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物理知識點 > 周同慶

          周同慶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9-01 21:02:07

            周同慶

            周同慶,物理學家、教育家。長期從事光學與光譜學、氣體放電、等離子體以及物質結構等研究工作,是我國最早從事光學、真空電子學和等離子體物理學研究者之一。曾研制出我國第一臺自動回聲測深儀、第一只醫用X光管和高壓整流管。籌建了復旦大學的固體發光與光譜學實驗室。一貫重視并親自參加基礎課教學,在我國高等學校教學和教材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周同慶,1907年12月21日出生于江蘇省昆山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周梅初在昆山一所中學任國文教師,熱烈追求進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昆山縣副縣長。周梅初對兒子的教育十分重視。當時全家七口人,生活困難,經常舉債。盡管家境清寒,他竭力支持14歲的周同慶離家遠行,獨自一人到南京就讀于東南大學附屬中學。每年放假回家,周同慶總要到上海縣(今上海市)葉企孫家作客。有時,葉企孫也到周家拜訪。在葉企孫的點撥指導下,周同慶萌生了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并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周梅初的民主開明思想和葉企孫的科學救國思想,對周同慶早年的世界觀產生了重要影響,而這正好體現了“五四”時期的民主和科學精神。

            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四年中,周同慶得到葉企孫、吳有訓等良師的精心指導,特別注重物理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的探討,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1929年,周同慶以優異成績從清華大學畢業,隨即考取“庚款”公費留學,成為該屆畢業生中最早出國的一位。他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讀研究生,師從K.T.康普頓(Compton)。在普林斯頓大學,周同慶取得了相當出色的研究成果,先后發表了3篇學術論文:《氬放電管中的振動和移動輝紋》(1931)、《二氧化硫的發射和吸收光譜》(1931)、《二氧化硫的光譜》(1933)。因成績優異獲得金鑰匙獎。但他沒有舍得花美元去購買那把金鑰匙,僅僅帶回一紙獎狀。1933年回國,為了增長見識、考察科學,他取道歐洲,途經英國、德國、蘇聯回到祖國。

            回國后,周同慶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擔任電磁學、分子運動論及熱力學、近代物理及實驗、原子與分子光譜、氣體傳導等多門課程,并進行汞分子光譜的研究。

            1936年,周同慶應聘到南京中央大學物理系任教,并擔任系主任,教授光學課程。抗日戰爭期間,周同慶隨中央大學遷往重慶,仍任物理系主任。美籍天體物理學家范章云,是當時畢業留校的助教,在周同慶指導下工作。

            1943年,周同慶轉交通大學任教。1946年隨校回上海。在交通大學期間,周同慶曾任物理系主任和理學院院長。并親自講授普通物理學及原子物理課程。同時帶領教師們建立了原子物理實驗室,還開展了原子物理學方面的科學研究。此實驗室至1948年已初具規模。

            1952年院系調整后,周同慶被調至復旦大學任教。

            1956年周同慶參加我國“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討論,與王大珩一起,主持了物理學規劃中的光學部分的制訂,為推動我國光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57年他邀請各大學的光譜學教師到復旦大學,研討我國高等學校光譜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對我國光譜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周同慶非常重視基本理論的教學,他本人始終堅持授課,講授過原子物理學、光學、電磁學、熱學、普通物理學、理論物理等課程,并提出“理為基礎,工為應用”的辦學思想。

            周同慶熱愛教學,工作十分認真。從他回國時(不滿30歲)起,一直到病魔纏身,數十年如一日,不論嚴冬酷暑,他總是坐在書桌前看書和寫備課筆記。凡聽過他的原子物理學課的學生,無不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要求學生物理概念清晰,邏輯思維嚴密,實驗數據可靠,分析推論嚴謹。他嚴謹的治學方法更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

            在人才培養上,周同慶十分開明。在重慶交通大學期間,馮康、周世勛、方俊鑫要求從電機系和航空系轉學物理系,去找周同慶幫助。周同慶積極給予支持。馮康轉學未成,就同時讀兩個系的課程,成績都很好。后來,馮康成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周世勛、方俊也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同慶曾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1951—1982),上海物理學會理事長(19511965),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委員會常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

            “文化大革命”中,周同慶受到不公正的對待,直到1969年得以糾正,但他一直堅持工作。從1974年開始,周同慶長期被疾病纏身,1989年2月1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2歲。

            開展“聲回響”理論及應用研究

            在重慶時期,周同慶不忘科學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為了測量長江——嘉陵江沿江小城市的吃水線和水下暗礁,以保證安全航行,他帶著講師李博、助教林大中等探索測量方法。他們自己爭取經費,動手設計制作儀器,在參閱國外有關文獻的基礎上,確定了利用超聲反射的方案。它的原理和當時剛剛出現的雷達相似,后來被稱為“聲納”,當時周同慶把這一原理稱為“聲回響(EchoSounding)”。他和中央工業實驗所合作,研制成功了超聲發生器和超聲探測器,最后制成磁伸縮式高頻聲波自動記錄的回聲測深儀。周同慶和助手們還不畏艱險,坐船在江上實地試驗,證明這種儀器既能相當準確地測量河道深度,又能簡便地探出暗礁位置。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當時教育部的嘉獎,并移交有關部門使用。

            研制成功我國第一只X光管

            從1949年下半年起,由于實驗需要高真空技術,周同慶指導助教方俊鑫建立供電子管抽氣用的玻璃高真空系統,并抽調中法藥廠玻璃工蔡祖泉到交通大學做玻璃吹制工作。1950年后,進口來源完全斷絕,原子物理實驗室的庫力芝式封閉X光管陰極燈絲損壞,所有X射線的實驗被迫停頓,更顯得迫切需要真空技術。方俊鑫將擱置了15年之久的德國真空泵重新裝置起來,建立了能抽到10-7毫米汞柱的玻璃真空系統,為進行真空電子管的制造和修理工作創造了條件。在此基礎上,交通大學與東北衛生部合作,開始研制醫用X光管,由電機系試制高頻感應爐,物理系試制電子管,并由周同慶主持正式成立了“電子管工作委員會”。

            1952年底全國院系調整,交通大學物理系部分人員并入復旦大學,周同慶和方俊鑫來到復旦大學,與輕工業部上海精密醫療儀器廠的華中一等一起從事X光管的研究。1953年3月底成立了復旦大學X光管研制實驗室,繼續接受工業部門(此時改為輕工業部上海醫療器械廠)的委托,由政府調集了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原來從事該項工作的大部分人員,恢復和發展因院系調整而中斷的研究工作。由周同慶任主任,方俊鑫任副主任,華中一為廠代表。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解決了真空鑄靶、陰極設計、銅與玻璃的管狀封接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并制定了排氣和除氣規范等一系列工藝規程文件,于1953年秋試制成功我國第一個醫用封閉式X光管。X光管的研制成功,填補了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空白,節省了大量外匯,更重要的是使我國電真空器件的設計和制造步入了新的階段,推動了我國高真空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充實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1954年1月,在《科學通報》上發表了技術報告,5月2日在同一刊物上發表了《研制X光管工作的新結果》,正式宣布了研制成功。

            從1954年起,周同慶再接再厲,又指導華中一用全部國產材料研制成功100千伏高壓整流管,為X光機配套;還指導蔡祖泉吹制成了玻璃高真空擴散泵。1955年英國物理學家J.D.貝爾納(Berna)到復旦大學參觀時,看到我國自制的X光管和玻璃擴散泵,給予了高度的評價。1956年,黨中央號召向科學進軍,工業部門要求醫用X光管和高壓整流管在工廠投產,研制實驗室由華中一、龍康、蔡祖泉等共同編寫了《愛克斯光管制作工藝規程》一書,供生產部門使用。與此同時,復旦大學物理系也在周同慶等進行實驗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了各種研究,如真空物理、固體發光、電介質物理、原子分子光譜等,后來都發展為獨立的研究領域,并取得豐碩成果。

            培養光譜學和等離子體物理研究生

            50年代初期,周同慶和同事們合作翻譯Э.B.史包爾斯基(Шпоольскйй)著《原子物理學》第一、二卷,成為全國物理系統一教材。1961年周同慶又與盧鶴紱、許國保合作編寫《受控熱核反應》,他負責撰寫第四章“高溫等離子體的輻射”,于1962年出版發行。周同慶也很關心科學普及工作,1959年參加撰寫《辭海》物理學方面的條目。

            與此同時,周同慶還在“等離子體光譜及氣體放電”專業及“光譜”專業等幾方面,培養了多名研究生,他們在周同慶的指導下,先后于1964年和1965年完成了《火花通道等離子體的冷卻規律》、《鎂離子譜線MgⅡλ4481A等離子體中的寬度和位移》等研究論文。

            周同慶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我國的科學教育事業。幾十年來,在周同慶的指導下,楊澄中、范章云、蔡駒、馮康、方俊鑫、華中一、蔡祖泉等,都成了科學界的知名人士。他們及下一代學生,都為物理學的發展,為中國物理學的振興做出了貢獻。

            周同慶是我國早期從事光學、真空物理學研究者之一,是一位有作為的科學家。周同慶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祖國的科學教育事業,人們將永遠銘記他在物理學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

           

          收藏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暖暖免费日本在线中文|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观看麻豆| 中文字幕一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在线观看免费中文视频|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