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必知要素五:家庭經濟情況
2009-09-01 21:56:14新浪考試
知己必知要素五:家庭經濟情況
五、家庭經濟情況
(一)家庭經濟情況應如何把握?
家庭經濟情況是指家庭的經濟條件能否支付或是否需要支付高額學費及生活費用。這在個人綜合競爭力中屬次要位置,僅需貧困生和有些考生作相比較的考慮。經濟承受能力,凡有子女讀大學的家庭,都存在經濟負擔的問題。因此,考生在選擇學校及專業時,不得不分析家庭的經濟狀況。既要分析現有的情況,還要分析三、四年內的情況。如果家庭經濟困難,
又選擇了家庭負擔重的專業,無論如何是會影響學業的。選報專業作為一種理智的選擇,應當考慮這個因素,以免入學后因經濟問題引起不必要的苦惱。從另一種意義上講,作為父母辛勤培育了十幾年的兒女,應當學會為父母分憂,盡力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所以,建議經濟困難的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先通過招生章程或者招生專業目錄仔細了解一下所報學校、專業的收費情況,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二)解貧助困的報考方法。
貧困生如何優先選擇學校?家庭經濟確有困難的考生,可以優先考慮以下幾個選擇:
1.報考軍事院校、武警院校。這樣不僅可以不交學費、不負擔生活費,學員在校期間還將享受軍校學員供給制待遇:統一發放學員服裝,免交伙食費,享受公費醫療。此外,軍校每月為學員發放一定金額的津貼。學員在享受供給制待遇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學校的獎學金等待遇。但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非常高。
2.報考國防生。學費或者生活費基本上有了著落,因為國防生在校期間享受國防獎學金待遇,一般每年為5000元。大學畢業后,直接分配到部隊擔任軍官,經批準后可參加研究生考試。因此,家庭負擔很輕,而且就業的問題也解決了。但身體健康狀況要求比較高。
3.報考其他定向生。一般學費和生活費大體上有了來源,至少還有一定的補貼費用。
4.報考師范院校。這里有3種情況:(1)報考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的師范專業。隨著國家新出臺的免費師范生政策,從2007年秋季起,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等6所部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免費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免收學費、住宿費并給予生活補貼。這對于一些渴望節約學費開支、減輕經濟負擔的家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選擇這種免費師范教育的時候,也一定要考慮清楚。因為免費師范生入學前,需要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協議,承諾畢業后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學任教10年以上,到城鎮學校工作的免費師范生,應先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任教,服務兩年。免費師范生畢業前及在協議規定服務期內,一般不得報考脫產研究生。如果違約,要退還按規定享受的教育費用并繳納違約金;所以考生在報考前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志向仔細考慮。
(2)報考首都師范大學的師范專業,多年來均是免收學費的。
(3)報考其余的師范院校的師范專業。一般學費較低且可獲得助學金、獎學金。
5.報考一些民族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院校的某些專業也不收學費,這些政策不僅針對少數民族考生,對漢族考生也是開放的。
6.報考西部地區的院校。由于我國存在地區差別,到西部地區的院校去學習,成本也可以低一些。
7.報考部分艱苦行業的院校及專業,每年有一定數量的定向獎學金。
(三)資助政策能圓你大學夢
怎樣交不了學費照樣上大學?多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各高等學校一直非常關心、重視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在我國高等學校中逐步建立起了以獎學金、學生貸款、勤工助學基金、特別困難學生補助和學費減免(簡稱“獎、貸、助、補、減”)以及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的多元化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為了進一步加大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工作力度,在國務院領導的關心下,從1999年起,建立了國家助學貸款制度,使經濟困難的學生除可通過上述“獎、貸、助、補、減”的政策獲得資助資金外,還可向銀行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現在,大部分高校還設有新生報到的“綠色通道”,解決經濟困難的學生沒錢交不了學費,但可先辦理手續解決入學的問題。只不過,新生在去學校報到之前,應先到鄉鎮一級的政府有關部門去開一份屬于貧困家庭或家庭經濟困難的證明帶往學校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