦投檔的重要依據,又是招生院校錄取新生的必要條件。現在各地一般所有批次的院校全部以考生統一填報的志愿(含征集志愿)為錄取依據,省市區招辦按考生填報的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沒有按省(直轄市、自治區)招辦統一規定的時間和方式填報志愿的考生,不可能被院校錄取。在招生政策范圍內,只有考生與院校雙方都同意的選擇,才會圓滿實現。因此,填報高考志愿從實質上來說,就是考生與院校之間按招生規則進行雙向選擇所簽署的“大學錄取協議”。
(三)如何用招生章程指導志愿填報?
大家是了解教育部和當地的招生政策多,還是了解相關高校的招生章程多?或者說您是以教育部和當地的招生政策為重點,還是以相關高校的招生章程為重點?甚至可以說,針對高考志愿填報,哪個更為重要?為什么提出這個問題,這是因為目前有一種本末倒置的傾向,即大家過于關注上級的政策、考試分數,而對高校的招生章程過于忽視。
筆者作出這個結論的理由和根據是什么?為什么廣大考生和家長要以高校的招生章程為重點?這是因為:其一,……。其二,……。其三,教育部在連續七年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均明確指出:“高等學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簡言之,高校憑招生章程錄取新生,而考生就應該根據高校的招生章程填報高考志愿。
既然如此,如何用招生章程來指導高考志愿填報呢?用高等學校的招生章程來指導高考志愿填報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為指導性填報,二為把關性填報。何為指導性填報?由于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因此,當考生和家長根據意向初步擬定若干所(如平時水平在本科一般應考慮15~20所左右,即便專科一般也應考慮10~15所左右)高校后,……
對于完全符合的也不要馬上報,而是要達到最佳選擇。什么是達到最佳選擇?也就是考生及家長通過反復解讀相關高校的招生章程,可能會從中發現自身的競爭實力完全符合招生章程規定的少則3~5所,多則7~10余所;這時候該怎么辦?很好辦,從中選擇出自身的競爭實力與學校的競爭實力最佳吻合之學校作為第一志愿填報,其余的如果合適可以作為非第一志愿填報,或者作為下一個批次的填報。……
何為把關性填報?即在第一志愿與非第一志愿已經確定之后,但在正式填報志愿之前,……這里把關性填報與指導性填報的區別是由于時間上來不及了,不能做到最佳選擇,只要一有完全符合規定要求的就只好匆匆填報了。
切記:必須以高校招生章程中的規定為準,即便您明知高校招生章程中的有關條款不符合國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打官司”也能贏;但仍建議您主動避之為上,萬不得已才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