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題海 科學復習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9-01 16:08:46
進入高三復習階段,模擬訓練比較多,很多老師都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試圖探索一個行之有效的高考復習方法。面對浩如云海的習題,如何作好高三的復習是每一位老師比較困惑的問題,下面結合幾年的高三復習的具體實踐我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第一:善于歸類 ,重在總結
題不在多,歸類則靈。歷史試題大體可以分為單選題、綜合題兩大類型,幾乎所有的試卷都是圍繞這兩大類型來變化。認真的分析每一種類型的題總結其中的解答規律,對高三的復習是非常必要的。以選擇題為例,選擇題大體可以分為最佳選擇題、因果選擇題、否定選擇題(逆向選擇題)、推理選擇題 、排序選擇題 、組合選擇題、比較選擇題 、.材料選擇題、概念選擇題九種類型。其中最佳選擇題、因果選擇題、推理選擇題、材料選擇題、概念選擇題比較注重考查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是新課程改革下的能力要求所以應該在這些題上多下功夫。逆向選擇題、排序選擇題 、組合選擇題、比較選擇題主要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明確試題的分類,總結試題的規律對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成績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精選細做,理解為上
在高三復習中有的老師和學生認為題做得越多越好,力求做到全面。我認為這種復習思想是不科學的,高三復習中習題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片面的追求試題的數量,往往是本末顛倒。 不加選擇的練習最終導致學生疲于應付,老師也達不到訓練的目的,最終的結果是學生能力的下降。我認為在高三習題訓練中教師的作用非常關鍵,首先在選擇試題方面要做到精選,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的分析課標和考綱的要求。其次教師要做好“兩備”,一是備好復習計劃是自己的復習計劃貼近高考的要求,二是備好學生,選題要貼近學的能力不要太難,以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第三:科學講評,提升能力
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老師的法寶。在高三復習階段進行階段性檢測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對待學生的分數和考試中存在的問題是每位老師面臨的問題。我認為考試分數只能代表學生的過去,關鍵是要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在試卷講評中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忌平均用力
一套試題中各道題的難度是不一致的,學生出錯的數量和程度也肯定是不一致的。有人講評試卷,沒有重點,面面俱到,從第一題按部就班地講到最后一題,這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試題講評課應該分類進行。一般來說可分三類。第一類,沒有或很少有差錯的試題,通常不講評或點到為止;第二類,部分學生有差錯的試題,視具體情況適當講評;第三類,絕大多數學生有差錯的試題,這類試題往往屬于迷惑性、綜合性較強的考題,應重點講評。
2忌不講方法
有人講評試卷,偏重于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而不重視對解題思路、方法、步驟和技巧的講解,這樣是不利于今后教學的深化和擴展的。試題類型不同,答題方法也各有差異。倘若僅僅校正答案,雖然學生知道了此題應該答什么,但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答,對出錯的原因和以后應該怎樣避免也不甚了了。因此,講評中應加強對學生答題方法的指導,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指導學生學會讀題、審題、理解題意,正確把握答題方向;第二,指導學生理清答題步驟,注意答題的條理性和規范性;第三,指導學生答題速度,并能在試題難度較大的情況下,機動靈活地予以解答。
學生對考試而言,他們最關心的分數,教師在講評試卷中要突出重點,要讓學生明白每一個題要考查的知識點,對學生出錯較多的問題更要講明、講透。做到測試一次就要收到一次效果,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是高三復習的關鍵。
第四:高考標準,嚴格要求
高考是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除了要善于總結復習經驗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之外,我認為培養學生的應試技巧也是非常關鍵的。每年高考有許多學生不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實力,這與他們的應試技巧不足有很大的關系。有的教師認為到高三克服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難度很大,但我認為我們可結合高考的要求來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例如高考中的語文試卷要網上閱卷,要求學生用黑色中芯筆答卷,我們可以做到平時的測試要求學生全部用黑色中芯筆答卷。此外在卷面書寫方面嚴格要求學生做到“四化”,在平時的檢測中按高考的標準要求,著手與細微之處才能使學生在高考中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實力。
最后,高三考試測驗頻繁,對于這些考試成績不要看得過重,關鍵是要通過這些平日的“實戰練兵”找出并發現自己的強項弱處,從而可以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因而每次練習測試后一定要整理好個人錯題檔案,并以不同的顏色或較醒目的筆做記號,每天不時翻翻,避免今后犯同樣的錯誤,這樣日積月累,可以成為自己最寶貴的第一手歷史復習資料,并從中受益。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